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55411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型网,其具有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以及具有用于连接两个织物层的连结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下部的重复纹路内部,每个连结纱线对的每个连结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构成至少一个下部连结区段,并且每个连结区段能以如下方式形成,即,连结纱线对的各个连结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与两个或更多彼此直接紧跟着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并且每个连结纱线对的连结区段以如下方式相对于侧向包围连结区段的下部横向纱线来布置,使得:i)侧向包围的两个下部横向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至少与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该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与该连结纱线对的连结纱线一起形成连结区段;ii)侧向包围的两个下部横向纱线中的一个下部横向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该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处在相应的连结区段前面;以及iii)侧向包围的两个下部横向纱线中的另外那个下部横线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该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跟在相应的连结区段后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依照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型网
技术介绍
成型网被使用在造纸机的成型部件中。在成型工艺中,纤维悬浮液由造纸机的流浆箱涂覆到一个成型网或两个成型网(在立式成型器的情况下)上。在此情况下,成型网的任务在于,对纤维悬浮液进行脱水并且形成纤维材料幅,其中,在脱水工艺中应该尽可能少地从纤维悬浮液中冲洗掉纸浆纤维和填料。在此情况下,所形成的纤维材料幅的质量强烈地受到成型网的朝向纤维材料幅指向的表面(纸张侧)一并决定。与之相对照地,成型网的朝向造纸机指向的表面(机器侧) 的结构强烈地受到成型网的使用寿命的影响。为了考虑到该部分相矛盾的要求,研发出具备上部的、也就是纸张侧上的织物层以及下部的、也就是机器侧上的织物层的多层的造纸机筛网,其中,这两个织物层通过所谓的连结纱线彼此跟随。为了实现尽可能统一的纸张侧上的织物结构,连结纱线优选是纸张侧上的网状结构的整合式组成部分(整合式连结纱线),由此,视条件而定地通过缝合纱线的连结而减小了留印记倾向性(Markierungsneigung)。在现有技术公知的纬纱连结式的、带有相互交替的连结纱线的造纸机筛网中,连结纱线交替地与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的经纱交织,其中,每个连结纱线当其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与位移的下部经纱交叉之前,通常与多个上部经纱交织,从而形成连接部位, 并且随后又与多个上部经纱交织。这种公知的筛网具有以下缺陷,S卩,下部织物层在每个连接部位上,总是仅在经纱的上方连结到上部织物层上,这就导致在经纱上会作用有将该经纱拉向筛网内部的很高的力,这会对筛网的平整度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在公知的筛网中,连结纱线通常在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之间经过很大的距离,由此,现有技术中公知的筛网通常非常厚并且由此携带大量的水。此外,现有技术公知的筛网通常通过筛网面提供变化很大的脱水性能,这就会导致在这种筛网上形成的纸张出现液压印记。此外,在公知的筛网中,连结纱线在织物层之间通常会受到很高的磨损,因为在织物层之间通常无法足够地固定连结纱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出如下的造纸机筛网,在该造纸机筛网中不会出现或仅至少降低开头所述的缺陷。按照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得以解决。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型网具有上部织物层的和下部织物层以及用于连接这两个织物层的连结纱线。上部织物层的外侧被用作筛网的可与纸张幅发生碰触的侧,而下部织物层的外侧被用作筛网的可与机器发生碰触的侧。另外,在造纸机筛网中,下部织物层由连结纱线、下部横向纱线以及与连结纱线和下部横向纱线交织的横向于该连结纱线和下部横向纱线地延伸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该下部织物层具有在下部的重复纹路(Rapporten)中重复的纺织图案。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造纸机筛网中,成对地布置连结纱线。另外,每对连结纱线中的连结纱线相互交替地与上部纵向纱线和下部纵向纱线交织。另外每个连结纱线对在两侧分别通过下部横向纱线被侧向包围, 其中,两个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中的每个下部横向纱线都以周期性的顺序以如下方式与下部纵向纱线交织i)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Iaufend)与多个彼此直接紧跟着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ii)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在上部织物层与下部织物层之间延展地与下部纵向纱线交叉并且形成纱线绕弯部。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造纸机筛网的特征在于在下部的重复纹路内部,每个连结纱线对的每个连结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构成至少一个下部区段,并且每个区段可以如下方式形成,即,连结纱线对的各个连结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与两个或更多彼此直接紧跟着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并且在下部的重复纹路内部,每个连结纱线对的区段相对于侧向包围该连结纱线对的下部横向纱线布置,使得,i)侧向包围的两个下部横向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至少与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该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与该连结纱线对的连结纱线共同形成下部区段,ii)侧向包围的两个下部横向纱线中的一个下部横向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该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处在相应的下部区段前面,并且iii)两个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中的另外那个下部横线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该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跟在相应的下部区段后面。