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源单元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6683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背光源单元(49)中,形成于导光板(21)的侧面(21S)的一部分且面向LED(11)的发光面(11L)的受光面(RS)位于导光板(21)的角部(21C),且该角部(21C)的位置是导光板(21)中相邻的至少2个角部(21C)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的背光源单元(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该背光源单元的光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来,在搭载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单元中,为了实现成本降低而实现作为发光元件的LED的个数的削减。例如,如图18A的平面图所示,使1个LEDlll配置于导光板 121中的1个角部121C。这样,从LEDlll发散的光有效地到达整个导光板121,即使通过较少的LED111,也可以使导光板121内部在较广的范围内变亮。但是,仅通过1个LED111,光无法充分地到达导光板121的整个区域,在较广范围内产生光未到达的区域(暗区域;参照图中的斜线)。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背光源单元中,如图18B所示,在形成于导光板121的角部121C的受光面rs的面上,形成多个汇集了 2 种第 1 切口 171A、171B 的第 2 切口 172。这样构成的话,LEDlll的光通过第2切口 172所包含的一方的第1切口 171A和另一方的第1切口 171B均勻地分向导光板121的长边侧和短边侧并行进,光充分地到达整个导光板12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6-18585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多个第2切口 172比较小,因此,第1切口 171A、171B当然变得更小。因此, 有时无法按照设计形成第1切口 171A、171B乃至第2切口 172。在这种情况下,在导光板 121中产生暗区域,起因于该暗区域的光量不均勻包含在来自背光源单元的光中。另外,对于导光板121加工第2切口或者产生第2切口 172的导光板121的模具价格较高。另外,通过多个第2切口 172射入到导光板121的光有时还会过多地进行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到达导光板121的侧面的光有时还从导光板121向外部射出。因此,光的利用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并且,其目的在于提供简单且低廉地减少导光板的暗区域,抑制起因于暗区域的光量不均勻,并且提高光的利用效率的背光源单元等。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背光源单元包括第1发光元件以及接收来自第1发光元件的光并且使该光透过且从顶面导出到外部的板状导光板。并且,在该背光源单元中,形成于导光板的侧面的一部分且面向第1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受光面位于导光板的角部,且该角部的位置是导光板中相邻的至少2个角部的位置。通常第1发光元件扩散地发出光(形成具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光束)。这样,通过受光面从导光板的角部射入的第1发光元件的光易于到达与受光面相邻的导光板的侧面。并且,即使在与受光面相邻的导光板的侧面附近产生仅通过多个中的1个第1发光元件而无法使光到达的区域(暗区域),来自其它的第1发光元件的光会到达该暗区域。因此,导光板中的暗区域有所减少。其结果是在该背光源单元中,难以发生起因于暗区域的光量不均勻。此外,为了增加第1发光元件的选择范围,优选对1个受光面配置单个或者多个第 1发光元件。这样构成的话,例如可以使亮度比较高的第1发光元件面对1个受光面,或者使多个非高亮度的便宜的第1发光元件面对1个受光面。另外,优选在1个受光面中,形成使所接受的光的行进方向发生变化的非平面形状。例如,优选在1个受光面中,形成1个朝向来自第1发光元件的光的行进前方凹进去的凹陷。并且,凹陷的内面可以是排列多个小面而成的多角面,也可以是曲面。这样构成的话,在第1发光元件的光的一部分通过包含凹陷的受光面行进到导光板内部的情况下,该行进的光不会从与受光面相邻的侧面过大地偏离而行进。因此,难以在导光板的侧面附近产生暗区域。此外,没有限定凹状的受光面,也可以是其它的非平面形状的受光面。例如,在1 个受光面中,也可以形成1个朝向第1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凸起的隆起。详细说明的话,受光面中的隆起的表面可以是排列多个小面而成的多角面,也可以是曲面。另外,优选面向受光面所包含的各多个小面配置1个第1发光元件的发光面。这样构成的话,从与导光板的侧面相邻的小面行进而来的光易于到达该侧面。因此,更难以在导光板的侧面附近产生暗区域。另外,优选第2发光元件的发光面面向以受光面为界而相邻的侧面的一方和另一方中的至少一方中与受光面相邻的部位。这样构成的话,第2发光元件的光从易于产生暗区域的导光板的侧面射入。因此, 在搭载该第2发光元件的背光源单元中,起因于暗区域的光量不均勻确实有所减少。但是,发光元件(即,第1和第2发光元件的至少一方)安装于安装基板,安装该发光元件的安装基板和导光板收纳于框架中即可。特别是在框架中,形成直接或者间接地保持发光元件的保持部即可。这样构成的话,容易使安装基板相对于框架固定。并且,当保持部面向导光板的受光面而形成,受光面与保持部的一个面平行时,如果非安装面中例如与第1发光元件重叠的部分贴紧到该保持部的一个面,则受光面与第1发光元件的发光面容易平行。由此,第1 发光元件的光有效地射入到受光面。此外,包括上面的背光源单元和接受来自该背光源单元的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也称为本专利技术。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安装基板也可以是用于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基板。 这样构成的话,变得不需要用于发光元件的新的基板,可以实现液晶显示装置的成本降低。另外,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包括安装发光元件(即,第1和第2发光元件的至少一方)的安装基板、用于控制液晶显示面板的控制基板、保护控制基板的具有导电性和散热性的基板盖(例如,金属制基板盖),在基板盖中,也可以形成直接或者间接保持发光元件的保持部。这样构成的话,基板盖不仅发挥作为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电磁干扰)对策的功能,还可以发挥发光元件所带热的散热路径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单独用于发光元件的散热板。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背光源单元中,仅通过个数较少的发光元件就可以使光到达导光板的大部分,导光板内部(特别是导光板的侧面附近)的暗区域有所减少。因此,在该背光源单元中,起因于暗区域的光量不均勻可以简单且便宜地减少。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收纳于背面外框的导光板和LED模块的平面图。图2是将导光板的1个角部和1个LED进行放大的平面图。图3是将来自LED的光示作光路的平面图。图4A是示出被2个LED中的一方照射的导光板的区域及其以外的暗区域的平面图。图4B是示出被2个LED中的另一方照射的导光板的区域及其以外的暗区域的平面图。图4C是示出被2个LED照射的导光板的区域及其以外的暗区域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收纳于不同于图1的背面外框的导光板和LED模块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由形成于导光板的1个角部的3个小面构成的凹状受光面的平面图。图7是示出由形成于导光板的1个角部的2个小面构成的凹状受光面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由形成于导光板的1个角部的1个曲面构成的凹状受光面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由3个小面构成的凹状受光面和相对于该受光面的3个LED的平面图。图10是示出由3个小面构成的凹状受光面和与该小面分别对应的LED的平面图。图11是示出由3个小面构成的隆起状受光面和与该小面分别对应的LED的平面图。图12A是示出面向受光面的LED和面向导光板的长边侧的侧面的LED的平面图。图12B是示出面向受光面的LED和面向导光板的短边侧的侧面的LED的平面图。图12C是示出面向受光面的LED和面向导光板的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源单元,包括:第1发光元件;和接收来自上述第1发光元件的光并且使该光透过且从顶面导出到外部的导光板,形成于上述导光板的侧面的一部分且面向上述第1发光元件的发光面的受光面位于上述导光板的角部,且该角部的位置是上述导光板中相邻的至少2个角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