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覆绿方法,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城市一体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建筑、水力、冶金、建材和交通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石料的需求更是不断的增加,无序的开山采石、采矿,不顾矿山的环境治理,致使完美的自然山体被破坏的残缺不全,严重的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给人类的生存、自然界的和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多年来,国外在恢复自然山体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如用堆砌挂网浮雕、削坡围硬挂袋、凿岩或喷涂等方法,力求解决上述问题,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浪费土壤、工程量大以及绿色植物覆盖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恢复自然山体的方法都存在浪费土壤、工程量大以及绿色植物覆盖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准备多个围篓采用植物藤条或可降解编条编制多个围篓;步骤二 在围篓内装入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土壤按体积份数包含45份的无机物,8份的有机物,25份的水分和22份的空气,土壤中的有机物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其中腐殖质的体积占有机物总体积的90% -96% ;步骤三将植物种子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围篓式山体劣质土的覆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围篓式山体劣质土的覆绿方法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一:准备多个围篓(1):采用植物藤条或可降解编条编制多个围篓(1);步骤二:在围篓(1)内装入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土壤按体积份数包含45份的无机物,8份的有机物,25份的水分和22份的空气,土壤中的有机物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其中腐殖质的体积占有机物总体积的90%-96%;步骤三:将植物种子或植物幼苗栽入围篓(1)内的土壤中;步骤四:将装有植物种子或植物幼苗的围篓(1)间隔的放置在山体上的劣质土内,且围篓(1)内的土壤上沿与山体上的劣质土在同一水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