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3156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器,其设有具有热能量源的加热器芯,该加热器芯与一热交换器形成热交换关系。风扇驱动空气由进气口流经加热器芯到达出气口。该加热器芯通过其外壳上的空气夹套绝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加热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或小型加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化石燃料供应的不断减少及随之而来价格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或办公场所开始使用小型加热器作为主要或辅助热源。这种小型加热器的有益之处在于便于维护并且具有较高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其提供一种加热器,该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位于外壳内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加热器芯。一风扇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驱动空气流经加热器芯。加热器芯包括热能量源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邻近并环绕热能量源设置,外筒环绕内筒设置,在内、外筒之间形成一个中间腔。 热交换器的内、外筒各自朝向纵轴方向排列并在设置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壁之间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和位于外壳内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加热器芯。一风扇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驱动空气流经加热器芯。加热器芯包括热能量源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于加热器芯之内并沿着纵轴方向在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外壳壁之间延伸。热交换器包括邻近并环绕热能量源设置的内筒和环绕内筒设置的外筒。气流通道形成使空气由进气口流入、经过热交换器并由出气口流出的路径,该气流通道在加热器内的延伸方向基本上与纵轴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包括进气口、出气口和和位于外壳内并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加热器芯。一分隔壁将加热器芯分隔为邻近进气口的第一部分和邻近出气口的第二部分。分隔壁抑制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流体连通,该分隔壁上还包括一贯穿的开孔。一风扇与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驱动空气流经加热器芯。加热器芯包括热能量源和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置于加热器芯之内并包括环绕至少一个热能量源设置的内筒和环绕内筒设置的外筒。热交换器与该开孔流体连通,迫使由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流经加热器芯的空气在经该开孔排出并随之由出气口排出之前流经热交换器。附图说明图1是一加热器实例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加热器的局部侧视详图。图3是图1的加热器的分解立体图。4图4是一热交换器实例的前视立体图。图5与图4近似,为其后视立体图。图6是图4的热交换器与一加示例性热器芯连接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和图2,标号10代表示例性的便携式加热器,这里可以称之为小型加热器。加热器10包括外壳12、安装在外壳12之内的加热器芯支架14以及由加热器芯支架 14支撑的加热器芯16。加热器芯16可包括用于加热流经的空气的各种结构,例如能量源、 热交换器等。可尽量使用较少数量的紧固件和连接件连接各种结构元件,例如使用最少数量的螺钉或类似物、凸起与凹槽配合,或其他可拆卸或不可拆卸的锁紧结构,以提高可维护性。进一步地,加热器10可包括各种不同的其他元件,例如美国专利第6,327,427号和 7,046,918号,本申请以引用方式将其全文纳入。外壳12大体上呈箱体结构,包括前壁18、后壁20、顶壁22、底壁M和侧壁沈、28。 