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10288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背光模块包括:壳体、反射板、光源、导光板以及辉度改善装置。其中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具有光反射面的反射板是位于壳体内部相对于光出射口的一侧。光源位于壳体之中,由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位于光反射面与光出射口之间的导光板后再由光出射口射出。辉度改善装置位于导光板垂直于光出射口的侧壁上,用来使入射到辉度改善装置的光线返回导光板之中。(*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背光模块,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均勻辉度的背光模块。
技术介绍
背光模块可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分成侧光式入光(edge lighting)与直下式入光(bottom lighting)两种,通常是运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产品之中,借以提供上述产品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 —个面光源。以已知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为例,是通过导光板导入自发性光源,再通过光学膜片加以反射与折射,而产生均勻的面光源由光出射口射出。其中,光学膜片包括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扩散板(Diffuser)、反射板(Reflector),是为了产生不同的光学目的而设置。例如,导光板的作用是在于将光线导引成平面光,以确保面板亮度的均勻性。反射板的用途在于将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可防止光源发射的光线外漏,并提升光的使用效率。扩散板位于导光板的上方,其主要功能是将透过导光板的光线做散射处理,以达到雾化的效果。棱镜片是通过光线的折射以改变光线出射角度,进而增加正视角的辉度。请参照图IA和图1B,图IA是根据已知技术所绘示的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IB是根据图IA的侧光式背光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侧光式背光模块100是由灯罩102、棱镜片104、导光板106、反射板108、以及光源110所组成。由光源110所出设的光是由光出射口 101射出。目前,为了达到人类对视觉工学上所要求的高均勻、高辉度、广视角和舒适度,已知的背光模块通常会采用棱镜导光板(Prism Light Guide Plate)在,即在导光板106的表面形成棱镜图案106a,借以达到集中光线的效果,再配合增光膜或棱镜片的使用可使辉度提高50%以上。然而,由于棱镜片和增光膜边缘的聚光效果较差,背光模块所提供的面光源的外围(如图IA所绘式,侧光式背光模块平行于光源入射方向Ll的两侧区域Al和A2)会出现辉度偏暗的区域,随着整体辉度的提高明暗不均的现象会愈新型显,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有需要提供一种具有均勻辉度的背光模块,以解决背光模块发光边界出现混光不足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壳体、反射板、光源、导光板以及辉度改善装置。其中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反射板具有光反射面位于壳体内部相对于光出射口的一侧。光源位于壳体之中,由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位于光反射面与光出射口之间的导光板后,再由光出射口射出。辉度改善装置位于导光板垂直于光出射口的侧壁上,用来使入射到辉度改善装置的光线返回导光板之中。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平行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具有一立体图案,通过折射的方式来改变光线出射角度以增加该光出射口正视角的辉度。在一实施例中,该立体图案的截面形态,是选自于由对称性波浪状、不对称波浪状、规则波浪状、不规则波浪状、对称性锯齿状、不对称锯齿表、规则锯齿状、不规则锯齿状、 对称性方形齿波状、不对称方形齿波状、规则方形齿波状、不规则方形齿波状以及以上组合所组成的一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至少一透光膜片设置于该光反射面与该光出射口之间,其中该至少一透光膜片是选自于由扩散板、棱镜片、导光板、玻璃基板以及上述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包括壳体、反射板、光源和导光板。其中,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反射板具有光反射面位于壳体内部相对于光出射口的一侧。光源位于壳体之中。由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位于光反射面与光出射口之间的导光板后,再由光出射口射出。其中,导光板具有立体图案,位于导光板垂直于光出射口的侧壁上,是通过折射方式使射向侧壁的光线返回导光板之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立体图案的截面形态,是选自于由对称性波浪状、不对称波浪状、规则波浪状、不规则波浪状、对称性锯齿状、不对称锯齿表、规则锯齿状、不规则锯齿状、对称性方形齿波状、不对称方形齿波状、规则方形齿波状、不规则方形齿波状以及以上组合所组成的一群。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具有一第二立体图案,位于该导光板相对于该第一立体图案的一侧壁上。在一实施例中,该导光板平行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具有一第三立体图案,通过折射的方式来改变光线出射角度以增加该光出射口正视角的辉度。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三立体图案的截面形态,是选自于由对称性波浪状、不对称波浪状、规则波浪状、不规则波浪状、对称性锯齿状、不对称锯齿表、规则锯齿状、不规则锯齿状、对称性方形齿波状、不对称方形齿波状、规则方形齿波状、不规则方形齿波状以及以上组合所组成的一群。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至少一透光膜片设置于该光反射面与该光出射口之间,其中该至少一透光膜片是选自于由扩散板、棱镜片、导光板、玻璃基板以及上述组合所组成的一族群。本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利用上述背光模块提供一具有均勻辉度的液晶显示器。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 ;一反射板,具有一光反射面位于该壳体内部相对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一光源,位于该壳体之中;一导光板,位于该光反射面与该光出射口之间,由该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该导光板后再由该光出射口射出;以及一辉度改善装置,位于该导光板垂直于该光出射口的侧壁上,用来使入射到该辉度改善装置的光线返回该导光板之中,其中该辉度改善装置是一棱镜片,通过折射的方式使入射到该棱镜片的光线返回该导光板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该液晶显示器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以及一背光模块,该背光模块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 ;一反射板,具有一光反射面位于该壳体内部相对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一光源,位于该壳体之中;以及一导光板,位于该光反射面与该光出射口之间,由该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该导光板后,再经由该光出射口射出,其中该导光板具有至少一立体图案,位于该导光板垂直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壁上,是通过折射方式使射向该侧壁的光线返回该导光板之中。根据以上所述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技术特征是,使用辉度改善装置,或具有立体图案的导光板通过折射或反射的方式使原本要从导光板边缘出射的光线返回导光板之中,以增加背光模块的面光源平行于光入射方向的两侧边缘辉度。因此通过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优势,可以使背光模块的面光源平行于光入射方向的两侧边,解决已知技术因为聚光效果不均勻而导致背光模块外围产生明暗区域的问题。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详细说明如下图IA是根据已知技术所绘示的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IB是根据图IA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所绘示的背光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俯视图;图2B是根据图2A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所绘示的背光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C是根据图2A所绘示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沿着切线S2的方向所绘示的结构剖面图;图3A是根据本技术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所绘示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俯视图;图;3B是根据图3A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所绘示的背光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C是根据图3A所绘示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沿着切线S3的方向所绘示的结构剖面图;图4A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出;以及一辉度改善装置,位于该导光板垂直于该光出射口的侧壁上,用来使入射到该辉度改善装置的光线返回该导光板之中,其中该辉度改善装置是一棱镜片,通过折射的方式使入射到该棱镜片的光线返回该导光板之中。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光出射口;一反射板,具有一光反射面位于该壳体内部相对于该光出射口的一侧;一光源,位于该壳体之中;一导光板,位于该光反射面与该光出射口之间,由该光源所出射的光线是经过该导光板后再由该光出射口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建行
申请(专利权)人:瑞仪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