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69814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热系统,该储热系统具有多个储罐、管道系统和控制单元,潜热储存介质布置在所述多个储罐中,所述管道系统具有用于向储罐内供给热量的供给管道和用于从储罐排出热量的排放管道,其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阀,通过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通向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供给管道和/或来自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排放管道能够被关闭或改变其流速,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连接,并构造成使其致动一个或更多个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储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比如在建筑物中供应热水的许多应用是已知的,对于这些应用,储存热量是有利的并因此是合乎需要的。例如,日间存储由太阳辐射产生的热量以便然后能够在没有太阳辐射或太阳辐射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利用存储的热量是已知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制造一种以有利的方式操作的储热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热系统,该储热系统配置有多个储罐、管道系统和控制单元,潜热储存介质布置在所述多个储罐中,所述管道系统具有用于向储罐内供给热量的供给管道和用于从储罐排出热量的排放管道,其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阀,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阀,通向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供给管道和/或来自至少一个储罐的至少一个排放管道能够被关闭或改变其流速,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连接,并构造成优选地根据需要和/或根据可用于加载的热量而使其以适当的方式致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根据本专利技术,其因此提供一种包括多个储罐的储热系统,所述多个储罐包括潜热储存介质,例如盐合水或者优选地为在排热时结晶的另一种介质。经由供给管道,热量可供给到潜热容器,如有必要,经由排放管道,热量可从潜热容器排出。热量的供给和排出由控制单元控制或调节,控制单元作用在阀上,阀分别控制或调节热量或传热介质的供给,和热量或传热介质的排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储热系统,该储热系统具有其中布置有潜热储存介质的一个或更多个储罐,其中,储热系统构造成使其能够在利用所述潜热储存介质的显热的第一操作模式中操作和在利用所述潜热储存介质的熔解热的第二操作模式中操作。“显热”可理解为可在没有相变发生的情况下提取的潜热储存介质的热量或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一方面,提供一种可以第一操作模式或以第二操作模式或者以两种操作模式操作的储热系统。操作模式的选择优选可由控制单元指定,该控制单元根据热量需求比如同时或连续地以第一或第二或者两种操作模式操作储热系统。两个上述专利技术还可以结合的方式呈现,使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根据权利要求1的储热系统配置有权利要求2的特征。优选地,储罐的几个或全部可通过阀单独地致动。因此,能够选择性地致动一个或更多个储罐,即为相同的储罐“加载”热量或从相同的储罐排放热量。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术语“加载”和“正加载”或“卸载”和“正卸载”意思是热量向潜热储存介质的供给或热量从潜热储存介质的排出。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中,操作模式的选择自动地执行和/或可独立地选择操作模式。可以设想,例如,根据第一操作模式或第二操作模式或者同时或相继的两个操作模式所需热量的数量可自动地调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储热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热回路,或者与该一个或更多个热回路连接,热量从一个或更多个储罐经由所述一个或更多个热回路可供给到一个或更多个热用户。可以设想,储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回路,或者与至少一个热回路连接,其中,设置用于加热可用水的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可以设想,例如,利用存储在潜热储存介质中的热量加热比如家用的可用水。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中,储热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热回路,或者与用作加热回路的至少一个热回路连接。