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23426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速传动装置,该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发动机(1)的输出输入其中;行星传动部(3a),具有多个行星传动机构(PF、PR)和多个输出部件(41、42),该行星传动机构用于将从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和变速输出部(3b),具有输出轴(70),将从上述多个输出部件(41、42)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以多个速度范围从上述输出轴(70)输出,上述变速输出部(3b)具备设置在上述多个输出部件(41、42)与上述输出轴(70)之间的多个传动机构(71~74)、和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对应地设置的离合器(CL1~CL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速传动装置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申请日:2007年3月19,申请号:200780015634.2,专利技术名称:变速传动装置)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传动装置,该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发动机的输出输入该无级变速部;行星传动部,具有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和多个输出部件,该行星传动机构用于将从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和变速输出部,具有输出轴,将从上述多个输出部件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以多个速度范围从上述输出轴输出。
技术介绍
以下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并与本专利技术进行比较,对同一申请人的作为日本申请2005-286073号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的进行比较的结构不一定被认为是现有技术。图24是进行比较的变速传动装置3的线图。如该图所示,变速传动装置3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行星传动部3a和变速输出部3b。行星传动部3a具备第1行星传动机构P1、第2行星传动机构P2和第3行星传动机构P3。第1行星传动机构P1具备输入有未受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的环形齿轮、和输入有来自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输出的恒星齿轮。第2行星传动机构P2具备与第1行星传动机构P1的环形齿轮联动的齿轮架、和与第1行星传动机构P1的齿轮架联动的环形齿轮。第3行星传动机构P3具备与第2行星传动机构P2的恒星齿轮联动的恒星齿轮、和与第2行星传动机构P2的环形齿轮联动的齿轮架。变速输出部3b具备输入有行星传动部3a的输出的离合器部C、和输入有该离合器部C的输出的副变速部100。离合器部C具备输入侧分别与行星传动部3a的一对输出部连结的第1离合器C1和第2离合器C2。副变速部100具备设置在该副变速部100的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低速离合器CL和高速离合器CH。图25是表示变速传动装置3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变速状态、速度范围、以及副变速部100的输出速度(以下称为副变速输出。)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5所示的“-MAX”表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反转传动状态下的最高速度的变速状态,“N”表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中立状态,“+MAX”表示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的正转传动状态下的最高速度的变速状态。图26是表示变速传动装置3的速度范围与离合器的操作状态的关系的说明图。图26中所示的“接通”表示各离合器C1、C2、CL、CH的接通状态,“-”表示各离合器C1、C2、CL、CH的断开状态。当第1离合器C1和低速离合器CL操作至接通状态,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从“-MAX”朝“+MAX”变速操作时,变速传动装置3变成一速范围并进行变速动作,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从“0”无级地增速。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成为“+MAX”的变速状态时,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变成“B11”。第2离合器C2和低速离合器CL随之操作至接通状态,并且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从“+MAX”减速操作时,变速传动装置3变成二速范围并进行变速动作,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从“B11”无级地增速。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成为“+MAX”与“N”之间的变速状态“A”时,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变成“B12”。第1离合器C1和高速离合器CH随之操作至接通状态,并且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从“A”增速操作时,变速传动装置3变成三速范围并进行变速动作,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从“B12”无级地增速。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成为“+MAX”的变速状态时,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变成“B13”。第2离合器C2和高速离合器CH随之操作至接通状态,并且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朝“-MAX”变速操作时,变速传动装置3变成四速范围并进行变速动作,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从“B13”无级地增速。当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20成为“-MAX”的变速状态时,副变速输出的旋转速度变成最高速度的“B14”。在上述变速传动装置的情况下,特别是速度阶段在二速范围与三速范围之间切换时的、从一个速度范围变速到另一个速度范围(以下将此称为“超范围变速”)时,有时会发生动力切断或不稳定的速度变化。即,速度范围在二速范围与三速范围之间切换的超范围变速通过全部的离合器从断开状态和接通状态中的一个切换至另一个来进行。此外,当作用在变速传动装置上的驱动载荷变化,作用在离合器上的载荷变化时,即使对离合器施加按照设计的强度的切换操作力,也容易发生离合器在与设计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切换的状况。此外,应切换的离合器的数量越多,越容易产生在与设计时刻不同的时刻进行切换的离合器,并且在离合器间发生的切换时刻的错位容易变大。