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轴取向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共混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563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一个方面中公开了包括至少一个芯层的薄膜,该芯层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按该芯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具有1.0-4.0的分子量分布(Mw/Mn)的第一线性LLDPE;和按该芯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具有1.0-7.0的分子量分布(Mw/Mn)的第二LLDPE(在某个实施方案中,短链支化LLDPE);特征在于该第二LLDPE的密度比该第一LLDPE的密度大至少0.002g/cm3;和/或该第二LLDPE的I2比该第一LLDPE的I2大至少0.5dg/min。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金属茂催化的反应制备该第一和第二LLDPE。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该第一和第二LLDPE的总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聚乙烯的薄膜,更尤其涉及包含具有单中心催化特性的线性低密 度聚乙烯的双轴取向薄膜,此外还涉及具有改进的可加工性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技术介绍
已经知道使用金属茂催化的聚乙烯,特别是〃 mLLDPE"制造薄膜。此种薄膜提 供优于其它LLDPE的韧性。mLLDPE薄膜的这种及其它优点由D. M. Fiscus和P. Brandt在 1998 年 8 月的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PAPER AND PULP INDUSTRY (TAPPI) POLYMERS, LAMINATIONS AND COATINGS CONFERENCE 中的"Oriented Exceed Metallocene LLDPE Films, A New Option in Oriented Films";和相同作者在 1997 年 9 月的 SCH0TLAND CONFERENCE, Houston, Texas 和 1998 年 1 月的 NEW PLASTICS ‘ 98C0NFERENCE, London, England 中的"Film Property Enhancement by Orienting Metallocene LLDPE“中进行 了论述。此种薄膜还提供改进的光学特性以及低水平的可萃取物和抗粘连性。这些改进允 许转化器将薄膜减厚(down gauge),因此降低成本。然而,加工这些mLLDPE由于较低粘度 而稍微具有挑战性,该较低粘度部分地归因于mLLDPE的窄分子量分布。由mLLDPE形成双轴 取向薄膜(具有横向取向(“TD0")和纵向取向(“MD0")的那些)因此是挑战性的。已有将两种或更多种具有类似金属茂(metallocene-like)的特性的LLDPE共混 的至少一篇公开内容,例如U. S. S. N. 11/726,806中那样。然而,在那种情况下公开的共混 物使得第二 mLLDPE占薄膜层的组合物的不到10wt%。因此,没有看出可加工性方面的改 进。其它相关公开内容包括WO 2007/130277, WO 2004/031291和WO 2004/022634,它们 论述了将一种或多种LDPE和/或LLDPE用于薄膜。仍希望改进具有类似金属茂的性能的 LLDPE的可加工性,同时维持它们的有利的性能。专利技术人已经发现,可以如下改进mLLDPE (或具有某些与许多mLLDPE的那些性能类 似的性能的LLDPE)的可加工性共混至少两种具有不同密度和/或熔体指数的mLLDPE,或 共混在具有改进的可加工性的短链支化LLDPE中。据信,所述共混物,或单独的短链支化 LLDPE具有稍微更宽的分子量分布并因此在不损失mLLDPE的合乎需要的韧性的情况下达 到改进的可加工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概述在一个方面中公开了包括至少一个芯层的薄膜,该芯层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按该芯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具有1. 0-4. 0的分子量分布(Mw/Mn),0. 890-0. 920g/cm3 的密度和0. 1-4. Odg/min的I2的第一线性LLDPE ;和按该芯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具 有 1. 0-7. 0 的分子量分布(Mw/Mn), 0. 900-0. 935g/cm3 的密度和 0. 5-10. Odg/min 的 I2 的第 二 LLDPE ;特征在于该第二 LLDPE的密度比该第一 LLDPE的密度大至少0. 002g/cm3 ;或该第 二 LLDPE 的 I2 比该第一 LLDPE 的 I2 大至少 0. 5dg/min。在某些实施方案中,通过金属茂催化的反应制备该第一和第二 LLDPE。在又一个实 施方案中,该第一和第二 LLDPE的总分子量分布(Mw/Mn)大于4. 0或5. 0。在另一个方面中,是包括至少一个芯层的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具有2. 