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B·布兰特专利>正文

特别是用于远洋货船、游艇等的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14155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先前已知的特别是用于远洋货船和游艇的帆装置通常不能使船或者游艇切风地航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使帆装置有效地利用风能并且切风地航行。所述目的通过如下帆装置(1)实现,帆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桅杆(3),其连接到船体(2);两个翼帆(4、5),其被安装到桅杆(3)。为能够保持和调节翼帆(4、5),所述至少一个桅杆(3)在其指向远离船体(2)的上端装配有上安装部(7)并且在其与船体(2)连接的下端装配有下安装部(11),并且翼帆(4、5)的端部(12、13;14、15)在船体(2)的纵向方向(16)和横向方向(17)上可调节地在安装部(7、11)中被引导。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减少远洋货船、游艇等的操作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帆系统,特别是用于远洋货船、游艇等的帆系统
技术介绍
根据媒体报导(例如,见报纸“Welt am Sonntag" 2008年2月3号no. 5的文 章“Wie Tanker Kraftstoff sparen kann” ”),人们已经对于使 旅游船(cruise ship)和集装箱船(container ship)在未来比它们迄今为止产生较少 的污染物的呼吁并且它们尽一切能力节约矿物燃料能源的呼吁很熟悉。该类型船只的一 些操作员正在寻求以风力作为额外的推进手段,以及利用比如翼伞(paraglider)、飞艇 (airship)或者帆,这些部件能够辅助船只的前进并且由此对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节能 做出贡献° 另夕卜,在Clauss等人发表的文章“Betriebssimulation von Frachtschiffen mit WindzuSatzantrieb"(102. Hauptversammlung der Schiffbautechnischen Gesellschaft, 21 到 23. 11. 2007,柏林,第 1 至 11 页)说明了各 种类型的帆并相互进行了比较。这里提到的是称为BSP帆的帆,其包括根据航空工程和喷 气发动机已知的改进的襟翼(flap)轮廓。对于大多数的这些推进措施,其中一些是新开 发的,其难以或者甚至完全不可能切风(close to wind)航行,该情况即是,难以或者甚 至完全不可能超过适当程度或者完全地迎风(close-hauled)航行。这意味着,这样的船 的操作员必须极大地循迹过去的季节性航行路线,某些时候还必须要相当大程度的绕航 (diversion)。这种绕航通常抵消了所述额外的推进措施的技术优势和环境优势。根据文献DE 77 32 111 Ul已知一种帆系统,其中一个接一个地配置的六个翼帆 借助于均水平地延伸的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而连接到桅杆。所述翼帆均能够绕近似竖直的 轴线转动。根据GB 2 234 723 A已知一种帆系统,其中U形的并且因此为球门柱(goalpost) 形式的桅杆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在安装部之间具有能够在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的近 似竖直的转轴上枢转的三个翼帆。根据GB 742 128 A已知一种帆装置,其中两个翼帆的上端直接在桅杆上被引导, 翼帆的该上端逐渐变细成为点状,而翼帆的下前端在船体的纵向方向上可调节地在安装部 上被引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始段所述类型的帆系统,该帆系统可以切风地航 行,并且能够有效地利用风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具有如下技术特征的帆系统来实现,所述帆系统特别地用于远 洋货船、游艇等,所述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桅杆,其连接到船体;两个翼帆,其借助所述桅 杆而被保持,其中,为了能够保持和设定所述翼帆,所述至少一个桅杆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 装部,所述上安装部在所述至少一个桅杆的远离所述船体地指向的上端处,所述下安装部在所述至少一个桅杆的连接到所述船体的下端处,并且所述翼帆的端部在所述船体的纵向 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可调节地在所述安装部中被引导。有利的改进形成下述的主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帆系统具有连接到船体的至少一个桅杆和借助所述桅杆保持的两 个翼帆,其中,为能够保持和设定翼帆,所述桅杆在其远离船体地指向的上端具有上安装部 并且在其连接到船体的下端具有下安装部,并且翼帆的边缘在船体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 上可调节地在安装部中被引导。该桅杆和安装部的配置提供了仅需要较小的空间的极其 小型化的帆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呈具有上安装部和下安装部的桅杆的形式的帆系统能够 承载比传统的桅杆/帆结构中帆的面积大的帆。