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肖国臣专利>正文

油烟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69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排油烟机所排气体的净化。特征是:前板和后板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另一侧接有右侧板,前板和后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上梁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沉积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与沉积面积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上梁板与吊钩相接,后板与积油槽相接。(*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过滤装置,尤其是一种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排油烟机所排气体的净化。不论是家庭还是各大宾馆、饭店,在制做各种中国菜肴时,均离不开传统的烹饪方法,煎、炒、烹、炸所生产的油烟,不但对人体有害,还会给厨房设备造成污染。目前,均采用排油烟机将净油烟排出室外,但是仍然存在着给大气造成污染的问题,尤其是排油烟机经使用一段时间后,积存较多油垢,清洗困难,严重时,会导致排油烟机不能正常工作。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置于排油烟机进气口处的油烟净化器,使油烟在进入排油烟机之前得到净化,即防止大气污染,又保证排油烟机的清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前板2和后板3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1,另一侧接有右侧板10,前板2和后板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9,上梁板9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4,沉积面板4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13,导向板13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后板3与积油槽11相接。所述的两相邻上梁板9之间,设有二次过滤装置15,二次过滤装置15由至少三个支梁7,与支梁7两端分别相接的端板5、缠绕在支梁7上的过滤网6组成。所述的过滤网6内还设有吸附剂12。所述的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处开设有长孔16。所述的吸附剂12的材料为活性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在排油烟机进气口处设置有框架结构的油烟净化器,油烟净化器的导向板使烟气几次改变流动方向及流动速度,烟气中的液体微粒与运动的气体分子二者质量相差很大,在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的同时,由于惯性的作用。形成分离并沉积,形成第一级过滤,经过第一级过滤的烟气再经过由过滤网和吸附剂所组成的二级过滤装置,烟气得到充分净化,即解决了排油烟机积存油垢的问题,又防止了大气的污染。拆卸方便,清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府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A-A剖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B-B剖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I部放大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前板2和后板3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1,另一侧接有右侧板10,前板2和后板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9,上梁板9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4,沉积面板4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13,导向板13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后板3与积油槽11相接。所述的两相邻上梁板9之间,设有二次过滤装置15,二次过滤装置15由至少三个支梁7,与支梁7两端分别相接的端板5、缠绕在支梁7上的过滤网6组成。所述的过滤网6内还设有吸附剂12。所述的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处开设有长孔16。所述的吸附剂12的材料为活性碳。如图1、2、3、4所示2为前板,3为后板,1为左侧板,10为右侧板,材料均匀为硬质塑料,注塑成形,左侧板1和右侧板10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螺钉联接。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为金属板(A3板)制做,上梁板9数量为四个,沉积面板4数量为五个,为了具有通电用性,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形状,规格尺寸完全相同,靠近两侧的上梁板、沉积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螺钉联接,处于中部的上梁板和沉积面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孔,前板2和后板3上设有与孔相匹配的凸台,使其固定(如图2、3、4所示)。每个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之间分别设有三个导向板13,导向板13为A3板制做,前板2与后板3上分别设有与导向板13相匹配的凹槽,将导向板13两端插入,即可固定。(如图5所示)。如图1、2所示二次过滤装置15的端板5为注塑件,成三角形,在两端板5的三个角处固定有三根支梁7,支梁7与端板5为过盈配合(如图4所示),两端板5中部设有孔,孔处盖有端盖14,三根支梁7外缠绕有聚氯乙烯网(三层),自端盖14处装入活性碳(如图4所示),将二次过滤装置15置于每个两相邻上梁板9之间(如图1所示)。两侧的上梁板分别开有长孔16,长孔16数量为四个,长孔处用螺钉与吊钩8联接,吊钩8的位置可沿长孔移动。后板3下部与积油槽11用燕尾槽形式联接(如图1所示)。安装时,将吊钩8沿长孔16调整到合适位置,挂在排油烟机入口处(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为由于排油烟机旋转产生吸力,使烹饪时产生的烟气快速向上运动,进入油烟净化器,当气体运动至由上梁板9、导向板13、沉积面板4围成的立体空腔时,受上梁板9阻挡改变方向,而向导向板13方向运动,并受到导向板13的斜面和弯曲面处阻挡而再次改变方向和流动速度,在此过程中,,烟气中的液体微粒与气体分子二者质量相差很大,在惯性作用下由于方向和速度的突变,形成分离,并沉积,随着沉积量的增多,液滴逐渐流向沉积面板4内,由于整个装置向后有一定倾角,分离后的液体沿沉积面板4,通过后板3的通油孔17流入积油槽11内,以上所述为第一级过滤。经过第一级过滤后的气体再通过过滤网6,首先是较大的液体微粒因重力沉降,筛滤而分离,过滤网6内部的吸附剂(活性碳)12,使烟气得到吸附,排至室外的烟气从而得到充分净化。权利要求1.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前板和后板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另一侧接有右侧板,前板和后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上梁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沉积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与沉积面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上梁板与吊钩相接,后板与积油槽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相邻上梁板[9]之间,设有二次过滤装置[15],二次过滤装置[15]由至少三个支梁[7],与支梁[7]两端分别相接的端板[5]、缠绕在支梁[7]上的过滤网[6]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网[6]内还设有吸附剂[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处开设有长孔[16]。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附剂[12]的材料为活性碳。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油烟净化器,主要用于排油烟机所排气体的净化。特征是前板和后板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另一侧接有右侧板,前板和后板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上梁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沉积面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在上梁板与沉积面积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导向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板和后板相接,上梁板与吊钩相接,后板与积油槽相接。文档编号B01D53/00GK2178136SQ9324660公开日1994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1993年12月2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3日专利技术者肖国臣 申请人:肖国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前板[2]和后板[3]之间一侧接有左侧板[1],另一侧接有右侧板[10],前板[2]和后板[3]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上梁板[9],上梁板[9]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下方且交错位置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沉积面板[4],沉积面板[4]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在上梁板[9]与沉积面板[4]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板[13],导向板[13]的两端分别与前板[2]和后板[3]相接,上梁板[9]与吊钩[8]相接,后板[3]与积油槽[11]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肖国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