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6714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含有负极(2)、正极(1)、隔膜(3)以及非水电解液(4),负极(2)具有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正极(1)具有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在用波长514.5nm的氩激光激发时的拉曼光谱的R值为0.2~0.8、002面的面间距d002为0.340nm以下的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比例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全体为60质量%以上;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密度为1.40g/cm3~1.65g/cm3;所述隔膜由层叠体构成,所述层叠体包括含有熔点为120℃~140℃的树脂的多孔质层和含有熔点为150℃以上的树脂的多孔质层或者以耐热温度为150℃以上的无机粒子为主体的多孔质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各种电器中使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一种非水电解质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的特征,所以被 广泛地用作手机、笔记本计算机等携带型机器的电源。另外,从保护环境问题的角度出发, 能够反复充电的二次电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并且除了携带型机器之外,还正在研究将其 应用于汽车、电动工具、电动椅子以及家庭用、商务用的蓄电系统。如上所述,对电池所要求的特性涉及多个方面,虽然根据用途的不同而需要有相 应的特性,但是在电动工具等在大电流下使用为前提的用途中,要求在大电流下使用时的 高能量密度化和充电时间的缩短化,即,为了适应于高负荷机器,需要进一步提高输入输出 特性。为了适应于这样的要求,正在研究着把电极活性物质适用于大电流负荷,例如,有 提案提出把通常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使用的碳材料作成在石墨粒子的表面上具有非晶物质 或者低结晶物质的碳披覆层的复合材料(请参照专利文献1 4)。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646753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0-162858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2_似887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3-168429号公报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具有负极、正极、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负极具有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具有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剂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在用波长514.5nm的氩激光激发时的拉曼光谱的R值为0.2~0.8、002面的面间距d002为0.340nm以下的碳材料,  所述碳材料的比例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全体为60质量%以上,  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密度为1.40g/cm↑[3]~1.65g/cm↑[3],  所述隔膜由层叠体构成,  所述层叠体包括:  含有熔点为120℃~140℃的树脂的多孔质层,以及  含有熔点为150℃以上的树脂的多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2008-1653782008年6月25日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具有负极、正极、隔膜以及非水电解液的锂二次电池,所述 负极具有包含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合剂层,所述正极具有包含有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合 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含有在用波长514. 5nm的氩激光激发时的拉曼光谱的R值为0. 2 0. 8,002面的面间距cU为0. 340nm以下的碳材料,所述碳材料的比例相对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全体为60质量%以上,所述负极合剂层的密度为1. 40g/cm3 1. 65g/cm3,所述隔膜由层叠体构成,所述层叠体包括含有熔点为120°C 140°C的树脂的多孔质层,以及含有熔点为150°C以上的树脂的多孔质层或者以耐热温度为150°C以上的无机粒子为 主体的多孔质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活性物质的BET比表 面积为 1. 5m2/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腰博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