进气口 30设于后壁20上,出气口 32设于前壁18上。如下文所述,空气大体上可沿箭头F 的方向流过加热器10。可用保护格栅罩住进气口 30和出气口 32。此外,或可选地,可在进气口 30和/或出气口 32上加设过滤器42。例如,过滤器42可用各种紧固件固定在后壁 20上,例如钩环固定件或类似的环扣。过滤器42可以使用常规材质,例如玻璃纤维或暖炉过滤器常用的等效材料。在一实例中,过滤器42可以是P0LYTR0N过滤器或类似物。部分或所有的侧壁,例如前壁18、顶壁22和底壁M中的任何一个侧壁都可以整体形成一个包装体,然后使用金属薄板螺钉、铆钉、和/或其他常规方法,例如焊接、铜焊,以及使用紧固件, 例如凸起与凹槽配合,或上述业界习知方法的组合,将侧壁26J8形成于其上。在一实例中,顶壁22和两个侧壁沈、观可由一张金属板材形成。此外,或可选地,加热器10可承载于一个或多个与底壁M连接的固定或活动脚座上。在一实例中,该脚座可以是转轮118,例如脚轮。底壁M可包括凹陷部、通孔或类似结构,使脚轮至少部分地陷入底壁对,使加热器10能够相对而言更邻近地板或其他支撑面放置。在一实例中,转轮118可通过机械紧固件、粘接剂、焊接亦或是扭锁结构与底壁M连接,可以与本文中描述的热交换器90的安装结构类似,也可以有所不同。外壳12 —般将加热器芯支架14包覆。加热器芯支架14可包括前安装面板52和后安装面板M。此外,或可选地,前安装面板52可距离前壁18隔开一段距离,或直接紧靠于前壁18。例如,前壁18可包括连接于安装面板52的装饰性塑料面板。可将前安装面板 52固定于顶壁22、底壁M和侧壁沈、观至少其一之上。在一实例中,前安装面板52可与底壁M (亦或顶壁2 整体成型,例如由一张金属板材形成,并且可相对于底壁M弯折,使之大体上与底壁M垂直,以便于制造。或者,前安装面板52可与前壁18为同一构件。可在前安装面板52上提供缝隙58,该缝隙58上可安装反射罩60,用于将空气引向出气口 32。 反射罩可由装置外部看到,可以是彩色的或其他的具有视觉美感的设计。后安装面板M可固定在顶壁22、底壁M和侧壁沈、观至少其一之上,并可与后壁 20隔开一段距离。在一实例中,后安装面板M可通过机械紧固件与底壁M连接,例如使用螺钵、铆钉或类似物,并且/或者还可以使用凸起与凹槽配合以提高结构的刚度。此外,或可选地,后安装面板M可包括至少一个(例如一对)连接于底壁M上的加强条25。在另一实例中,后安装面板讨可与底壁M (或顶壁22) —体成型,例如由一张金属板材形成,并且可相对于底壁M弯折,使之大体上与底壁M垂直,以便于制造。在一实例中,所有的底壁对、前安装面板52和后安装面板M都可由一张金属板材形成。后安装面板M与外壳12的后壁20之间的空间可形成进气腔62。此外,或可选地, 可在进气腔62内提供与风扇66连通的进气岐管63。进气岐管63可以各种方式可拆卸地或不可拆卸地连接到后安装面板M,例如使用金属薄板螺钉和/或其他常规手段如焊接、 铜焊和/或使用紧固件,例如凸起与凹槽配合或上述业界习知方法的组合。在一实例中,进进气岐管63可通过一个或多个凸起-凹槽紧固件悬挂于后安装面板M之上,并且还可以通过螺钉连接于后安装面板M之上。进气岐管63可包括至少一个贯穿的缝隙64,为风扇 66与加热器芯16之间提供流体连通。例如,风扇66可安装在进气岐管63上的缝隙64处, 通过后壁20上的进气口 30将空气吸入加热器10并迫使空气流经加热器芯16 (通过缝隙 58),并由出气口 32流出。或者,风扇可位于进气口 30附近,通过该开口吸入空气并使其经过进气腔62和缝隙64进入加热器芯16。可以使用不同工作速度的风扇,包括轴流、离心、 横流风扇,等等。可使用常规的电源线46由后壁20延伸,将外壳12内的电气元件接入常规110伏特交流电源。如果需要,加热器10可在电源线46经过的孔中设置电源线收放机构。此外, 或可选地,可在前壁18(如图)或后壁00)(图中未示)上安装或前壁、后壁上都安装可调温度控制器50。可调温度控制器50可包括用来调节需要的温度或工作范围(即相对较热或较冷)和/或风扇速度(即相对较快或较慢)的模拟和/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器,其包括:外壳,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外壳内的加热器芯,其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的风扇,其用于驱使空气流经上述加热器芯;所述加热器芯包括热能量源和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紧靠并环绕上述热能量源设置,外筒环绕该内筒设置,在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中间腔;和所述热交换器的内筒和外筒沿纵轴朝向设置,并在所述外壳上设置的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的侧壁之间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R·泰伯克
申请(专利权)人:苏亚雷斯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