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OSG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40905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加工精度或工具寿命的偏差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该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具备2个以上的槽部(13b、13c)和2个以上的凸起部(26、27),其中,该2个以上的槽部(13b、13c)凹设在立设部(13)的各自的内周壁(13a),该2个以上的凸起部(26、27)以能够在这些各槽部(13b、13c)嵌脱的方式形成,并且,凸设在凸状联接部(23),槽部(13b、13c)相对于轴心(O)而非对称地形成,并且,凸起部(26、27)相对于轴心(O)而非对称地形成,因而凸状联接部(23)能够联接至立设部(13)的方向被确定为一种。因此,能够抑制切削刃高度和偏转的偏差,能够防止在开孔加工中产生弯曲或扩大加工孔径,能够抑制加工精度的偏差。另外,由于能够抑制切削刃高度和偏转的偏差,因而能够抑制工具寿命的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抑制加工精度和工具寿命的偏差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
技术介绍
不重磨式旋转工具是将具有切削刃的切削头以能够装卸的方式保持于主体的工具。作为现有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已知这样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在头100(切削头)的后端侧凸设的固定部120(凸状联接部)和将该固定部120(凸状联接部)容纳于内侧的多个结合部256A、256B (立设部)立设于柄200(主体)的前端(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 1所公开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中,结合部256A、256B(立设部)具备在内周壁凹设的停留壁 269 (槽部),固定部120 (凸状联接部)具备在外周壁凸设的多个突出133 (凸起部)。将在切削头的后端侧凸设的凸状联接部插入主体的立设部的内侧,并且,使切削头和主体围绕轴心而相对旋转,将凸起部和槽部嵌合,由此,将凸状联接部和立设部联接。结果,将切削头保持于主体。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第2008/099378号(图2、图7等)
技术实现思路
在此,关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形成于立设部和凸状联接部的槽部和凸起部形成在以轴心为对称中心而对称的位置,凸起部和槽部各自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因此,能够在多种方向上将凸状联接部联接至立设部。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的图 2和图7所示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的情况下,由于在主体立设有2个立设部,因而能够在2 种方向上将凸状联接部联接至立设部。然而,由于切削头和主体的各部分以规定的公差形成,因而取决于将凸状联接部联接至立设部的方向,该公差导致切削刃高度(旋转的各切削刃之间的高度差)和偏转 (旋转的切削头的外径位置的变动量)产生差异。即,由于能够在多种方向上将凸状联接部联接至立设部,因而切削刃高度和偏转显示为多个值。因此,切削刃高度和偏转产生偏差。 如果切削刃高度和偏转变大,那么,在利用切削头的开孔加工中产生弯曲或扩大加工孔径, 因而存在着加工精度产生偏差的问题。另外,如果切削刃高度和偏转变大,则工具寿命变短,因而存在着由于能够在多种方向上将凸状联接部联接至立设部而导致工具寿命产生偏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加工精度和工具寿命的偏差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为了达成该目的,关于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将凸状联接部插入立设部的内侧,并且,使凸状联接部围绕轴心而相对旋转,将凸状联接部和立设部联接, 该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具备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和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其中,该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凹设在立设部的各自的内周壁或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的至少一方,该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以能够在这些各槽部嵌脱的方式形成,并且,凸设在立设部的各自的内周壁或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的另一方,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相对于轴心而非对称地形成,并且, 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相对于轴心而非对称地形成,因而凸状联接部能够联接至立设部的方向被确定为一种。因此,能够抑制切削刃高度和偏转的偏差。结果,具有这样的效果能够防止在开孔加工中产生弯曲或扩大加工孔径,能够抑制加工精度的偏差。另外,具有这样的效果由于能够抑制切削刃高度和偏转的偏差,因而能够抑制工具寿命的偏差。