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超低灰纯煤冶炼绿碳化硅的方法及由此制备的绿碳化硅技术

技术编号:7120438 阅读:3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制备绿碳化硅的方法及由此方法制备的绿碳化硅,其率先采用无烟超低灰纯煤冶炼绿碳化硅,主要的碳质原料发生了改变,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石油焦,大幅降低了绿碳化硅生产成本,降低了冶炼过程控制难度,提高了产品品质。而且无烟超低灰纯煤理化指标、货源稳定,可满足长期生产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晶体制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制备绿碳化硅的方法及由此制备的绿碳化硅。
技术介绍
碳化硅是由碳原子和硅原子相结合形成的强共价键化合物材料,特殊的结构使碳化硅具有与金刚石相媲美的硬度和磨切性,还具有耐高温、耐强酸强碱、耐腐蚀、耐氧化等性质,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碳化硅包括黑碳化硅和绿碳化硅,其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机械强度高于刚玉,性脆而锋利。其中黑碳化硅是以石英砂,石油焦和优质硅石为主要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传统工艺中绿碳化硅是以石油焦和优质石英砂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作为添加剂,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绿碳化硅硬度、强度高于黑碳化硅,因此,绿碳化硅比黑碳化硅耐磨性高。碳化硅的发现和研究已经有多年的历史。1891年,Acheson用细棒插入熔化的硅铝矿与焦炭的混合物中,在细棒中通入高流量的Ar气,发现细棒的周围有鲜艳的蓝色晶体产生。这种晶体于1893年被确认为是SiC晶体。1955年,Lely通过加热盛满SiC颗粒的反应器达2500°C并向反应器里不断通入氢气,发现SiC在气相中成核,并长成晶体。这种生长SiC单晶的方法被称为Lely法。接着又发展了 PVT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外延法等SiC单晶生长的技术。1893年E. G. Acheson发表了第一个制备碳化硅的专利,该专利提出了制取碳化硅的工业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在以碳制材料为炉芯的电阻炉中通过加热二氧化硅和碳的混合物,使之相互反应,从而生成碳化硅,到1925年卡普伦登公司,又宣布研制成功绿碳化娃。而我国的碳化硅于1949年6月由赵广和研制成功,1951年6月,第一台制造碳化硅的工业炉在第一砂轮厂建成,从此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碳化硅的历史,到1952年8月,第一砂轮厂,在东北科学院、大连科学研究所曹子让的指导下,又试制成功了绿碳化硅。绿碳化硅由于纯度高、硬度大,被视为碳化硅中的极品。随着低碳经济政策在2010 年的出台和传统能源成本的上涨,光伏材料市场已经出台了相关鼓励政策,并提供支持资金,太阳能发电正在蓬勃发展,而绿碳化硅与光伏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绿碳化硅的制备正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被誉为“现代工业齿轮”。绿碳化硅还可以被应用到其它多种领域。磨具领域绿碳化硅具较高的硬度和一定的韧性,其制造的磨具多用于磨削硬质合金、研磨光学玻璃等;耐火材料领域绿碳化硅可用于隧道窑窑车棚板、垫板等,要比普通粘土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延长很多,可以用于有色冶金领域中的蒸馏罐和精馏塔中;电工领域绿碳化硅可用于制造避雷器、硅碳棒、避雷器。正是由于绿碳化硅在高级陶瓷制品材料、重要电工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高精密研磨材料、密封材料、阀体材料、涂层材料和环保材料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使绿碳化硅的制备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链。目前,绿碳化硅的传统冶炼工艺主要采用Acheson方法,冶炼碳化硅的碳质原料采用石油焦。现今仍主要以石油焦、石英砂和催化剂为原料装入电阻炉中通电加热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绿碳化硅。石油焦是从石油中提取出来的,随着石油供应量的日益紧张,提炼工艺技术的改进,石油焦做为石油的副产品,导致供应量受限,石油焦价格逐年攀升,现如今石油焦市场价3000元/吨左右,造成绿碳化硅的原料成本在不断攀升,绿碳化硅生产成本走高。