0-7. 0 的分子量分布(Mw/Mn)、0. 900-0. 935g/cm3 的密度、0. 1-10. Odg/min 的 I2 和 10. 0-80. Odg/ min的I21的短链支化LLDPE(scb-LLDPE);将所述scb_LLDPE与按该芯层的重量计50wt% 或更少的芯添加剂熔体共混以形成芯组合物;和挤出包括至少一个含scb-LLDPE的芯层的 薄膜;特征在于当在具有供料头和在该供料头上游的100目(149μπι,美国标准)筛网、和 25/1-35/1的L/D比的挤出机中挤出所述芯组合物时,所述筛网处的压力和所述供料头处 的压力之间存在33%或更少的差异。本文描述的薄膜包括至少两个层,S卩,含芯组合物的芯层和含表皮层组合物的表 皮层。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薄膜是至少三层的薄膜,其包括两个表皮层,被夹持在它们之间 的芯层。在其它应用当中,本文描述的薄膜(在一个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双轴取向薄膜)可 用作标签、包装等的收缩薄膜。可以将本文公开的各种描述性元素和数值范围与其它描述性元素和数值范围结 合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此外,对于给定元素,可以将任何数值上限与本文描述的 任何数值下限结合。专利技术详述本文描述的是基于聚乙烯,具体来说,具有类似金属茂的性能的那些聚乙烯的双 轴取向的基于聚乙烯的薄膜。描述的是此类聚乙烯的共混物,该共混物显示比仅包含一种 类型的聚乙烯,或仅包含少量(少于10-15wt% )其它类型的聚乙烯的组合物改进的性能。 更具体地说,在一个方面中描述的是包括至少一个芯层的薄膜,该芯层包含以下物质的共 混物按该芯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第一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 “);和按该芯 层的重量计,至少20wt%的第二 LLDPE,其中该第二 LLDPE的密度和/或熔体指数(12,ASTM D1238,1900C /2. 16kg)大于该第一 LLDPE的密度和/或12,这两种LLDPE优选显示金属茂 催化的LLDPE的性能特征。这种薄膜具有高透明度;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具有小于15%或 12%或10%的雾度值。在某些实施方案中,第二 LLDPE的密度比第一 LLDPE的密度大至少0. 002g/cm3,在 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0. 003g/cm3,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0. 004g/cm3,在又一 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0. 005g/cm3,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0. OlOg/cm3。此外,在某些 实施方案中,第二LLDPE的I2比第一 LLDPE的I2大至少0. 5dg/min,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大 至少0. 8dg/min,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ldg/min,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大至少2dg/ min。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按该芯层的重量计,存在20-80wt%的第一线性低密度聚乙 烯(LLDP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30-70wt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40_60wt %, 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至少20wt%,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至少30wt%。此外,在 某些实施方案中,按该芯层的重量计,存在80-20wt %的第二 LLDPE,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 存在70-30Wt%,在又一个实施方案中,存在60-40W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包括至少一个芯层的薄膜,该芯层包含以下物质的共混物:  按该芯层的重量计,20-80wt%的具有1.0-4.0的分子量分布(Mw/Mn),0.890-0.920g/cm↑[3]的密度和0.1-4.0dg/min的I↓[2]的第一线性LLDPE;和  按该芯层的重量计,80-20wt%的具有1.0-7.0的分子量分布(Mw/Mn),0.900-0.935g/cm↑[3]的密度和0.5-10.0dg/min的I↓[2]的第二LLDPE;  其中该第二LLDPE的密度比该第一LLDPE的密度大至少0.002g/cm↑[3];和/或该第二LLDPE的I↓[2]比该第一LLDPE的I↓[2]大至少0.5dg/mi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C·鲁
申请(专利权)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