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8002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比以往的空气调节器能够抑制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具备了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器。室内机(40)具备: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2)并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3)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吸入口(2)的下游侧的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风扇(4);在壳体(1)内的风扇(4)的下游侧设置在吹出口(3)的上游侧的热交换器(5),从风扇(4)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在该热交换器(5)中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风扇和热交换器收纳在壳体(室内机)内的室内机及具备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以往,存在将风扇和热交换器收纳在壳体内的空气调节器。作为这样的空气调节器,提出了“一种空气调节器,由具有空气入口及空气出口的本体壳体和配设在该本体壳体内的热交换器构成,其中,在上述空气出口配设有风扇单元,该风扇单元在上述空气出口的宽度方向并设多个小型螺旋桨式风扇而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空气调节器,在空气出口配设有风扇单元,易于进行气流的方向控制,并且在吸入口也设置有相同结构的风扇单元,从而可通过增加风量而提高热交换器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5-3244号公报(第3栏第63行 87行,第5图及第6 图)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专利文献1那样的空气调节器,在风扇单元(送风机)的上游侧设有热交换器。在空气出口侧设有可动风扇单元,因此,因伴随着风扇转动的风路变化、由非对称吸入引起的流动的不稳定性,而引起风量降低、倒流等。进而,流动紊乱的空气流入风扇单元。即,存在如下问题点,即,向流速加速的风扇单元的翼部(螺旋桨)外周部流入的空气的流动紊乱, 风扇单元自身成为噪音的音源(成为噪音恶化的原因)。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比以往的空气调节器能够抑制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具备了该室内机的空气调节器。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具备壳体、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送风机、热交换器,该壳体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并且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 ;该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的吸入口的下游侧;该热交换器在壳体内的送风机的下游侧,设置在吹出口的上游侧,从送风机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利用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具备上述室内机。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送风机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因此向送风机流入的空气的流动的紊乱较少。因此,能够抑制由送风机产生的噪音。所以,能够得到相比以往的空气调节器能够抑制噪音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及该室内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4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5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6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7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8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9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0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的纵剖视图。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1的空气调节器100的主要的制冷剂回路结构的概略结构图。图12是用于说明热交换器5的结构例的概略图。图1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2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节器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2的控制音的信号处理机构的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2的另一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3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18是表示产生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3的控制音的信号处理机构的图。图19是用于说明计算出想从干涉后的声音消除的噪音的方法的波形图。图20是用于说明推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3的控制音的方法的方框图。图2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3的另一例的空气调节器的结构的剖视图。图22是表示在图13中采用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图23是表示在图21中采用图5所示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示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下面,称为室内机40)的纵剖视图。该图1的左侧表示室内机40的前面侧。根据图1对室内机40的结构、 特别是对热交换器的的配置方式进行说明。该室内机4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向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另外,包括图1,至下面的图10 (实施方式10) 为止将图的左侧作为室内机的前面侧而进行表示。另外,在下面的附图中,各结构部件的大小关系有时与实际的情况不同。另外,例示室内机40是安装在空调对象区域的墙面的壁挂式的情况。室内机40,主要具有壳体1、风扇4和热交换器5,该壳体1形成有用于将室内空气吸入到内部的吸入口 2以及用于向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的吹出口 3 ;该风扇4被收纳在该壳体1内,并从吸入口 2吸入室内空气,从吹出口 3吹出空调空气;该热交换器5配设在从吸入口 2至风扇4的风路中,通过利用制冷剂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制造出空调空气。而且,在壳体1内由这些构成部件连通空气流路(箭头A)。吸入口 2开口形成于壳体1的上部。吹出口 3开口形成于壳体1的下部(更具体地说,为壳体1的前面部下侧)。风扇4配设在吸入口 2的下游侧且配设在热交换器5的上游侧,由例如轴流式风扇或半轴流式风扇等构成。热交换器5配置在风扇4的下风侧。该热交换器5可以使用例如翅片管型热交换器等。另外,在吸入口 2设有手指防护件6、过滤器7。另外,在吹出口 3设有控制气流的吹出方向的机构、例如图示省略的叶片等。在此,风扇4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送风机。在此,简单地说明室内机40中的空气的流动。首先,室内空气利用风扇4从形成在壳体1的上部的吸入口 2流入到室内机40内。 此时,利用过滤器7除去包含在空气中的尘埃。该室内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5时,由在热交换器5内导通的制冷剂进行加热或冷却而成为空调空气。而且,空调空气从形成在壳体 1的下部的吹出口 3向室内机40的外部、即向空调对象区域吹出。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了过滤器7的空气流入到风扇4。S卩,流入到风扇4的空气, 与流入到设置于以往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室内机的空气(通过了热交换器)相比,流动紊乱变少。因此,与以往的空气调节器相比,通过风扇4的翼部外周部的空气,流动紊乱变少。因此,本实施方式1的空气调节器100,与以往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相比,能够抑制噪音。另外,室内机40的风扇4设置在热交换器5的上游侧,因此与在吹出口设有风扇的以往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相比,能够抑制从吹出口 3吹出的空气的旋转流的产生、以及风速分布的产生。另外,在吹出口 3处没有风扇等的复杂的结构物,因此对由倒流等产生的结露的对策也变得容易。实施方式2.通过将热交换器5如下地构成,可进一步抑制噪音。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对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另外,例示室内机是安装在空调对象区域的墙面上的壁挂式的情况。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2的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的一例(以下,称为室内机50)的纵剖视图。根据图2,说明室内机50的热交换器的配置方式。该室内机50,通过利用使制冷剂循环的冷冻循环,向室内等的空调对象区域供给空调空气。如图2所示,构成热交换器5的前面侧热交换器9和背面侧热交换器10,在从室内机50的前面侧到背面侧的纵截面(即,从右侧观察室内机50的纵截面。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送风机、热交换器,该壳体在上部形成有吸入口并且在前面部下侧形成有吹出口;该轴流式或半轴流式的送风机设置在上述壳体内的上述吸入口的下游侧;该热交换器在上述壳体内的上述送风机的下游侧,设置在上述吹出口的上游侧,从上述送风机吹出的空气和制冷剂利用该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彰二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