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强专利>正文

板式滤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330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板式滤片及其制造方法,特别适宜生产腈纶等化纤行业及石油、化工、酿造、制药、环保等行业用于过滤作滤材用,上、下两面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并固定成整体的板式滤片。滤片由优质棉短绒经蒸煮、洗涤、打浆、漂前处理、氯化、漂白、漂后处理、浓缩、配浆、成型、压榨脱水烘干、切片而成。符合高精度过滤器要求,通过的颗粒小、过滤量大、无毒、耐高温、高压、湿强度高、而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改变滤布品种和滤片厚度、层数可制成多种规格的板式滤片、使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滤用的过滤片及制造方法,特别适宜生产睛纶等化纤行业及石油、化工、酿造、制药、环保等行业用于过滤作为滤材使用,并由天然纤维制作的。以睛纶生产为例,虽有干法、湿法两种生产方法,但其聚合浆液在纺丝前都需进行净化处理,大都采用针刺呢、单双面绒、脱籽棉、细布,80支府绸等材料经重迭处理后进行过滤,因这些经纬织物滤阻大,滤速低,通过的颗粒大、过滤效果差,又不耐高温、高压,不耐腐蚀,因此严重影响国内睛纶产品的档次,而此种过滤材料生产工艺复杂,产品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此板式滤片作过滤材料、符合高精度过滤器的要求,过滤通过的颗粒小、过滤量大、过滤效果好、耐高温、高压、无毒、制造成本低。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板式滤片由上、下两而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并固定成一整体构成。滤片生产工艺为按重量比取原料棉短绒1份放入碱溶液中蒸煮,然后用水洗涤,打浆使叩解度达到10~15,经漂前处理,按0.12~0.25克/升的盐酸、0.1~0.2克/升的氯气、40~120克/升的碱进行氯化处理,依次加入次氯酸钠0.01~0.02克/升、氨基磺酸0.01~0.02克/升、尿素0.2~0.3克/升、大苏打0.015~0.03克/升、盐酸0.8~1克/升进行漂白处理,再进行漂后处理,经浓缩,加入2.5~10%的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作为造纸湿强剂进行搅拌,将0.1~0.3%的聚氧化乙烯分散剂的水溶液流入配料箱的浆液中配浆,再经造纸网上成形,压榨脱水烘开,切片制成滤片。附图说明图1工艺流程图。图2.板式滤片结构示意图。图3.板式滤片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工艺步骤如下1.备料选用优质棉短绒原料,配比按重量比计算,棉短绒为1。2.蒸煮在浴比1∶3~4,含碱量为15~20%,温度为120~170℃的碱液中将棉短绒蒸煮4~5小时,然后用水洗涤到常温。3.打浆使浆液浓度为4~7%、湿重为20~25克,即解度SR达到10~15,4.漂前处理加水清洗并除掉泥沙、杂质,经浓缩使出口处棉浆浓度为4~7%5.氯化按浆浓度2.5~3%、盐酸浓度为0.6~0.8%加入量为0.12~0.25克/升的盐酸,并加入0.1~0.2克/升的氯气,再加入浓度为40~120克/升的碱,进行氯化处理。6.漂白按次序加入次氯酸钠0.01~0.02克/升,氨基磺酸0.01~0.02克/升、尿素0.2~0.3克/升、大苏打0.015~0.03克/升,盐酸0.8~1克/升,温度控制在40~50℃进行漂白处理2~4小时,PH值9~10,漂白后加入六偏磷酸钠0.5~0.9克/升,再用水漂洗1小时。7.漂后处理除灰份、铁份、除砂及无机盐等杂质8.浓缩入口浓度控制在0.5%,出口浓度控制在5%。选用化学式为C13O4H25N3CI的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作为造纸湿强剂,其为淡黄至琥珀色透明液体,固含量12.5±0.5%,PH值4~7,粘度25℃时为15~40,将重量为干浆重量的2.5~10%的造纸湿强剂,稀释到1%浓度再倒入浆液中,并搅拌半小时使其均匀。9.配浆分散剂选用化学式为HOCH2CH2OICH2CH2OI.NH聚氧化乙烯,其为白色粉未状,有石油臭气,PH值4~10,将重量为干浆重量的0.5~2%的分散剂粉未溶解在水中,并使浓度为0.1~0.3%的分散剂水溶液慢慢流入配料箱浆液中。10.成形经造纸毛毯上网或造纸网上成形。11.压榨脱水、烘干将成形后的滤片加压脱水并烘干。12.切片根据用户订贷要求的尺寸切成片状滤片13.检验符合质量标准。14.