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44858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在具有一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分别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地组合的缓冲单元的检测体处理系统中,在装置由于故障而停止的情况下,由于在缓冲器内保持了多个检测体架,因此在重新起动处理时的架容纳方面需要大量时间。另外,在系统结构中存在多个缓冲单元的情况下,根据缓冲单元数,重新起动时间倍增。在各缓冲单元上设置检测体架ID读取元件,重新起动时在缓冲单元内进行缓冲单元内的检测体架的ID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在控制部中进行各检测体架的搬运目的地的查询。之后,根据来自控制部的搬运目的地指示,以缓冲单元为起点重新开始进行检测体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血液、尿液等生物体试样的定性、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包括 离心分离等前处理及分析的检测体处理系统,尤其涉及通过输送检测体架的输送线来连接 功能及处理能力不同的多个装置、且适合于有效运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血浆、血清、尿液等生物体试样的分析结果在诊断病情方面带来很多信息,在自动 处理那种生物体试样的装置方面有很多现有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技术分析单元将架装入分析单元内,另外分别 设置向分析单元外送出的移送元件,在分析单元的上游设置用于识别检测体的委托项目的 识别元件,判断应该利用哪个分析单元进行作业,并对该分析单元发出架的装入指示。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沿着由带式传送器构成的输送线配置多个分析单元,在该 输送线的一端侧配置架供给部并在另一端侧配置架回收部。另外,在架回收部的前方配置 有架待机部以便自动进行再次检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0-1989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213586号公报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架的输送路径在架向分析单元输送之前 便已确定。因此,在需要利用多个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的情况下,从上游侧依次输送,且在上 游侧必须进行分析的检测体有多个的情况下,架输送路径拥堵,即使有仅在下游侧进行分 析的检测体也无法赶过去。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自动分析装置中,虽然设置从下游侧向上游侧输送 架的回路,但在将架先向下游侧的分析单元输送的情况下,在使架暂且返回到位于最上游 的架供给单元后必须输送到上游侧的分析单元,因而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妨碍从供给部供给 的架的处理。另外,由于需要进行自动重检的检测体集中在容纳单元之前的待机部,因此在为 由处理速度不同的多个分析单元构成的系统的情况下,即便结果被输出且有要进行重检的 架,也无法赶过之前进入待机部的架,从而产生徒劳的等待时间。另外,在进行重检时因返 回到架供给部而浪费时间与妨碍所供给的架的进路其结果是相同的。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在本专利技术中,构成在功能模块中设置成对的缓冲单元 的系统,但由于可在缓冲单元内保持多个检测体架,因此由某些障碍导致装置停止后的重 新起动处理成为问题。在进行重新起动的情况下,通常是在再次进行检测体容器识别编码或检测体架识 别编码的读取后重新开始处理。这是因为,由于例如处于输送中途的架的位置不确定及在 装置停止期间由操作员通过手工操作去除装置内的检测体架的情况下等无法确保是真正应该处理的检测体,防止拿错检测体。也就是说,在重新起动时需要将全部的检测体架临时容纳在容纳部中,由操作员 进行再投入,并处理多个检测体架的系统中,尤其在如本结构那样具有缓冲单元而处理大 量的架的系统中,重新起动时间增多。作为缓解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如下方法例如在专利第365550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 系统那样,在检测体架的输送路径中设置检测体容器识别编码或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 部,根据读取的信息确定输送路径(分支)并重新开始处理。但是,由于需要无条件地将检测体架顺次输送到读取部,因此在到达读取部的输 送路径中产生拥堵,尤其是在由多个模块构成的系统中效率很低。另外,产生即使有应该紧 急处理的检测体也无法赶过去并进行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输送检测体架的输送线连接功能及处理能力不同的 多个装置、且适合于有效运用的自动分析装置及检测体处理系统。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如下。一种自动分析装置,是具备下述部件的自动分析装置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 装置;与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对地设置、并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缓冲 器;以及向该检测体缓冲器输送检测体的检测体输送装置,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读取检 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一种检测体处理系统,在具有分析装置、前处理装置等不同功能与处理能力的一 台以上的功能模块和分别与上述功能模块成对组合的缓冲单元通过由保持检测体容器且 具有特有的识别编码的检测体架的投入部、输送部、容纳部构成的检测体架输送部连接的 检测体处理系统中,上述缓冲器单元是在与检测体架输送部之间进行架的双向转装、在与 成对的上述功能模块之间进行检测体架输送的单元,而且是具有作为可保持多个检测体架 的缓冲部的独立的槽、相对于任意位置的上述槽可搬入搬出检测体架的检测体架移动部、 以及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的单元,上述缓冲单元在重新起动时进行位于缓冲 单元内的上述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根据读取的信息和上述功能模块的工作状态决定 检测体架的输送目的地,并再次开始处理。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缓冲单元内设置检测体架识别编码的读取元件,能够在缓冲 单元内确定缓冲单元内的检测体架信息,防止检测体架集中在架输送部上,并且能够大幅 缩短重新起动及到再次开始处理的时间。另外,通过将缓冲单元内的全部的检测体架一次容纳在缓冲部槽内,可优先处理 紧急度高的检测体并再次开始处理。另外,即使在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的系统中,由于利用分别成对的缓冲单元同时 进行处理,因此可以不受系统结构的左右而在短时间内进行处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体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取样单元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图4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图5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图6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图7是缓冲单元架移动机构结构及动作说明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在缓冲单元与功能模块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4是在缓冲单元与附属模块之间输送架的说明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缓冲单元的结构图。图17是槽内架检测与架ID读取动作说明图。图18是槽内架检测与架ID读取动作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结构与检测体架的输送进行以下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检测体处理系统的俯视图。在图1中,例示包括下 述部件的系统进行检测体架的投入与容纳的取样单元100 ;在取样单元100与各功能模块 之间输送检测体架的架输送单元200 ;沿着架输送单元200配置的、并在与架输送单元200 之间进行检测体架的转装,而且使检测体架临时待机的缓冲单元300a、300b ;与各个缓冲 单元300a、300b成对并配置在缓冲单元的右侧的功能模块400a、400b ;以及配置在缓冲单 元300a的左侧的附属模块500。图2表示取样单元100的结构。取样单元100具备用于将检测体架向系统投入的投入部101 ;用于将检测体架从 系统中取出的容纳部102 ;将来自投入部的检测体架向架输送单元200输送的投入架移动 单元103 ;用于识别检测体架的ID的架ID识别单元104 ;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具备:处理检测体的检测体处理装置;与该检测体处理装置成对地设置、并向该检测体处理装置供给检测体的检测体缓冲器;以及向该检测体缓冲器输送检测体的检测体输送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检测体缓冲器具备读取检测体的识别信息的识别信息读取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枝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