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1015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磁阀包括阀壳,所述阀壳由阀体(12)和连结体构成。阀体(12)、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26)的各个上表面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阀体(12)、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26)的各个上表面和阀部盖(41)的开口边缘之间配置有第1垫片(42)。第2垫片(51)的外凸密封部(51b)分别在第1以及第2连结部位上与第1垫片(42)贴紧。第1连结部位为阀体(12)与第1活塞室形成体(21)的连结部位,第2连结部位为阀体(12)与第2活塞室形成体(26)的连结部位。该电磁阀可以确保阀壳上的电磁驱动部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
技术介绍
例如,日本特开平9-273651号公报中提出的先导式电磁阀具备多歧管底座、和被设置在多歧管底座上的第1以及第2先导阀。第1以及第2先导阀具备阀芯;电磁线圈, 其对阀芯进行驱动;和向电磁线圈进行通电所须的电子部件。电磁线圈以及电子部件构成第1以及第2先导阀的通电系统、即电磁驱动部。在多歧管底座上设置有具备阀芯(主阀芯)的主阀(主阀部)。阀芯基于由第1 以及第2先导阀供给的先导流体而被驱动。多歧管底座具备第1以及第2先导阀的设置面、 和主阀的设置面。主阀具备收纳阀芯的阀壳。阀壳具备阀体;和一对活塞箱(连结体), 其被分别设置在阀体的两端。阀体、第1以及第2活塞箱通过螺钉被相互连结并一体化。在多歧管底座上以将第1、第2先导阀以及通电系统遮盖的形式安装有防水盖。防水盖在其与多歧管底座的上表面之间配置有密封件的状态下,被紧固螺栓密封地安装在多歧管底座上。通过防水盖,第1以及第2先导阀的通电系统可以防水。因此,即使在水等液体飞散的作业环境或者高湿度的作业环境,也可以使用先导式电磁阀,并且不会发生因水造成的故障。然而,在上述的先导式电磁阀中,有时将先导阀设置在阀壳的上表面。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通电系统可以防水,可以考虑将用于遮盖先导阀的防水盖密封地安装在阀壳上。 可是,无法确保阀体与活塞箱的连结部位和防水盖重合的部分的防水性。因此,会出现先导阀的通电系统不防水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限于基于先导流体的供给而使主阀芯驱动的先导式电磁阀。例如, 即使是通过电磁线圈的励磁使阀芯往复移动而使主阀芯驱动的电磁阀,也可能发生上述的问题。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阀,该电磁阀可以确保将阀体和连结体进行连结而构成的阀壳上的电磁驱动部的防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形态,提供其包括主阀芯;阀壳,其以能够往复移动的形式收纳所述主阀芯;电磁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阀壳上;和箱状的盖,其以至少将所述电磁驱动部遮盖的形式安装在所述阀壳上,且向下方开口,所述电磁阀的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由阀体和连结体构成,所述阀体收纳所述主阀芯,所述连结体至少被连结在所述阀体的两端中的一端,所述阀体以及所述连结体的各个上表面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所述阀体以及所述连结体的各个上表面和所述盖的开口边缘之间设置第1密封单元,在所述阀体和所述连结体之间设置有第2密封单元,所述第2密封单元具有外凸密封部,所述外凸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体与所述连结体的连结部位上并且与所述第1密封单元贴紧,所述外凸密封部与所述第2密封单元一体化。基于本专利技术的电磁阀,可以确保阀壳上的电磁驱动部的防水性。附图说明图Ia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先导式电磁阀的剖面图。图Ib是图Ia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加是沿图1的2-2线的剖面图。图2b是图加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沿图1的3-3线的剖面图。图如是显示第1垫片与外凸密封部处于贴紧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图如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 图4,对将本专利技术具体化为先导式电磁阀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Ia和图Ib所示,先导式电磁阀10具备主阀部V、先导阀部31、和作为盖的阀部盖41。