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638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烟尘净化器,由外封头、外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构成,烟道从外筒体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的水室内,在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和内筒体,在外筒体的外侧设置水箱,通过内封头和水室作用使烟尘颗粒与水雾和水蒸气接触,烟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达到净化烟尘的目的,这种净化器体积小,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控制水位,自然引风,净化效果好,投资费用低,是小型锅炉解决消烟除尘的理想配套设备。(*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从气体中分离弥散粒子的器械,特别是一种烟尘净化器。目前我国锅炉上使用的燃料主要是原煤,燃烧原煤后锅炉排放的烟尘浓度普遍超标,解决锅炉烟尘排放问题一直是锅炉行业的老大难问题。目前除了从燃烧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外,大都在烟囱出口处装设除尘器,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以下几种1.旋风除尘器;2.沉降除尘器;3.布袋除尘器;4.静电除尘器,这些除尘器有的体积太大,费用高,有的除尘效果不够理想,难以在小型锅炉上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适合与小型锅炉配套的烟尘净化器,它不仅体积小,安装使用方便,而且价格低,除尘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烟尘净化器,由外封头、外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烟道从外筒体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内,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和内筒体,内封头和内筒体固定在支承上。在外筒体的外侧设有水箱,水箱通过连通管与外筒体相连通。在水箱内设有溢水管,溢水管的一端从水箱下方穿出。在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阀。按照本技术提出的烟尘净化器,具有以下优点1.净化效果好,烟尘排放浓度低(<100mg/Nm3)。2.结构紧凑体积小,安装简单,使用方便。3.自动控制水位,无须人为操作。4.阻力小,自然引风不耗电能。5.投资费用低,易于推广应用,是小型锅炉解决消烟除尘的理想配套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之一的主视图;图2是内部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下面依照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烟尘净化器主要由封头、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水位控制系统等构成,各部件间采用电弧焊焊接而成,结构紧凑牢固。外封头1上部和烟道13下口均制有连接法兰,分别连接烟气排出口烟囱和锅炉出烟口,烟道13从外筒体2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内,外筒体内是水室,在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9和内筒体10,内封头和内筒体固定在支承11上。在外筒体2的外侧设置水箱3,水箱通过连通管6与外筒体2相连通,水箱的上部是外接进水管路的进水口4。在水箱内设有溢水管5,由溢水管的设定高度控制水箱及筒体内的水位限度,溢水管的一端从水箱下方穿出。在水箱内设置水位控制阀12控制进水量,本例采浮球式水位控制阀。排污管8设置在外筒体的下部,在外筒体的下方还设有检查孔7。使用状态下,当锅炉烟道出口排出的高温烟气进入净化器后,在内筒体顶部转向钻入一层较薄的活动水域,烟尘的颗粒表面充分与水雾、水蒸汽和水幕接触,重量骤增,继而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于水室的筒底,经排污系统排出。经过净化后的烟气,在烟气排出口烟囱的抽力作用下排向大气。筒体内水室中的水由于高温烟气的作用,不断升温而挥发,使水位逐渐下降,水箱中的水位控制装置动作,向水室补充水,进而稳定活动水域的范围,保持净化器的净化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烟尘净化器,由外封头、外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烟道(13)从外筒体(2)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内,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9)和内筒体(10),内封头和内筒体固定在支承(1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外筒体(2)的外侧设有水箱(3),水箱通过连通管(6)与外筒体(2)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水箱内设有溢水管(5),溢水管的一端从水箱下方穿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尘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水箱内设置有水位控制阀(12)。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烟尘净化器,由外封头、外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构成,烟道从外筒体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的水室内,在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和内筒体,在外筒体的外侧设置水箱,通过内封头和水室作用使烟尘颗粒与水雾和水蒸气接触,烟尘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达到净化烟尘的目的,这种净化器体积小,安装简单,使用方便,自动控制水位,自然引风,净化效果好,投资费用低,是小型锅炉解决消烟除尘的理想配套设备。文档编号B01D47/02GK2284096SQ9622402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6日专利技术者袁培策, 刘松云, 谭泰荣 申请人:乐山五通锅炉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烟尘净化器,由外封头、外筒体、烟道、水箱及排污管构成,其特征在于烟道(13)从外筒体(2)的下方伸入至外筒体内,烟道上口设有内封头(9)和内筒体(10),内封头和内筒体固定在支承(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培策刘松云谭泰荣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五通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