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压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127533 阅读:2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压加工方法,使用配置于被加工管体的外周且在上述被加工管体的周围相对地公转的加工辊,通过使上述加工辊一边在上述被加工管体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一边在轴向往返移动,由此对上述被加工管体进行缩径加工,此时,在将由弹簧钢板等具有弹性的板状材料构成的卷绕体作为芯状部件插入被加工管体的缩径加工部的管内侧后的状态下,利用上述加工辊实施缩径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汽车的转换器壳体、消音器中使用的钢管等金属制管体的管端等形成缩径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装备于汽车的排气系统的排气净化用催化器(Converter)的壳体、或者消音器 (muffler)的壳体中,由于需要大容量化,因此作为坯料,使用大径的管。进而,在该壳体部件端部,为了与前后部件连接,具备锥形部,此外,根据需要而具备与锥形部连接的小径的直管部。图1示出如下例子此类壳体1由坯料亦即大径的管的部分(Ic)、为了与前后的部件连接而设置的锥形部(lb)、以及与锥形部连续的小径的直管部(Ia)构成。作为上述壳体1的成形方法,多数情况使用如图2所示的。进而,以加工时的褶皱抑制、加工部的板厚调整、或者内外表面的尺寸精度的提高为目的,例如如图3所示,使用芯状部件来实施该旋压加工。但是,在以多道次(pass)进行加工时,芯状部件仅在最终道次有效地发挥功能, 在中间工序几乎不发挥功能。并且,由于需要用于保持芯状部件的夹具等原因,因此对管端实施缩径加工时的芯状部件利用技术未必现实。因此,当在管端实施以缩径为目的的旋压加工时,不使用芯状部件、将辊按压于中空状态的管体而进行成形的情况增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压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配置于被加工管体的外周且在上述被加工管体的周围相对地公转的加工辊,通过使上述加工辊一边在上述被加工管体的半径方向上移动一边在轴向往复移动,由此缩小上述被加工管体的直径,其中,在将由具有弹性的板状材料构成的卷绕体作为芯状部件插入上述被加工管体的缩径加工部的管内侧后的状态下,利用上述加工辊进行缩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狩野忍
申请(专利权)人:日新制钢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