关于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以切削头的重心位于轴心上的方式设定形成于凸状联接部的槽部和凸起部的大小、形状以及配置,因而除了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所取得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防止重心相对于切削头的轴心的偏移。 即,由于切削头由比主体更硬质的材料构成,因而切削头的比重比主体的比重更大。因此, 通过预防切削头的偏心,从而能够防止不重磨式旋转工具的偏心,结果,能够防止不重磨式旋转工具产生由于偏心而导致的偏转。所以,具有这样的效果能够防止在开孔加工中产生弯曲或扩大加工孔径,能够提高加工精度。另外,具有这样的效果通过抑制加工中的偏转, 从而能够提高工具寿命。关于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凸设在凸状联接部的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在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以轴心为中心而以等角间距形成,并且,形成为从凸状联接部的前端起的距离不同,或者,凹设在凸状联接部的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在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以轴心为中心而以等角间距形成,并且,形成为从凸状联接部的前端起的距离不同。由此,除了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所取得的效果之外,还具有这样的效果只要凸起部和槽部的轴心方向的位置不同,就能够容易地制造重心位于轴心上的切削头,能够提高生产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的侧面图。图2是不重磨式旋转工具的主体的立体图。图3是不重磨式旋转工具的切削头的立体图。图4(a)是第2实施方式的切削头的凸状联接部的侧面图,图4(b)是凸状联接部的底面图,图4(c)是第3实施方式的切削头的凸状联接部的侧面图,图4(d)是凸状联接部的底面图,图4(e)是第4实施方式的切削头的凸状联接部的侧面图,图4(f)是凸状联接部的底面图。符号说明1 不重磨式旋转工具10 主体13 立设部13a 内周壁13b、13c 槽部20 切削头23、33、43、53 凸状联接部23a、33a、43a、53a 外周壁26、27、36、37、46、47、56、57 凸起部0 轴心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不重磨式旋转工具1的立体图。此外,在图1中,省略主体10的轴方向长度的图示。首先,参照图1,对不重磨式旋转工具1的概略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不重磨式旋转工具1具备主体10和装配于该主体10的切削头20而构成,是通过经由保持主体10 的保持具(图中未显示)而传递机械加工中心等加工机械的旋转力来进行被加工物的切削加工的旋转工具。主体10用于将加工机械的旋转力传递至切削头20,由高速工具钢构成为大致轴状体,其一端侧经由上述的保持具而安装于加工机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10的外周面,设有用于进行切削加工时的切屑的排出的第1槽11。切削头20用于利用设于前端的切削刃21来进行被加工物的切削加工,由比主体 10更硬质的超硬合金构成,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主体10。由此,即使在切削刃21达到寿命的情况下,通过更换为另一个切削工具,从而没有必要再次研削切削头20,能够继续切削加工。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头20还设有用于进行切削加工时的切屑的排出的第2槽22, 在切削头20安装于主体10的情况下,第2槽22以与第1槽11连接的方式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头20具有2个切削刃21和2个第2槽22。接着,参照图2,对主体10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不重磨式旋转工具1的主体10的立体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主体10的轴方向的长度的图示。主体10主要具备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2个)立设部13和设于该立设部13的后端部侧的底部14而构成,其中,该立设部13以刃背12作为外周面并以第1槽11的一部分作为侧面而延伸,与第 1槽11的扭转角一致而围绕轴心0立设。立设部13是保持切削头20的部位,以轴心0为中心而以等角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80° )立设,切削头20的凸状联接部23 (后述) 插入立设部13的内侧。另外,底部14与主体10的轴心0正交而形成,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具备主体和切削头,该主体具有互相隔开间隔而围绕轴心立设的多个立设部,该切削头由比该主体更硬质的材料构成,并且,具有在后端凸设的凸状联接部,将所述凸状联接部插入所述立设部的内侧,并且,使所述凸状联接部围绕轴心而相对旋转,将所述凸状联接部和所述立设部联接,其中,该不重磨式旋转工具具备: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凹设在所述立设部的各自的内周壁或所述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的至少一方;以及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以能够在这些各槽部嵌脱的方式形成,并且,凸设在所述立设部的各自的内周壁或所述凸状联接部的外周壁的至少一方,所述至少2个以上的槽部相对于所述轴心而非对称地形成,并且,所述至少2个以上的凸起部相对于所述轴心而非对称地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泽二朗
申请(专利权)人:OSG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