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86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其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其中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保护盖至少一侧面上;第二定位部设置在焊机的前框架上部的与第一定位部相对的内侧面上;并且,该第二定位部位于防护盖处于闭合位置的防护盖上边缘的上方;并且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于所述保护盖翻开到90度至180度之间的位置。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定位机构,能够在保护盖上翻时对保护盖进行有效的定位,并减少保护盖对焊机顶部空间的影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电焊机,具体地讲,有关于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焊机技术发展迅速,操作面板大量采用薄膜开关、液晶屏、甚至触摸屏,由于焊接工作环境恶劣,有火花飞溅和金属粉尘,容易导致操作面板损毁,因此需要有一个透明盖子对操作面板进行保护。为了便于焊机的操作,这个保护盖一般处于朝上翻开和闭合两个位置,在处于翻开位置时,一个简单、可靠的、方便、不影响焊机其他附件安装及其它操作的定位机构是必须的。现有的有保护盖的焊机,如芬兰的KEMPPI,德国的雷姆,日本0TC、三社,丹麦的米加尼克等,这些焊接为了使保护盖在翻开时能够保持而不落下来,均是把前面板上方位置空出来,当盖子翻开后,盖子可以后仰,顶靠在前面板的顶部位置上,而不必担心盖子落下来影响操作。但是,这样就需要将把手做成单把手,或把前面的把手后移,从而影响了对焊机顶部空间的利用,影响了在该焊机上面放置其它设备而组成一体机。并且,单把手或者将前面的把手后移都使得在抬动焊机时会不方便。另外,在保护盖翻开时,如果外界有物体落下,会砸到操作面板和后仰在焊机顶部的保护盖,从而造成操作面板和保护盖的损坏。如图7至图9示出了现有的带保护盖的焊机的另一种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是在保护盖21的转动轴211周围分别加小定位凸起212,在焊机前面板22的对应位置设置定位凹坑221,从而在该保护盖21翻开时,该定位凸起212和定位凹坑221配合定位。这种定位机构由于受保护盖21与前面板22之间的狭小空间的限制,定位凸起212和定位凹坑 221设置的很小,直径只能做到Imm左右。同时由于面板材料一般不如保护盖材料耐磨,定位凹坑221容易磨损,形成为环形沟槽,使得定位机构失效。由于定位机构经常会失效,采用此种定位方式的保护盖,翻开后一般也置于焊接顶部,以免失效后影响功能,因此同样存在需要在顶部预留保护盖空间的问题,影响了对焊机顶部空间的利用,同时把手的设置位置也受到影响。并且,该种定位方式失效后,如果要进行修改,就需要更换前面板,这种更换属于大维修,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其能够在保护盖上翻时对保护盖进行有效定位,并减少保护盖对焊机顶部空间的影响。本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其中该焊机包括有位于焊机前侧的前框架和转动支撑于该前框架上的操作面板保护盖,该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护盖至少一侧面的第一定位部和设置在焊机的前框架上部的与第一定位部相对的内侧面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位于防护盖处于闭合位置的防护盖上边缘的上方,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于所述保护盖翻开到90度至180度之间的位置。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其中一个为定位凸起,另一个为定位凹坑。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的定位凹坑为半球形,这样该保护盖的翻开定位操作和解除定位操作更为灵活。在本技术中,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其中一个设置在一弹性件上,从而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时,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能够弹性卡扣在一起,避免了定位部的磨损,并且使该定位的操作更为顺畅。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的弹性件为一体形成在所述焊机前框架内侧面上的弹性片。在另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所述的弹性件为一体形成在所述保护盖侧面上的弹性片。这种弹性片的结构可以是在制作时,在前框架或者保护盖上开设贯通的U形槽, 从而分割出一弹性片,该弹性片的一端在U形槽的分割下形成为自由端,另一端与主体部分一体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弹性片的自由端受到压迫时具有弹性位移,而在解除压迫时能够恢复到原始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可选例子中,所述焊机的框架包括有前面板和前把手,所述前把手安装于前面板的上部,从而形成为前框架的一部分,所述的第二定位部设置在该前把手的与第一定位部相对的侧面上。采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效果是显著的1)由于本技术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于保护盖翻开到90度至180度之间的位置,在保护盖翻开定位后,不但利于对操作面板的操作作业,而且该翻开位置也不会影响到焊机的顶部空间,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保护盖上翻影响焊接上部空间的问题,方便了该焊机上面放置其它设备而组成一体机。并且,由于本技术的保护盖翻开定位于90度至180度之间的位置,当保护盖被外界跌落物体砸到时,可以马上回到闭合状态,可有效避免保护盖损坏。2)由于本技术的定位机构将保护盖的上翻位置定位到180度以内,不会影响焊机的顶部空间,因此该焊机的前把手可以设置在前面板的上部,使得前框架具有前把手和前面板融为一体的外形,更为美观。同时,该前面板上部的前把手设置也对保护盖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大幅减少了焊机上部设备对保护盖的损坏。并且该前把手靠近焊机的外侧,使得抬动焊机时更为方便。3)由于本技术的定位机构设置在保护盖的侧面和前框架的对应侧面上,生产时可以随零件一起注塑而成,基本不产生生产成本,也无安装调试成本,因此成本低,价格便宜。4)由于本技术的定位机构设置在保护盖侧面和前框架的侧面上,并且第二定位部位于防护盖处于闭合位置的防护盖上边缘的上方,设置空间比较大,定位凸起和定位凹坑可以做得较大,强度高,定位可靠,使用寿命长。并且,该定位机构设置在保护盖侧面和前侧部件侧面上,对壳体密封性没有影响。同时该定位机构的维护也更为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焊机保护盖翻开状态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焊机保护盖闭合状态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保护盖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前框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定位机构的保护盖上的定位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现有定位机构的前面板上的定位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该焊机包括有位于焊机前侧的前框架10和通过转动轴12转动支撑于该前框架10上的操作面板保护盖11,该保护盖11具有闭合位置和翻开位置,从而能够在需要操作时将该保护盖11 翻开到翻开位置,而在不需要操作时,使该保护盖11处于闭合位置,以对操作面板进行保护。其中该定位机构包括能够配合定位的第一定位部13和第二定位部14。其中第一定位部13设置在保护盖11至少一侧面111上。第二定位部14设置在焊机的前框架10上部的与第一定位部13相对的内侧面103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定位机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焊机操作面板保护盖定位机构,其中该焊机包括有位于焊机前侧的前框架和转动支撑于该前框架上的操作面板保护盖,该保护盖具有闭合位置和翻开位置,其特征在于,该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部,其设置在所述保护盖至少一侧面上;第二定位部,其设置在焊机的前框架上部的与第一定位部相对的内侧面上;并且,该第二定位部位于防护盖处于闭合位置的防护盖上边缘的上方。其中,该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配合定位于所述保护盖翻开到90度至180度之间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