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国荣专利>正文

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962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一空腔,所述箱体前侧包括盖板,该盖板底部与箱体铰接,空腔内设一内胆,该内胆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盖板上设拉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且紧凑,操作方便,还可重复利用,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解决在有限空间如车厢、机舱内处置垃圾的问题,方便乘客扔垃圾,同时充分利用了座椅下闲置的空间,经济而环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应用于轿车、列车、公交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座椅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
技术介绍
垃圾桶作为存放垃圾的容器,可以有多种形式。日常生活中,因设置场所不同,垃圾桶的结构会有多种变化。车厢或机舱中的垃圾收集一直是棘手的问题。很多乘客都碰到过垃圾没地方扔的尴尬。虽然现在一些交通工具的设计已将这个问题考虑进去,但效果甚微,存在不少缺陷。一般而言,目前垃圾收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有限空间内增设垃圾桶, 无疑占用了空间,而且很难回收,一旦碰到摇晃等不稳情况,还会发生垃圾外泄。另一种方式就是在座椅后背上添加收集袋或收集箱,收集袋的体积过小,无法满足垃圾量很大的情况,且不能重复利用,消耗资源;而收集箱由于座椅的厚度和前后座椅间隔的关系而尺寸受到限制。另外,无论哪种方式,都回收困难和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垃圾桶,能用于车厢座椅下方,方便投掷垃圾,而且节约空间。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一空腔,所述箱体前侧包括盖板,该盖板底部与箱体铰接,空腔内设一内胆,该内胆与箱体可拆卸连接,盖板上设拉手。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其中左、右两侧的形状均为折尺形。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前侧与盖板内侧连接,盖板与内胆前侧联动,所述内胆后侧与箱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前侧通过至少一对固定槽与盖板内侧连接,所述内胆后侧通过至少一对固定槽与箱体后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固定槽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形状都为 “L”形,第一固定槽的长边和第二固定槽的长边相靠,第一固定槽短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槽短边的延伸方向相反。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固定槽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形状都为 “L”形,所述第一固定槽短边与盖板内侧连接,第一固定槽长边朝上,第二固定槽短边与内胆前侧连接,第二固定槽长边朝下,第二固定槽长边插入由第一固定槽长边、短边以及盖板内侧围成的缝隙中。进一步地,所述一对固定槽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形状都为 “L”形,所述第一固定槽短边与箱体后壁连接,第一固定槽长边朝上,第二固定槽短边与内胆后侧连接,第二固定槽长边朝下,第二固定槽长边插入由第一固定槽长边、短边以及箱体后壁围成的缝隙中。进一步地,所述内胆后侧通过两对固定槽与箱体后壁连接,两对固定槽水平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空腔上方有第二锁扣装置,该第二锁扣装置与箱体固定连接, 盖板内侧顶部设有接头,盖板通过该接头与第二锁扣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桶两侧上分别设固定带,其中一条固定带上设有第一锁扣装置,另一条固定带的一端与第一锁扣装置紧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本技术结构简单且紧凑,操作方便,还可重复利用,非常实用。本技术特别适用于解决在有限空间如车厢、机舱内处置垃圾的问题,方便乘客扔垃圾,同时充分利用了座椅下闲置的空间,经济而环保。当然本技术也能应用于除各种交通工具以外的移动空间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盖板打开后的状态。