通过连结纱线在与下部纵向纱线交织时形成如下区段,所述区段在两个或更多彼此跟随的下部纵向纱线上延伸,由此,连结纱线以更大的量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伸,并且不在织物层之间延伸,由此减小了筛网的厚度并且由此明显地减少了与之相关的缺陷。基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即每个连结纱线都在至少两个彼此跟随的下部纵向纱线上交织,则另外还实现以下内容,即,每个连结纱线在与下部纵向纱线交织时,“平坦地” 在下部织物的外侧上分布,并且通过在两侧侧向包围它的下部横向纱线保护连结纱线免受磨损,通常该下部横向纱线具有比连结纱线更大的横截面,由此,明显降低两个织物分层的危险。因为另外在下部的重复纹路内部,两个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中的一个下部横向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处在相应的连结区段前面,并且两个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中的另外那个下部横线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该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跟在相应的连结区段后面,所以下部的重复纹路的每个连结区段被固定地保持在其位置上,由此,连结纱线在下部织物层与上部织物层之间的相对运动被阻止,并且明显减小了由此导致的筛网的内部磨损。另外,在下部织物层中通过下部横向纱线在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的长的跳纱部 (Flotierung)而在如下区域中形成了脱水通道,该脱水通道在两个并排分布的而且在外侧上跳纱的下部横向纱线之间延伸。通过两个侧向包围的下部横向纱线在下部织物的外侧上延展地至少与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该下部纵向纱线与连结纱线对共同形成连结区段,由此,通过跳纱部形成的脱水通道的横截面减小,由此,在其他没有变化情况下的脱水速度得以减小并且由此所产生的留印记倾向性得以减小。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优点的构造方案和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附图说明下面,借助示意性附图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其中图1以横向纱线方向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筛网的第一实施例;图2以横向纱线方向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筛网的第二实施例;图3示出图2的筛网的下部织物层;图4示出另选构造方式的与图1相应的图示;图5示出按照图4制造的成型网的下部织物层的从下方看的视图;图6示出与图5相应的视图,在该图中标示出下部织物层的脱水区域;图7示出按照图4制造的成型网的上部织物层的从上方看的俯视图;图8示出按照图4制造的成型网的下部织物层的从上方看的俯视图;图9示出与图8相应的、按照图4制造的成型网的下部织物层的简化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被构成成型网的造纸机筛网100朝向横向纱线方向的第一实施方式。在图1中示出筛网100的网结构的重复纹路单元。成型网100具有被构成为经纱的上部纵向纱线1、3、5、7、9、11、13、15、17和19 ; 以及被构成为经纱下部纵向纱线2、4、6、8、10、12、14、16、18和20。在这种情况下,纵向纱线垂直地从图1的图画平面中延伸出来。另外,该成型网100还具有连结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造纸机筛网,尤其是成型网,具有:上部织物层和下部织物层以及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织物层的连结纱线,-其中,所述下部织物层由所述连结纱线、下部横向纱线以及与所述连结纱线、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交织的横向于所述连结纱线、所述下部横向纱线延伸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其中,所述下部织物层具有纺织图案,所述纺织图案在下部的重复纹路中重复,-其中,所述连结纱线成对地布置,并且每对的所述连结纱线能够相互交替地与上部纵向纱线和下部纵向纱线交织,-其中,每个连结纱线对在两侧分别通过下部横向纱线被侧向包围,并且两个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中的每个下部横向纱线都以周期性的顺序地与下部纵向纱线按照如下方式交织:i)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在所述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与多个彼此直接紧跟着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ii)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在所述上部织物层与所述下部织物层之间延展地与下部纵向纱线交叉,并且形成纱线绕弯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的重复纹路内,-每个连结纱线对的每个连结纱线与下部纵向纱线形成至少一个连结区段,并且每个连结区段能以如下方式形成,即,连结纱线对的各个连结纱线在所述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与两个或更多彼此直接紧跟着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以及-每个连结纱线对的连结区段相对于侧向包围所述连结纱线对的下部横向纱线布置,使得:i)两个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在所述下部织物层的外侧上延展地至少与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交叉,所述相同的下部纵向纱线与所述连结纱线对的连结纱线共同形成所述连结区段,ii)两个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中的一个下部横向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处在相应的所述连结区段前面,并且iii)两个侧向包围的所述下部横向纱线中的另外那个下部横线纱线分别与如下的下部纵向纱线形成绕弯部,所述下部纵向纱线直接紧挨着跟在相应的所述连结区段后面。...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布克
申请(专利权)人:福伊特专利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