因此,比如能够利用存储在潜热储存介质中的热量加热建筑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方面中,控制单元与至少一个传感器连接,至少一个传感器发出代表至少一个消耗点的热量需求和/或代表至少一个储罐的热焓的信号,控制单元根据至少一个传感器信号致动储罐的管道系统的一个或更多个阀。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方面中,在第一操作模式中,当已经接通的储罐的显热的量不足时,接通至少一个储罐。此外,可以设想,当潜热储存介质的显热耗尽时执行从第一操作模式切换到第二操作模式,且/或控制单元配置成使得在加载储罐时,控制单元初始以最小或相对较小的热函向一个或更多个储罐供给热量,并在加载所述同一个储罐之后,优选地在完全加载所述同一个储罐之后,切换到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储罐,使得向所述一个或更多个另外的储罐供给热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还一个方面中,储罐具有< 50cm、优选地< 30cm并且特别优选地在 5cm到15cm的范围内的直径或宽度或深度。这些小的尺寸允许将潜热储存系统或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储罐节省空间地集成在用于固定作业,即定点作业的壁中,或者允许在壁前面将潜热储存系统或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储罐配置成组件。如上所述,潜热储存介质优选为这样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在排出热量时结晶并随着热量的供给变成液态。此外,可以设想,储热系统与热源连接,特别是与太阳能系统连接,热源包括用于燃烧木料、木料颗粒、油或气体等等的燃烧器,或者该储热系统包括这种热源。该热源与管道系统连接,必要时用于以这种方式将产生的热量供给到一个或更多个储罐。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建筑物或可移动单元,比如旅游挂车、机动车或类似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热系统。附图说明以下参照附图中示出的实施例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更多细节和优点。仅有的附图以示意图的方式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储热系统。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储热系统包括多个储罐1,以下称作组1。这些组1对于热量的稳定长期储存和热量的与消耗有关的供给是特别有用的。如图所示,潜热储存单元由任意数量的储罐或组1组成。各个组1填充有潜热储存介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储热系统还包括中央控制单元10,中央控制单元10具有必要的传感器及用于以热量加载和卸载潜热储存介质的热回路。如图所示,每个组1可以通过组合在阀组2中的阀被单独地致动,即,热量可分别选择性地供给到每个组1,并且热量可选择性地从每个组1排出。这通过相应地切换阀组2 中的阀来实现,所述阀又被控制单元10致动。如从图中还可以看到,可以利用组1中的潜热储存介质的热量操作热回路,所述热回路在图中用附图标记6表示。该热回路通过切换阀组3中的相应阀来致动。此外,设置有另一热回路,该另一热回路包括板式热交换器4热回路,该板式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用作可用水的热水。用于例如住宅的热水连接部用附图标记5表示。该附加的热回路也可以通过阀组3中的相应阀来致动。如同两个热回路的泵的致动,阀组3中的阀的致动也通过控制单元10来实现。如从图中还可以看到,每个组1由填充潜热储存介质的管状结构组成,潜热储存介质优选是水合盐。由水或某些其它的传热介质填充或流经的管道延伸通过水或某些其它的传热介质,使得水或某些其它的传热介质根据操作模式既可将热量释放到组1中的潜热储存介质,又可从组1中的潜热储存介质吸收热量,所述传热介质例如是潜热储存介质本身。完全填充后,潜热储存单元或组1优选以两种独立的模式释放储存的热量。因此避免了 “二选一模式”的缺陷,尽管本专利技术也可包括这种操作模式。利用彼此独立的显热(即可察觉到的热)和熔解热来提供长期和短期的热量供々A5 口 ο虽然显热优选储存用于短期用途,并且根据在此示出的实施例,其主要用于加热可用水,但可以提供熔解热或潜热用于长期用途,例如用于操作加热系统。关于热量的短期储存的操作方法对应于可从市场上获得的常用储存技术。然而, 在此示出的实施例中,板式热交换器代替热水容器使用。由此从开始就预防了污染或军团菌感染的风险。除此之外,避免了因增加温度以杀灭细菌的防范措施而导致的能量损耗。可以通过全部可获得的热源对组1或设置其上的潜热储存介质进行加载。举例来说,应列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热系统,所述储热系统具有多个储罐(1)、管道系统和控制单元(10),所述多个储罐(1)中布置有潜热储存介质,所述管道系统具有用于把热量供给到所述储罐(1)内的供给管道和用于从所述储罐(1)去除热量的排放管道,其中,所述管道系统包括一个或更多个阀,通过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通向至少一个所述储罐(1)的至少一个供给管道和/或来自至少一个所述储罐(1)的至少一个排放管道能够被关闭或改变其流速,所述控制单元(10)与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连接并构造成所述控制单元(10)致动所述一个或更多个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烈亚斯·戈尔布斯斯特凡·韦伯
申请(专利权)人:拉维玛易货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