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力群专利>正文

螺旋式锁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7128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属于除尘器技术领域的螺旋式锁气器,包括动力输出装置,螺旋体,筒体,进灰部,出灰部。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轴与螺旋体后端固定联接,螺旋体安装在筒体中,在螺旋叶片与筒体的筒壁间形成单方向的螺旋通道,进灰部安装在筒体的后部上侧,出灰部安装在筒体的前部下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单方向旋转的变节距螺旋体,为灰尘提供了一个螺旋叶片与筒体筒壁间的单方向螺旋密封通道,避免了排灰过程中湿空气逆向进入锁气器造成的锁气器内灰的板结,增加了锁气器的出力,从而使排灰顺畅,达到锁气的目的。(*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除尘
,涉及一种锁气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螺旋式锁气器
技术介绍
锁气器作为干灰介质的计量装置和均匀给料装置,同时可以起到隔离装置的作用,用以密封隔离不同的压力系统。对于除尘系统,除尘器的排灰方式有连续排灰和定期排灰两种。随着布袋除尘器应用的日益广泛,在布袋除尘器清灰后除尘器进灰部内负压有明显提高。传统设计的排灰管道,往往在除尘器灰斗下设置电动星型锁气器,以减少外部湿空气的漏入。电动星型锁气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动力输出装置1,星型叶轮2,筒体3,进灰部4,出灰部5;动力输出装置1的输出轴与星型叶轮2的中心轴联接,星型叶轮2安装于筒体3中,进灰部4安装于筒体3的上侧,出灰部5安装于筒体3的下侧。星型锁气器缺点是在将灰通过筒体3旋转出星型锁气器的同时将湿空气通过筒体3旋转进除尘器灰斗。如果锁气器下部为水封型箱式冲灰器,高温灰尘(约120℃~140℃)遇水时产生的蒸汽将顺着排灰管道经星型锁气器的旋转进入除尘器灰斗,造成除尘器灰斗内灰的板结,更为严重的是,在星型锁气器的叶轮处也会沾灰,造成星型锁气器出力的明显降低,所有这些都将造成除尘器的排灰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采用螺旋体代替现有技术中的星型叶轮,螺旋体单方向旋转使灰排除的同时能够避免湿空气逆向进入锁气器,从而避免除尘器排灰不畅,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锁气器。本技术包括动力输出装置1,螺旋体6,筒体3,进灰部4,出灰部5。动力输出装置1的输出轴与螺旋体6后端联接,螺旋体6安装在筒体3中,在螺旋体6的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形成单方向的螺旋通道,由螺旋杆6后端至螺旋杆6前端螺旋节距逐渐减小,使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的单方向螺旋通道截面逐渐缩小,工作时可对灰料产生挤压力,使灰料被挤压并径向膨胀,灰料的径向膨胀使输灰通道被密封,湿空气无法通过,进而达到锁气的目的;进灰部4安装在筒体3的后部上侧,出灰部5安装在筒体3的前部下侧。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动力输出装置1运转带动螺旋体6单方向旋转使进灰部4内的灰进入筒体3,经螺旋杆6的推动,通过螺旋体6的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形成的单方向螺旋通道和出灰部5排除锁气器。本技术由于采用单方向旋转的螺旋体,为灰尘提供了一个螺旋叶片与筒体筒壁间的单方向螺旋通道,避免了排灰过程中湿空气逆向进入锁气器造成的锁气器内灰的板结,增加了锁气器的出力,从而使排灰顺畅,达到锁气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动力输出装置,2星型叶轮,3筒体,4进灰部,5出灰部。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中2为星型叶轮,3筒体,4进灰部,5出灰部。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也是说明书摘要附图。图中1为动力输出装置,3筒体,4进灰部,5出灰部,6螺旋体,7螺旋叶片。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3所示,包括动力输出装置1,筒体3,进灰部4,出灰部5,螺旋体6。动力输出装置1采用型号为BLD3-59-6-2.2W的电机减速机。筒体作为本技术的主要部件;螺旋体6安装在筒体3中,采用无缝钢管作为空心轴,螺旋叶片7焊接在其外部;前端轴承安装在螺旋体6的轴管内,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后端轴承安装在螺旋体6的轴管外,采用深沟轴承;前端轴承和后端轴承可承受轴向力,利于抵消工作时产生的轴向力。电机减速机输出轴插在螺旋体6的轴管内,通过键与轴管连接。组装后,筒体、螺旋体、电机减速机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螺旋杆6为变节距螺旋杆,螺旋杆6的螺旋叶片7的径向线与螺旋杆6轴线的夹角α可选择在大于45°至小于等于90°之间;由螺旋杆6前端至螺旋杆6末端节距逐渐减小,使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的单方向螺旋通道截面逐渐缩小,工作时可对灰料产生挤压力,使灰料被挤压并径向膨胀,灰料的径向膨胀使输灰通道被密封,湿空气无法通过,进而达到锁气的目的。灰斗4焊接于筒体3上前部上侧,落灰斗4焊接于筒体3的后部下侧。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锁气器,包括动力输出装置(1),筒体(3),进灰部(4),出灰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体(6);动力输出装置(1)的输出轴与螺旋体(6)后端联接;螺旋体(6)安装在筒体(3)中,在螺旋体(6)的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形成单方向的螺旋通道,由螺旋杆(6)后端至螺旋杆(6)前端螺旋节距逐渐减小;进灰部(4)安装在筒体(3)的后部上侧,出灰部(5)安装在筒体(3)的前部下侧。专利摘要一种属于除尘器
的螺旋式锁气器,包括动力输出装置,螺旋体,筒体,进灰部,出灰部。动力输出装置的输出轴与螺旋体后端固定联接,螺旋体安装在筒体中,在螺旋叶片与筒体的筒壁间形成单方向的螺旋通道,进灰部安装在筒体的后部上侧,出灰部安装在筒体的前部下侧。本技术由于采用单方向旋转的变节距螺旋体,为灰尘提供了一个螺旋叶片与筒体筒壁间的单方向螺旋密封通道,避免了排灰过程中湿空气逆向进入锁气器造成的锁气器内灰的板结,增加了锁气器的出力,从而使排灰顺畅,达到锁气的目的。文档编号B01D46/42GK2803497SQ20052002878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力群 申请人:刘力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锁气器,包括动力输出装置(1),筒体(3),进灰部(4),出灰部(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体(6);动力输出装置(1)的输出轴与螺旋体(6)后端联接;螺旋体(6)安装在筒体(3)中,在螺旋体(6)的螺旋叶片(7)与筒体(3)的筒壁间形成单方向的螺旋通道,由螺旋杆(6)后端至螺旋杆(6)前端螺旋节距逐渐减小;进灰部(4)安装在筒体(3)的后部上侧,出灰部(5)安装在筒体(3)的前部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力群
申请(专利权)人:刘力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