成品在上、下两面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2),并在两面滤布的四周用缝纫机将其缝制或用聚丙烯树脂上胶烘干连接成一体,制成板式滤片,经检验、包装、出厂供用户使用。上、下两面的滤布可作为补强层、底层或保护层使用,为天然或化纤织物及无纺布如全棉布、尼龙布、涤纶无纺布,涤纶等,根据需要也可用金属筛网格作滤布使用。实施例如成品结构性能表所示,滤片(2)为一片、二片、三片。上、下层滤布都为涤纶(1),中间为三层滤片(2),如图3所示,上层滤布为棉布(1’),下层滤布为无纺布(1”),中间为一层滤布(2),如图2所示。在上、下两面涤纶(1)、棉布(1’)、无纺布(1”)的四周用缝纫机缝制成整体的板式滤布,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经试制此板式滤片达到性能指标,符合高精度过滤器的要求,通过颗粒小、可小于0.05毫米,过滤量大、无毒、耐高温、高压,而因采用了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作为造纸湿强剂,它可以提高产品湿强度3~8倍,干强度20%。使用聚氧化乙稀作分散剂,使棉浆分散效果好,厚度均质可抄纸,不受水质的影响,不阻碍增强剂对各种药品的效果。此产品的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灵活性强,可根据需要增加中间滤片的层数和厚度及改变两面底层滤布的材料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使用范围广。成品结构性能表权利要求1.一种板式滤片,由滤布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下两面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2),并固定成一整体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滤片,其特征在于滤布可为天然织物或化纤织物及无纺布,滤片(2)为一片、二片、三片,在上、下两面都为涤纶(1)间夹入三片或二片滤片(2),并在两面涤纶(1)四周用缝纫机将其缝制或用聚丙烯树脂上胶、烘干连接成一体的板式滤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式滤片,其特征在于上、下两面分别为棉布(1’),无纺布(1”)夹入二片或一片滤片(2),并在上、下两面棉布(1’)、无纺布(1”)的四周用缝纫机将其缝制或用聚丙烯树脂上胶,烘干连接成一体的板式滤片。4.一种专用于生产权利要求1板式滤片中滤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比取原料棉短绒1份放入碱溶液中蒸煮,然后用水洗涤,打浆使叩解度达到10~15,经漂前处理,按0.12~0.25克/升的盐酸、0.1~0.2克/升的氯气、40~120克/升的碱进行氯化处理,依次加入次氯酸钠0.01~0.02克/升、氨基磺酸0.01~0.02克/升、尿素0.2~0.3克/升、大苏打0.015~0.03克/升、盐酸0.8~1克/升进行漂白处理,再进行漂后处理,经浓缩,加入2.5~10%的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作为造纸湿强剂进行搅拌,将0.1~0.3%的聚氧化乙烯分散剂的水溶液流入配料箱的浆液中配浆,再经造纸网上成形,压榨脱水烘开、切片制成滤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滤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造纸湿强剂其固含量12.5±0.5%,PH值4~7,粘度25℃时为15~40,将重量为干浆重量2.5~10%造纸湿强剂,稀释到1%浓度再倒入浆液中,并搅拌半小时使其均匀,分散剂为白色粉未状,PH值4~10,将重量为干浆重量的0.5~2%的分散剂粉未溶解在水中,并使浓度为0.1~0.3%的分散剂水溶液慢慢流入配料箱浆液中。全文摘要一种,特别适宜生产腈纶等化纤行业及石油、化工、酿造、制药、环保等行业用于过滤作滤材用,上、下两面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并固定成整体的板式滤片。滤片由优质棉短绒经蒸煮、洗涤、打浆、漂前处理、氯化、漂白、漂后处理、浓缩、配浆、成型、压榨脱水烘干、切片而成。符合高精度过滤器要求,通过的颗粒小、过滤量大、无毒、耐高温、高压、湿强度高、而制造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式滤片,由滤布组成,其特征在于由上、下两面滤布间夹入一片或一片以上的滤片(2),并固定成一整体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强
申请(专利权)人:陆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