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2479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它包括有:插芯组件和尾盖,尾盖、连杆、滑块共同构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滑块上的滑套套设在插芯组件与盖板外部;打开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之间变松动以便于光纤进出;关闭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夹紧光纤。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无需专用工具,在打开后盖就能直接更换光纤,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连接装置
,特指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光纤连接器作为一种高速、宽带数据通讯连接器件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现有光纤连接器有两种,一种是厂家采用固定点胶方式将光纤和光纤连接器粘接固定的;另一种是维修人员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这种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需要具有拆装方便的特点,一般在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内具有一个机械机构的卡接装置,用来把光纤夹紧固定,当需要更换光纤时,需要用专用的工具插入传统的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内将卡接装置撑开,以便把光纤取出更换。这样一来,在销售时传统的现场安装的光纤连接器就需要配套一个专用的工具,而且,在更换时,需要专业人世采用专用的工具进行换装,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无需专用工具,在打开后盖更换光纤的同时就解除了光纤的固定,以便直接更换光纤的光纤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有插芯组件和尾盖,尾盖、连杆、滑块共同构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滑块上的滑套套设在插芯组件与盖板外部;打开尾盖时, 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之间变松动以便于光纤进出;关闭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夹紧光纤。还包括有内框套和外框套,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结构活动枢接在尾盖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结构与滑块的连接端活动枢接,滑块活动插接在内框套对应的滑轨上;滑套位于滑块的底部,装配时,滑套穿过内框套上的通槽后套接在光纤卡接块和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一端具有卡紧凸起,常态下,滑套套接于盖板的外表面的卡紧凸起上,滑套与插芯组件后端的光纤卡接块及盖板处于过盈紧配合;装配光纤或更换光纤时,滑套从盖板的外表面的卡紧凸起端滑动到盖板的外表面的另一端,滑套与插芯组件后端的光纤卡接块及盖板处于间隙松配合。所述插芯组件由陶瓷插芯和光纤卡接块连接而成,插芯组件插入内框套的腔体内固定,外框套套接固定在内框套的头部,尾盖通过第一转轴结构活动枢接在内框套的尾部; 在光纤卡接块的插芯平面上开有与陶瓷插芯的芯孔对齐的光纤导槽,所述光纤卡接块的插芯平面还对应有用来压紧光纤的盖板。所述第一转轴结构包括设在内框套两侧的转轴和对应开设在尾盖两侧的轴孔。所述第二转轴结构包括设在尾盖表面凹槽两侧的转轴和对应开设在连杆一端的轴孔。所述第三转轴结构包括设在滑块连接端的转轴和对应开设在连杆另一端的轴孔。所述插芯组件由陶瓷插芯与光纤卡接块一体注塑成型或陶瓷插芯过盈压入光纤卡接块内。所述卡紧凸起与盖板的上表面的前端之间为圆弧或斜角过渡。所述光纤卡接块与盖板相互对应的平面上分别设有用来防止盖板窜动的卡位和卡槽。采用上述结构后,当需要更换光纤时,打开尾盖就可以联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从盖板的上表面的卡紧凸起滑动到盖板的上表面的前端,滑套与光纤卡接块及盖板处于间隙松配合,这样光纤就可以从内框套后部抽出,更换新的光纤插入到光纤导槽内,再将尾盖转动向下复位,尾盖带动连杆及滑套向后滑动,滑套重新滑动到盖板的上表面的卡紧凸起上, 滑套与光纤卡接块及盖板处于过盈紧配合将光纤夹紧固定完成换装。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无需专用工具,在打开后盖就能直接更换光纤,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本专利技术常态下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更换光纤时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有插芯组件10、内框套20、外框套 30和尾盖40,还包括有连接在外框套30与尾盖40之间的滑块50和连杆60,连杆60的一端61通过第二转轴结构活动枢接在尾盖40上,连杆60的另一端62通过第三转轴结构与滑块50的连接端活动枢接,滑块50活动插接在内框套20对应的滑轨M即内框套20后面的窄槽;在滑块50的底部具有滑套51,装配时,滑套51穿过内框套20上的通槽21后套接在光纤卡接块12和盖板70上;所述盖板70的外表面71 一端具有卡紧凸起72,常态下,滑套51套接于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卡紧凸起72上,滑套51与光纤卡接块12及盖板70处于过盈紧配合;装配光纤80或更换光纤80时,滑套51从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卡紧凸起 72端滑动到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另一端,滑套51与光纤卡接块12及盖板70处于间隙松配合。所述插芯组件10由陶瓷插芯11和光纤卡接块12连接而成,插芯组件10插入内框套20的腔体内固定,外框套30套接固定在内框套20的头部,尾盖40通过第一转轴结构活动枢接在内框套20的尾部;在光纤卡接块12的插芯平面上开有与陶瓷插芯11的芯孔对齐的光纤导槽121,所述光纤卡接块12的插芯平面还对应有用来压紧光纤80的盖板70。所述第一转轴结构包括设在内框套20两侧的转轴22和对应开设在尾盖40两侧的轴孔41。所述第二转轴结构包括设在尾盖40表面凹槽两侧的转轴42和对应开设在连杆60 一端的轴孔61。所述第三转轴结构包括设在滑块50连接端的转轴52和对应开设在连杆60另一端的轴孔62。所述插芯组件10由陶瓷插芯11与光纤卡接块12 —体注塑成型或陶瓷插芯11过盈压入光纤卡接块12内。所述卡紧凸起72与盖板70的上表面71的前端之间为圆弧或斜角过渡。所述光纤卡接块12与盖板70相互对应的平面上分别设有用来防止盖板70窜动的卡位a和卡槽b。使用时,向上抬起尾盖40,尾盖40绕着内框套20两侧的转轴22向上转动,带动连杆60的一端随之抬起,连杆60的另一端向前移,从而带动滑块50沿着内框套20上的滑轨 24前移,同时,滑套51从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卡紧凸起72滑动到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前端,滑套51与光纤卡接块72及盖板70处于间隙松配合,这样光纤80就可以从内框套20 后部抽出,更换新的光纤80插入到光纤导槽121内,再将尾盖40转动向下复位,尾盖40带动连杆60及滑套51向后滑动,滑套51重新滑动到盖板70的外表面71的卡紧凸起72上, 滑套51与光纤卡接块12及盖板70处于过盈紧配合将光纤80夹紧固定完成换装。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无需专用工具,在打开后盖就能直接更换光纤,方便实用。权利要求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有插芯组件和尾盖,其特征在于尾盖、连杆、滑块共同构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滑块上的滑套套设在插芯组件与盖板外部;打开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之间变松动以便于光纤进出;关闭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夹紧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内框套和外框套, 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转轴结构活动枢接在尾盖上,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三转轴结构与滑块的连接端活动枢接,滑块活动插接在内框套对应的滑轨上;滑套位于滑块的底部,装配时,滑套穿过内框套上的通槽后套接在光纤卡接块和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一端具有卡紧凸起,常态下,滑套套接于盖板的外表面的卡紧凸起上,滑套与插芯组件后端的光纤卡接块及盖板处于过盈紧配合;装配光纤或更换光纤时,滑套从盖板的外表面的卡紧凸起端滑动到盖板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连接器,包括有:插芯组件和尾盖,其特征在于: 尾盖、连杆、滑块共同构成一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滑块上的滑套套设在插芯组件与盖板外部;打开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之间变松动以便于光纤进出;关闭尾盖时,通过尾盖的旋转驱动连杆从而带动滑套滑动以使插芯组件与盖板夹紧光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七月衷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