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571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里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塑身功效,可有效提高脂肪燃烧的速度,改善体型,且该里层面料与皮肤接触不直接接触,可避免发生皮肤问题;同时,里层面料成分合理,具有抑菌、除臭和保健功效,进一步提升了羽绒服的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羽绒服,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塑身功能的新型羽绒服,属于羽绒服

技术介绍
羽绒服是羽绒行业主要的产品,绒是羽绒保暖的主要材料,较好品质的绒细丝较长,形成的绒朵也相应较大。一般将羽绒通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制成羽绒服。羽绒服具有防寒性好、轻柔蓬松、洗涤方便、物美价廉、而且绿色纯天然等优点,所以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使羽绒服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羽绒服有轻、软、暖的特点,一件用尼丝纺做面、里的羽绒上衣,总重量500 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因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肥胖问题,身材走形的同时也危害人体健康。人们除了注意饮食,加强锻炼外,还会选择塑身衣来提高减肥效果。现行的塑身衣均为塑身内衣,塑身效果优良,但透气性能差,容易出现皮肤问题,且穿上后脱卸较为不便,降低了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的里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塑身功效,穿着时里层面料不与皮肤接触,可减少皮肤问题,且里层面料便于脱卸,使羽绒服的穿着和清洗更为方便。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里层面料的主要成分和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炭纤维 25%-40%,锦纶 40%-50%,氨纶 20%-25%。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里层面料的制备工艺为经纬机织工艺,经纬机织密度为沈0、对0。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里层面料在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上设置塑身环,该塑身环采用针织工艺成型于里层面料上,可有效提升局部的塑身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塑身环一般设置在人体的腰腹、上臂以及腋下等部位。在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塑身环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涤纶和氨纶的混纺织物。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里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塑身功效,可有效提高脂肪燃烧的速度,改善体型,且该里层面料与皮肤接触不直接接触,可避免发生皮肤问题;同时,里层面料成分合理,具有抑菌、除臭和保健功效,进一步提升了羽绒服的功能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剖面结构示意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表层,2、中间层,3、里层,4、透气型胶水,5、塑身环。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剖面结构示意图;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1、中间层2和里层3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4,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3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上里层3面料的主要成分和百分含量为 纳米竹炭纤维25%-40%,锦纶40%-50%,氨纶20%-25% ;其中,纳米竹炭纤维可释放定量的远红外线,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改善人体体内环境;同时,该纤维的抑菌、除臭功效显著,具有强大的吸附分解能力;里层3面料的制备工艺为经纬机织工艺,经线为纳米竹炭纤维和氨纶的混纺纤维条,纬线为锦纶和氨纶的混纺纤维条,其经纬机织密度为沈0、对0,经纬股线比为1 :2。里层3面料在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上设置塑身环5,该塑身环5采用针织工艺成型于里层3面料上,可有效提升局部的塑身效果;塑身环5 —般设置在人体的腰腹、上臂以及腋下等部位,随着人体运动,塑身环5可加速上述部位的血液循环速度,提高脂肪燃烧速度;塑身环5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涤纶和氨纶的混纺织物,制得的塑身环5的厚度一般为 0. 5-0. 8mm。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点是该羽绒服里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塑身功效,可有效提高脂肪燃烧的速度,改善体型,且该里层面料与皮肤接触不直接接触,可避免发生皮肤问题;同时,里层面料成分合理,具有抑菌、除臭和保健功效,进一步提升了羽绒服的功能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面料的主要成分和百分含量为纳米竹炭纤维25%-40%,锦纶40%-50%,氨纶20%-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面料的制备工艺为经纬机织工艺,经纬机织密度为沈0、对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里层面料在对应人体的多个部位上设置塑身环,该塑身环采用针织工艺成型于里层面料上,可有效提升局部的塑身效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身环一般设置在人体的腰腹、上臂以及腋下等部位。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身环纤维条的主要成分为涤纶和氨纶的混纺织物。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里层面料具有良好的塑身功效,可有效提高脂肪燃烧的速度,改善体型,且该里层面料与皮肤接触不直接接触,可避免发生皮肤问题;同时,里层面料成分合理,具有抑菌、除臭和保健功效,进一步提升了羽绒服的功能性。文档编号A41D27/04GK102342594SQ20111029183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月芬 申请人: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羽绒服,该羽绒服包括一羽绒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羽绒服本体由表层、中间层和里层组成,所述的表层采用防水透气型面料,所述的中间层为羽绒内胆,所述的表层与中间层之间涂覆透气型胶水,并配合缝纫线缝合加固,所述的里层采用具有塑身效果的高弹性面料,该面料层可拆卸,其与羽绒服本体之间采用拉链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月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