而且由于石油焦的品质极不稳定(石油焦的焦化方法多,工艺复杂,受焦化厂提炼主产品的不同、人为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石油焦作为副产品,理化指标不是焦化厂的主控指标,因此碳化硅厂每批次进厂石油焦的固定碳、灰分、挥发份、硫份等质量指标相差较大), 使得绿碳化硅的冶炼效率和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导致品质降低等问题,同时造成冶炼过程控制难度加大,冶炼工艺必须经常调整,进而造成绿碳化硅冶炼过程极不稳定,极有可能出现喷炉现象,还有可能造成炉况不稳及电极损坏。最终不能保证冶炼工作的正常进行。 根据绿碳化硅的市场需求量,寻找新的绿碳化硅制备原料替代品刻不容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无烟超低灰纯煤与石油焦含碳量相当,灰分指标与石油焦相差一个百分点左右,但其硫份却远低于石油焦,理化指标相对稳定,因此无烟超低灰纯煤能满足绿碳化硅生产所需碳质原料的纯度要求。本专利技术人通过采用无烟超低灰纯煤替代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石油焦成功的制备了绿碳化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制备绿碳化硅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采用无烟超低灰纯煤替代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石油焦。所述方法包括灰分质量百分比含量 < 3. 0%的无烟超低灰纯煤与二氧化硅质量百分比含量> 99. 0%的石英砂,在食盐的作用下于冶炼炉中冶炼,炉芯产生最高2600-2700°C的温度把炉料加热,得到绿碳化硅晶体。其中, 冶炼炉的功率为12500KVA,温度从炉芯石墨体向外依次递减,最外层温度最高可达900°C。冶炼原理如下Si02+3C — SiC+2C0在碳化硅冶炼炉内,固态碳直接还原气态二氧化硅,而无中间反应过程及中间化合物,形成反应温度从1400°C -1600°C开始,在这一温度过程中进行得很缓慢,当温度接近 1600°C时,反应以极其显著的速度进行,二氧化硅由石英砂原料的自由表面蒸发,力求进入较低的温度区,并在移动时与碳质材料离子表面相遇,而沉积于碳质材料表面上,并沿微孔投入粒子深处。固态碳与吸附在其表面上的二氧化硅间发生二氧化硅还原,并最终形成绿碳化硅结晶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英砂的粒度为l_12mm ;所述无烟超低灰纯煤的全水份(Mt)质量百分比为5-8%,粒度为0. 5-3mm。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无烟超低灰纯煤是太西煤经深度降灰后的产PΡΠ O更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制备绿碳化硅的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配料;2、计量混料;3、装炉;4、冶炼;5、冷却及出炉;6、分级。下面结合图1和 2对本专利技术各步骤进行详细描述。1、配料按照配料单及工艺规程称取各种原料并混合均勻,制成各炉位所需的炉料。在冶炼过程中,无烟超低灰纯煤中的碳含量与石英砂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的工艺配比 (即C =SiO2质量比)理论值为0. 6。无烟超低灰纯煤冶炼绿碳化硅生产工艺是石英砂无烟超低灰纯煤质量比=1. 2 1. 7。但根据工艺原理,在实际冶炼过程中,冶炼炉各部位装填的物料中,原料配比有所调整。各部料的食盐加入量(质量百分含量)为二部料5 8%,三部料7 10%,四部料8 12%,五部料0 10%。各部料中的回炉料(二、三级品碳化硅)加入量为二部料5 9%,三部料6 11%,四部料7 12%,五部料 2 12%。其中各部料的碳硅比即(C =SiO2质量比)范围为二部料,0.58-0. 64;三部料, 0. 60-0. 68 ;四部料,0. 63-0. 70 ;五部料,0. 72-0. 83 ;在实际的入炉料的分布中遵循如下规律,装炉料越往上越偏碳,即二、三、四、五部料依次偏碳,炉头更甚。2、计量混料混料指把称好的各种原料混合均勻,在混合过程中适当加水,使各部料水份保持在质量比6% _10%,加水是为了避免扬尘,使物料搅拌能够更均勻。采用配料系统,分别对反应料(包括二、三、四、五部料)、炉芯料和保温料(焙烧料)进行配混,配混时按照工艺设计的配比对无烟超低灰纯煤、石英砂、食盐、回炉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使用无烟超低灰纯煤替代石油焦制备绿碳化硅的方法,其包括:灰分质量百分比含量<3.0%的无烟超低灰纯煤与二氧化硅质量百分比含量≥99.0%的石英砂,在食盐的作用下于冶炼炉中冶炼,炉芯产生最高2600-2700℃的温度把炉料加热,得到绿碳化硅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明王俭严永胜吴学林周光华唐晓舟刘智华刘衍宁胡风伟马红梅包鹤青杨忠福丹玉兰张兴光徐迎节齐志丽马俊斯丁洪贵张建刚杨光明李太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