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857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因摩擦处理而产生的膜切屑少、且长时间暴露于背光之后电压保持率的降低也小的液晶取向剂。该液晶取向剂的特征在于,含有具有式[i]表示的基团结合于芳环的结构的化合物作为(A)成分、选自聚酰亚胺和聚酰亚胺前体的至少一种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B)成分。式[i]中,X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有聚酰亚胺和/或聚酰亚胺前体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及液晶显示元件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元件作为实现薄型·轻质的显示器件,现在被广泛使用。通常该液晶显示元件中,为决定液晶的取向状态使用液晶取向膜。此外,除了一部分的垂直取向型液晶显示元件等以外,大部分该液晶取向膜通过对电极基板上形成的聚合物被膜的表面实施某种取向处理而制得。作为液晶取向膜中使用的聚合物,已知有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等,通常使用这些聚合物或其前体溶解于溶剂中而成的液晶取向剂。作为聚酰亚胺的前体,通常使用聚酰胺酸。作为使电极基板上形成的聚合物被膜取向的方法,现在最为普及的方法是用以人造丝布等作为原材料的布对该被膜表面施加压力擦拭、即实施摩擦处理的方法。但是,在摩擦处理的工序中,有时会产生被膜的一部分剥离、液晶取向膜的表面伴随摩擦处理而产生伤痕即所谓的“膜切屑”的问题。这些异常是使液晶显示元件的特性降低、进而导致成品率下降的原因之一。对于伴随摩擦处理而产生的膜切屑问题,提出了使用含有聚酰胺酸或聚酰亚胺的至少1种聚合物的同时还含有特定热交联性化合物的液晶取向剂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或使用同样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含有具有式[i]表示的基团结合于芳环的结构的化合物作为(A)成分、选自聚酰亚胺和聚酰亚胺前体的至少一种的高分子化合物作为(B)成分,X为氢原子或碳数1~3的烷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藤耕平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