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省略传统的三角前桅帆 (foresail)。借助使翼帆的端部在船体的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可调节地在安装部中被引 导,能够安全地并且没有任何问题地进行帆操作(sailing maneuver)。由于在帆系统中配 置了两个翼帆,由于已知的文氏管效应的作用,它们能够有助于提高帆系统的整体性能。根 据本专利技术的帆系统能够切风地航行,而且在后侧航向时能够作出最佳进展。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中,所述安装部均为十字形状,并且所述安装部具有在所述船体 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纵向支撑体和在所述船体的横向方向上延伸的横向支撑体,以引导所 述翼帆的端部,各纵向支撑体具有头部和尾部,各横向支撑体具有左舷部和右舷部,用以接 收所述翼帆中的一方的对应端部。该类型的安装部和支撑体的设计和尺寸形成必须基于安 全的基础,并且能够由高强度并且同时轻的材料制成。因为所述纵向支撑体和横向支撑体 各部分仅与翼帆的一端关联,所以可以毫无问题地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帆系统航行。因此,当 存在所提到的两个翼帆时,翼帆的各独立端均被施加到支撑体的全部四个部分。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改进中,一个翼帆的前边缘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纵向支撑 体,而该一个翼帆的后边缘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横向支撑体,另一个翼帆的前边缘 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的所述横向支撑体,该另一个翼帆的后边缘被紧固到所述安装部的所 述纵向支撑体,上述紧固优选地以能彼此无关地调节的方式来进行,并且所述翼帆的各端 部优选地能够彼此独立地定位于所述上安装部和所述下安装部。所述一个翼帆优选地是 行进方向上的前翼帆,而所述另一个翼帆优选地是行进方向上的后翼帆。因此,各翼帆的前 边缘和后边缘能够彼此无关地调节,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帆系统由此能够以最佳方式布置翼 帆,以适应主风状况。为能够在翼帆的高度方面以最佳方式布置翼帆,特别是布置翼帆的后 边缘,翼帆的后边缘分别在顶部和底部不仅能够以相同的方式被调节或移位,而且还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被调节或移位。这样,能够实现翼帆的扭转(twist),而不扭转 桅杆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部是能转动的,优选地所述桅杆及其所 具有的安装部是能转动的,在该情况中,安装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改进中也可以设计成能 够相对彼此旋转。由此,当例如通过使安装部或者桅杆及其所具有的安装部转过90°而迎 风转向时,能够易于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帆系统的不同姿态。在本实施方式中,翼帆的指定 的端部仍保持被引导并且被固定到支撑体的特定的部分。另一方面,该改进还具有如下优 点如果安装部相对彼此旋转,则能够实现所期望的开度效应(opening effects),也称为 扭转。安装部相对彼此的扭转可以达到近似士 10°。所述安装部的所述纵向支撑体和所述横向支撑体是型材形式(profile form)的 轨道,并且各所述纵向支撑体和所述横向支撑体优选地均具有彼此近似平行延伸的两个型材形式的轨道,所述两个轨道均在所述纵向支撑体和所述横向支撑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艮口,延伸过纵向支撑体的首尾部和横向支撑体的左右舷部。该改进具有如下优点当帆操 作时,安装部或者桅杆及其所具有的安装部不必以上述像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改进那样的方式转 动。而是所述一个翼帆即前翼帆的后边缘和另一个翼帆即后翼帆的前边缘能够从所述横向 支撑体的左舷部转移到其右舷部,或者反之。这样,如果需要,所述前翼帆的后边缘绕桅杆 被转移至所述后翼帆的前边缘的前方的另一侧。对于所述前翼帆的前边缘和所述后翼帆的 后边缘来说极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帆系统,其特别地用于远洋货船、游艇等,所述帆系统具有:至少一个桅杆(3),其连接到船体(2);两个翼帆(4、5),其借助所述桅杆(3)而被保持,其中,为了能够保持和设定所述翼帆(4、5),所述至少一个桅杆(3)具有上安装部(7)和下安装部(11),所述上安装部(7)在所述至少一个桅杆(3)的远离所述船体(2)地指向的上端(6)处,所述下安装部(11)在所述至少一个桅杆(3)的连接到所述船体(2)的下端(10)处,并且所述翼帆(4、5)的端部(12、13;14、15)在所述船体(2)的纵向方向(16)和横向方向(17)上可调节地在所述安装部(7、11)中被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布兰特
申请(专利权)人:B·布兰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