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102581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装置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供料装置包括供料斗和供料管道,所述供料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料斗,所述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斗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续混合装置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的出口处汇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挤塑供料装置的优点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生产出来的薄膜厚度均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塑料膜挤塑成型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挤塑供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的塑料制品行业,原有的单一的产品逐渐向多元化转变,但是目前的挤塑成型加工设备中一般设置有一个共同的供料装置,这样加工出来的塑料产品会由于混合不均而造成成片不勻,即该类塑料产品存在制品易混料、厚薄不勻、结合部容易撕裂等难题, 从而不能满足日渐提高的市场要求,使得企业的竞争能力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三层共挤,生产出来的薄膜厚度均勻的新型挤塑供料装置。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装置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供料装置包括供料斗和供料管道,所述供料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料斗,所述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斗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 所述连续混合装置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的出口处汇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挤塑供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三个供料装置沿连续混合装置底部圆周均勻分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挤塑供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流道呈螺旋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挤塑供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供料管道内部设置有螺旋推进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挤塑供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连续混合装置上设置有物料控制器,所述物料控制器与连续混合装置之间为电性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挤塑供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所述物料控制器上设置有多个显示器。本技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的挤塑供料装置,该装置上配有三个供料装置,它们分别有对应的熔体流道,这样生产出来的三层共挤塑料薄膜厚度均勻,各层之间的结合能力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挤塑供料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挤塑供料装置的供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挤塑供料装置的连续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料装置,2、连续混合装置,3、供料斗,4、供料管道,5、螺旋推进器,6、物料控制器,7、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揭示的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1和连续混合装置2。所述供料装置1设置为三个,其中每个供料装置1包括供料斗3和供料管道4, 所述供料管道4的一端连接供料斗3,所述供料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2。所述供料斗3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续混合装置2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4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2的出口处汇合。在本技术挤塑供料装置中设置有三个供料装置1,其分别沿连续混合装置2 的底部圆周均勻分布,连续混合装置2内设置有三条流道,所述流道呈螺旋状,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4连接,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2的出口处汇合。如图2所示,供料管道4内部设置有螺旋推进器5,工作过程中,物料在进入供料管道4之前要先进行干燥,物料被干燥后落入供料管道4内的螺旋推进器5上进行传送、熔融、出膜,生产出来的塑料平膜表面光滑,厚度均勻,质量高。如图3所示,连续混合装置2上设置有物料控制器6,所述物料控制器6与连续混合装置2之间为电性连接,物料控制器6上设置有若干显示器7,用于显示连续混合装置2 的加工温度、工作时间和工作转速。实际工作过程中,不同的共挤层的加工温度差别较大,因此对连续混合装置2内物料的加工温度的控制就十分重要。如果温度过高,容易使物料之间发生粘结进而糊料;如果温度太低,则会导致出料不均勻,流动性能较差。此外,共挤塑料膜的厚度是连续混合装置2控制的关键,速度过快,共挤塑料膜会偏厚,出现翘曲现象,达不到制品的要求;速度过慢,共挤塑料膜偏薄,容易出现色差和暗纹。本技术的挤塑供料装置可以生产阻隔性好、机械强度高、透明性好的对称与非对称结构的共挤塑料膜,一般中间设置为性能保护层,上下两层设置为附加层。本技术的挤塑供料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该装置上配有三个供料装置1,并分别有对应的熔体流道,这样生产出来的三层共挤塑料薄膜厚度成色均勻,各层之间的结合能力强。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1)和连续混合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1)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供料装置(1)包括供料斗(3)和供料管道(4),所述供料管道(4)的一端连接供料斗(3),所述供料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2),所述供料斗(3)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续混合装置(2)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2)的出口处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供料装置(1)沿连续混合装置(2)底部圆周均勻分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供料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流道呈螺旋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管道(4)内部设置有螺旋推进器(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挤塑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混合装置(2)上设置有物料控制器(6),所述物料控制器(6)与连续混合装置(2)之间为电性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挤塑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控制器(6)上设置有多个显示器(7)。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和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装置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供料装置包括供料斗和供料管道,所述供料管道的一端连接供料斗,所述供料管道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所述供料斗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续混合装置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的出口处汇合,本技术挤塑供料装置的优点为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生产出来的薄膜厚度均匀。文档编号B29C47/92GK202137937SQ20112020030公开日2012年2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吴斌, 吴道元, 杨燕, 江海明, 王丽君, 陈翠珠 申请人: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塑供料装置,包括供料装置(1)和连续混合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料装置(1)设置有三个,所述每个供料装置(1)包括供料斗(3)和供料管道(4),所述供料管道(4)的一端连接供料斗(3),所述供料管道(4)的另一端连接连续混合装置(2),所述供料斗(3)包括主供料斗和辅供料斗,所述辅供料斗设置有两个,所述连续混合装置(2)内设置有三条流道,分别与三条供料管道连接,所述三条流道在连续混合装置(2)的出口处汇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吴道元陈翠珠江海明杨燕王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商隆产业用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