先导阀部31被设置在主阀部V的阀壳11上。阀部盖41以将先导阀部31遮盖的形式安装在阀壳11上。阀壳11由阀体12、和第1活塞室形成体2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沈构成,这些形成体21、26为连结体。阀体12被形成为矩形箱状。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46 也被形成为矩形箱状。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46被连结在阀体12的两端。阀体 12、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46沿着阀壳11的纵向被配置并连结。以下,将与阀壳 11的纵向垂直的方向记载为横向。阀体12、第1以及第2活塞室形成体21J6的各个上表面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阀体12和第1活塞室形成体21被连结螺栓Bl相互固定。阀体12和第2活塞室形成体26被连结螺栓B2相互固定。在阀体12的内部形成有收纳孔13。收纳孔13沿着阀体12的纵向延伸。在收纳孔13内以能够往復移动的形式收纳有滑阀14。滑阀14起到对压缩空气(压缩流体)的流路进行切换的主阀芯的作用。滑阀14具有多个阀14a。各个阀14a以沿着滑阀14的轴向、且相互分离的形式配置。各个阀14a的直径都比滑阀14的轴径要大。在阀体12上形成有供气口 15、第1输出口 16、第2输出口 17、第1排气口 18、以及第2排气口 19。在滑阀14移动至第1切换位置时,供气口 15与第1输出口 16连通,且第2输出口 17与第2排气口 19连通。在滑阀14移动至第2切换位置时,第1输出口 16 与第1排气口 18连通,且供气口 15与第2输出口 17连通。在第1活塞室形成体21上形成有第1活塞室22。第1活塞室22与收纳孔13的一端连通。在第1活塞室22上以能够移动的形式收纳有第1活塞23。第1活塞23被安装在滑阀14的一端。在第2活塞室形成体沈上形成有第2活塞室27。第2活塞室27与收纳孔13的另一端连通。在第2活塞室27上以能够移动的形式收纳有第2活塞28。第2 活塞28被安装滑阀14的另一端。第2活塞28的外径设定的比第1活塞23的外径要小,具体地讲,第2活塞观的外径被设定为第1活塞23的受压面积的大致1/2。第1活塞23基于向第1活塞室22内供给先导流体而进行移动。滑阀14与第1 活塞23 —起移动。在第2活塞28的端面和与第2活塞28的端面对置的、第2活塞室27 的内表面之间配置有螺旋弹簧四。滑阀14通过螺旋弹簧四的作用力一直被向第1活塞室 22弹压。如图3所示,在第1活塞室形成体21的端面以围绕第1活塞室22的形式形成有嵌合槽21a。在嵌合槽21a中嵌合有作为第2密封单元的第2垫片51。第2垫片51为橡胶制。第2垫片51具备第2垫片主体部51a。第2垫片主体部51a形成为沿着嵌合槽21a 延伸的框状。通过将第2垫片51配置在阀体12与第1活塞室形成体21之间,对来自于第 1活塞室22的先导流体的漏出进行防止。如图Ia所示,在第2活塞室形成体沈的端面以围绕第2活塞室27的形式形成有嵌合槽^a。在嵌合槽^a中嵌合有第2垫片51。通过将第2垫片51配置在阀体12与第 2活塞室形成体沈之间,对来自于第2活塞室27的先导流体的漏出进行防止。先导阀部31具备电磁驱动部30。电磁驱动部30驱动先导阀部31来对先导流体进行控制。电磁驱动部30由基板30b以及端子30c等构成。在基板30b上安装有电磁线圈32以及对电磁线圈32进行通电所须的电子部件30a。柱塞33以能够往复移动的形式被支承在电磁线圈32内。柱塞33通过螺旋弹簧34被向电磁线圈32的外侧弹压。螺旋弹簧34以电磁线圈32的磁轭为支点对柱塞33进行弹压。在电磁线圈32通电而被励磁时, 柱塞33会抵抗螺旋弹簧34的作用力并向电磁线圈32的内侧移动。如图Ib所示,在先导阀部31上设置有阀室35。在阀室35内配置有橡胶制的阀芯 36。在阀室35内设置有第1阀门座35a,所述第1阀门座3 面向阀芯36的一个端面。另外,在阀室35内还设置有第2阀门座35b,所述第2阀门座3 面向阀芯36的另一端面。在阀芯36的一个端面和与阀芯36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其包括:主阀芯;阀壳,其以能够往复移动的形式收纳所述主阀芯;电磁驱动部,其配置在所述阀壳上;和箱状的盖,其以至少将所述电磁驱动部遮盖的形式安装在所述阀壳上,且向下方开口,所述电磁阀的特征在于,所述阀壳由阀体和连结体构成,所述阀体收纳所述主阀芯,所述连结体至少被连结在所述阀体的两端中的一端,所述阀体以及所述连结体的各个上表面被配置在大致同一平面上,在所述阀体以及所述连结体的各个上表面和所述盖的开口边缘之间设置第1密封单元,在所述阀体和所述连结体之间设置有第2密封单元,所述第2密封单元具有外凸密封部,所述外凸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阀体与所述连结体的连结部位上并且与所述第1密封单元贴紧,所述外凸密封部与所述第2密封单元一体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目清辰
申请(专利权)人:喜开理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