图2为本技术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盖板打开后内胆取出后的状态。图3为本技术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该图为盖板闭合后的状态。图4-5为本技术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胆收拢的状态,图5为内胆打开的状态。图6为本技术涉及的垃圾桶与座椅连接的一种实施例。图7为本技术涉及的垃圾桶与座椅连接的另一种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3,所述垃圾桶4包括箱体41,箱体41内设一空腔44,所述箱体41前侧包括盖板42,该盖板42底部与箱体41铰接,即盖板42是活动式的。所述箱体41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当然,也可以是矩形,或其它形状,三角形截面更适合于座椅下空间较狭窄的情况。空腔44内设一内胆43,该内胆43与箱体41可拆卸连接,盖板42外侧上设拉手421。 通过拉手421,将盖板42打开,可从箱体41内取出内胆43。所述内胆43为折叠风箱式,见图4-5,包括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其中左、右两侧432、434的形状均为折尺形。所述内胆前侧431与盖板42内侧连接,盖板42与内胆前侧431联动,所述内胆后侧433与箱体41连接。当盖板42被打开,内胆43随之被打开。具体地,内胆前侧431通过至少一对固定槽与盖板42内侧连接,所述内胆后侧433通过至少一对固定槽与箱体后壁连接。这里所述的一对固定槽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形状都为“L”形,第一固定槽的长边和第二固定槽的长边相靠,第一固定槽短边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槽短边的延伸方向相反。结合图2,一对固定槽包括第一、第二固定槽,第一、第二固定槽的形状都为“L” 形,所述第一固定槽(图中未示出)短边与盖板42内侧连接,第一固定槽长边朝上,第二固定槽435短边与内胆前侧431连接,第二固定槽435长边朝下,第二固定槽435长边插入由第一固定槽长边、短边以及盖板42内侧围成的缝隙中。内胆后侧433和箱体后壁的连接也可以通过相同的“L”形固定槽,见图4-5。第一固定槽412短边与箱体后壁连接,第一固定槽长边朝上,第二固定槽(图未示出)短边与内胆后侧433连接,第二固定槽长边朝下,第二固定槽长边插入由第一固定槽412的长边、短边以及箱体后壁围成的缝隙中。所述内胆后侧433通过两对固定槽与箱体后壁连接,两对固定槽水平设置。见图2,所述箱体空腔44上方有第二锁扣装置411,该第二锁扣装置411与箱体41 固定连接,盖板42内侧顶部设有接头(图未示出),盖板42通过该接头与第二锁扣装置411 连接,当盖板42盖上后,就能与箱体41锁住,防止垃圾因外界环境颠簸等原因而外泄。见图6,该垃圾桶4可以设于座椅下。所述座椅包括人端坐的座体1。座体1下方包括支撑座体1的底座2和底座2前空出的空间,通常这块空间没有什么用处,即使人坐下后,双脚直放或向前伸,不太会占据此空间,因此此空间一般为闲置状态。本技术涉及的座椅垃圾桶4设于所述空间内,并且所述垃圾桶4与底座2可拆卸连接。见图1,底座2 上绕有固定带3,所述垃圾桶4通过固定带3与底座2固定。优选地,见图2-4,所述固定带 3有两根,分别与固定垃圾桶4固定,其中一根固定带31上还设第一锁扣装置33,另一根固定带32 —端(作为接头)与该第一锁扣装置33紧固。通常情况下,将垃圾桶4放在座体1下,垃圾桶4的两根固定带31、32起作用,绕底座2通过第一锁扣装置33紧扣,这样垃圾桶4就被固定在座椅上,见图6,垃圾桶与座椅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加以固定。当座椅底部为椅腿时,可采取如图7所示的固定方式。垃圾桶上设有卡扣5,所述卡扣5为从垃圾桶4后侧延伸出的一对延伸臂51,各条延伸臂上设有半圆槽52,两个半圆槽相对设置就能扣紧椅腿21。使用时,将椅腿21插入卡扣5中,就能实现垃圾桶的安装和固定。或者也可以通过底托的方式。即椅座底部与一底托连接,该底托上可以有一与垃圾桶底部配合的凹腔,或底托上设固定槽。以图6为例,需放垃圾时, 只要通过盖板42上的拉手421,将箱体41打开,箱体41内露出内胆43,扔完垃圾后关上盖板42即可,见图1、图3。如要倒垃圾,只需把内胆43取出,将垃圾去除,再将内胆43放回, 见图2,因此可以重复利用。本技术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桶,包括箱体(41),箱体(41)内设一空腔(44),其特征是:所述箱体(41)前侧包括盖板(42),该盖板(42)底部与箱体(41)铰接,空腔(44)内设一内胆(43),该内胆(43)与箱体(41)可拆卸连接,盖板(42)上设拉手(4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范国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