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348069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正极活性 物质层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 Li(LixMn2xCo1-3x)O2(式中,0<x<1/3),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Si或Sn。 该电池优选是,设定正负极的活性物质的量,使得负极的理论容量相对于预 充电之后的充电的截止电压的正极的容量的比值达到1.1~3.0倍,并且负极 的理论容量的9~50%的锂积蓄在所述负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一般使用石墨。但是,伴随着近年来的 电子设备的多功能化,其消耗电力显著增加,越发需要大容量的二次电池, 所以只要是使用石墨,则不久的将来就难以应对该要求。因此,对由容量高于石墨的材料即Sn系物质或Si系物质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的开发非常活跃。 但是,由Sn系物质或Si系物质构成的负极活性物质一般初次充电时的 不可逆容量较大。因此,为了发挥这些负极活性物质所具有的高容量的特性, 必须将这些负极活性物质与高容量且具有适当的不可逆容量的正极活性物质 组合使用。因此,本申请人先前提出了具有层状结构的钴酸锂的钴按照3Co3+—— 2Mn"+Li+被锰和锂置换的、化学式用Li(LixMn2xC0l.3x)02 (0<x<l/3)表示的 锂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使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正 极材料,可以起到能够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的有利效果。但是,在专利文献 1中,由于与该正极材料组合使用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所以不会发生上述 的初次充电时的不可逆容量的问题。因此,从该文献的记载中并不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和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含有Li(Li↓[x]Mn↓[2x]Co↓[1-3x])O↓[2],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Si或Sn,上式中,0<x<1/3。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沼田幸一冈本崇井手仁彦田平泰规茂出木晓宏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