因此,在进行速度范围在二速范围与三速范围之间切换的超范围变速时,在直至各离合器切换至既定的操作状态并且变速输出部切换至出现二速范围或三速范围的操作状态的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在长时间内成为断开状态或打滑状态的离合器。此外,即使一部分离合器切换至既定的操作状态,但是其他的离合器还没有切换至既定的操作状态,有时会在变速输出部切换至出现二速范围或三速范围的操作状态之前,成为出现一速范围或四速范围的操作状态,即发生不稳定的变速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传动装置,能够将发动机输出做成多个阶段的速度范围并且在各速度范围中无级地变速输出,同时容易避免上述的变速时的不良情况。本专利技术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1特征构成在于,该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发动机的输出输入该无级变速部;行星传动部,具有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和多个输出部件,该行星传动机构用于将从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和变速输出部,具有输出轴,将从上述多个输出部件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以多个速度范围从上述输出轴输出,上述变速输出部具备设置在上述多个输出部件与上述输出轴之间的多个传动机构、和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对应地设置的离合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第1方案的构成,如果适当地设定多个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则通过以使多个传动机构的一个成为传动接通状态,其它传动机构为传动断开状态的方式来操作多个离合器,就能够以出现既定的速度范围的方式操作变速输出部。即,例如在设置四个传动机构和四个离合器以获得四个阶段的速度范围的情况下,在进行速度范围在一速范围和二速范围之间切换的超范围变速、在二速范围和三速范围之间切换的超范围变速、以及在三速范围和四速范围之间切换的超范围变速的任一种超范围变速的情况下,仅对多个离合器中的某两个离合器进行切换操作即可。这样,不仅能够将发动机输出做成多个阶段的速度范围并且能够在各速度范围中无级地变速输出,而且在进行任一种超范围变速的情况下,仅切换数量少的离合器即可。而且不易发生动力切断或之前所记载的不稳定的速度变化,在变速传动装置装备在行进传动装置上的情况下,即使由于地面的凹凸等而使行进驱动载荷容易变化,也能够顺利地变速行进,并且变速传动装置的变速性能和输出性能高。本专利技术的变速传动装置的第2特征构成在于,上述离合器的输出侧旋转部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上述变速输出部的输出轴。因此,从同一个输出轴对各离合器施加驱动载荷,即使驱动载荷发生变化,也不易发生离合器的切换时刻根据离合器而不同的状况。由此能够获得在进行任一种超范围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变速传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发动机的输出输入该无级变速部;行星传动部,具有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和多个输出部件,该多个行星传动机构用于将从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和变速输出部,具有输出轴,将从上述多个输出部件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以多个速度范围从上述输出轴输出,上述行星传动部的上述多个输出部件具有:恒星齿轮输出部件,与位于上述行星传动部的传动方向的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恒星齿轮一体旋转;齿轮架输出部件,与上述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架一体旋转;和环形齿轮输出部件,与上述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环形齿轮一体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2006.07.06 JP 2006-186982;2006.07.25 JP 2006-202191.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发动机的输出输入该无级变速部;行星传动部,具有多个行星传动机构和多个输出部件,该多个行星传动机构用于将从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和变速输出部,具有输出轴,将从上述多个输出部件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以多个速度范围从上述输出轴输出,上述变速传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变速输出部具备设置在上述多个输出部件与上述输出轴之间的多个传动机构,和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相对应地设置的离合器,上述行星传动部的上述多个输出部件具有:恒星齿轮输出部件,与位于上述行星传动部的传动方向的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恒星齿轮一体旋转;齿轮架输出部件,与上述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齿轮架一体旋转;和环形齿轮输出部件,与上述最下侧的行星传动机构的环形齿轮一体旋转,上述输出轴与上述行星传动机构并列地设置,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具有设置在各输出部件上的多个输出齿轮,和与各输出齿轮相对应地设置在上述输出轴上的多个输入齿轮,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相对应地设置的上述离合器是多板式的离合器,这些离合器全部设在上述输出轴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恒星齿轮输出部件、上述齿轮架输出部件和上述环形齿轮输出部件构成为与上述输出轴的旋转轴心平行的三层轴结构,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在沿着上述输出轴的旋转轴心的方向上并列配置。3.一种变速传动装置,具备: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发动机的输出输入该无级变速部;行星传动部,将从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输出的驱动力和未受到上述静液压式无级变速部的变速作用的发动机驱动力合成,并具有用于将合成后的驱动力输出的一对输出部件;和变速输出部,将从上述一对输出部件输出的合成后的驱动力划分为多个阶段的速度范围地进行输出,上述变速输出部具备设置在上述一对输出部件与输出轴之间的多个传动机构,和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相对应地设置的离合器,与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分别相对应地设置的上述离合器是多板式的离合器,这些离合器全部设在上述输出轴上,上述输出轴与行星传动机构并列地设置,上述多个传动机构具有设置在各输出部件上的多个输出齿轮,和与各输出齿轮相对应地设置在上述输出轴上的多个输入齿轮,上述行星传动部包括:第1行星传动机构,具有第1恒星齿轮、第1环形齿轮和第1齿轮架,来自上述静液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吉弘片山良行森田慎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