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99272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包含多个像素并配置成选择性地实现2D图像和3D图像的显示面板、和用于将来自实现3D图像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分为第一偏振分量和第二偏振分量的图案化延迟器。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与数据线交叉并沿列方向按指定顺序垂直设置的第一到第四栅线、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的第一和第二像素、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三和第四栅线之间的第三和第四像素、以及用于将3D图像的所述左图像和右图像在空间上彼此分离的黑矩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实现二维平面图像(以下称为“2D图像”)和三维立体图像(以下称为“3D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各类视频内容的产生,近来提出了能选择性实现2D图像和3D图像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图像显示装置使用立体技术或自动立体技术实现3D图像。具有高度立体效果的利用用户左右眼的视差图像的立体技术包括眼镜型方法和非眼镜型方法,二者都已经投入了实际应用。在眼镜型方法中,通过改变视差图像的偏振方向,或者采用时分方式在直视式显示器或者投影仪上显示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并使用偏振眼镜或液晶快门眼镜来实现立体图像。在非眼镜型方法中,一般在显示屏前面或后面安装如视差栅栏(parallex barrier)的光学板,该光学板用于分离左眼和右眼之间的视差图像的光轴。作为眼镜型图像显示装置的例子,有在显示面板上设置了图案化延迟器的图像显示装置。这种图像显示装置利用图案化延迟器的偏振特性和用户佩戴的偏振眼镜的偏振特性来实现3D图像。因而,该图像显示装置在3D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之间具有较小的串扰,且具有比其他立体图像实现方法高的亮度。结果,图像显示装置的图像质量很出色。然而,因为使用图案化延迟器在图像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上显示在空间上彼此相邻的左图像和右图像,所以提供了较小的3D垂直视角。作为用于扩大3D垂直视角的例子,日本专利公开2002-185983号提出了一种技术,其中在图案化延迟器对应显示面板的黑矩阵的区域中形成了黑条。由于该黑条,使用这种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2D图像的亮度比只能够实现2D图像的专门2D显示装置的亮度低得多。此外,由于黑条与黑矩阵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这种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产生莫尔条纹。作为用于扩大3D垂直视角的另一个例子,如图1中所示,提出了这样的技术,其中显示面板的黑矩阵BM制作得比专门2D显示装置的黑矩阵宽,而不是去除黑条。在该技术中,与图案化延迟器的第一和第二延迟器RTl和RT2之间的边界部分对应的黑矩阵BM的宽度2W是专门2D显示装置的黑矩阵的宽度W的大约两倍。黑矩阵BM覆盖栅线、薄膜晶体管 (TFT)以及每个像素PIXl到PIX4的上部和下部,所述栅线穿过彼此垂直相邻的像素PIXl 到PIX4之间的栅线,所述薄膜晶体管用于给像素PIXl到PIX4施加供给到数据线的像素信号。由于较宽的黑矩阵BM,每个像素PIXl到PIX4的开口区域减小到专门2D显示装置的大约65%。结果,使用该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的2D图像的亮度比专门2D显示装置的亮度低得多。使用这些技术的现有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需要比专门2D显示装置的光源数量要多的光源和双增亮膜(DBEF),以补偿2D图像的亮度。因而,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增加。 于是,降低了图像显示装置的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用增加光源数量且不用增加单独的光学膜就能使2D图像的亮度降低最小化并扩大3D垂直视角的图像显示装置。在一个方面中,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包括多个像素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配置成选择性地实现2D图像和3D图像;和图案化延迟器,所述图案化延迟器配置成将来自实现 3D图像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分为第一偏振分量和第二偏振分量,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到第四栅线,所述第一到第四栅线与数据线交叉并沿列方向按指定顺序垂直设置;第一和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连接,并当实现3D图像时共同显示3D图像的左图像;第三和第四像素,所述第三和第四像素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三和第四栅线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栅线连接,并当实现3D图像时共同显示3D图像的右图像;以及黑矩阵,所述黑矩阵配置成将3D图像的左图像和右图像在空间上彼此分离。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沿与所述列方向垂直的行方向形成有多个显示行。所述第一像素、所述第二像素、所述第三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分别设置在第一显示行、第二显示行、 第三显示行和第四显示行。在所述第二显示行的下部和所述第三显示行的上部每一个上都设置有具有预定宽度的所述黑矩阵。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行下部上的所述黑矩阵和设置在所述第三显示行上部上的所述黑矩阵形成一整体。所述黑矩阵的所述预定宽度确定为使得3D垂直视角具有能防止所述左图像和右图像之间干扰的预先确定的角度。所述图案化延迟器包括每个都透过所述第一偏振分量的多个第一延迟器和每个都透过所述第二偏振分量的多个第二延迟器,所述多个第一延迟器和所述多个第二延迟器交替设置。所述图案化延迟器排列成使得所述第一和第二延迟器之间的边界部分与所述黑矩阵重叠。所述第一和第二延迟器每一个的垂直高度大约是所述多个像素的每个像素的垂直间距的两倍。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数据驱动器,所述数据驱动器配置成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数据线。当实现3D图像时,所述数据驱动器按指定顺序给所述数据线顺序地供给左图像的数据电压、左图像的数据电压、右图像的数据电压和右图像的数据电压,所述左图像的数据电压、左图像的数据电压、右图像的数据电压和右图像的数据电压每一个都与顺序供给到所述第一到第四栅线的栅脉冲同步。附图说明给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理解并结合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图像显示装置;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图3示出了形成在显示面板上的像素阵列和与像素阵列对应的图案化延迟器;图4示出了图像显示装置在3D模式中的操作;图5示出了在3D模式中输入到显示面板的3D图像数据和栅脉冲;图6示出了图像显示装置在2D模式中的操作;以及图7示出了现有技术图像显示装置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操作效果之间的对比。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示出了这些实施方式的一些例子。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如图2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元件11、控制器12、面板驱动器14、图案化延迟器18和偏振眼镜20。显示元件11可由诸如液晶显示器(IXD)、场发射显示器(FE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 (PDP)和包括无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元件的电致发光装置(EL)这样的平板显示器实现。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了简洁起见,将举其中显示元件11由液晶显示器实现的情形作为一个例子。图案化延迟器18和偏振眼镜20用作3D驱动元件,因而在空间上将左图像和右图像彼此分离,由此实现双眼视差。显示元件11的显示面板10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和在上下玻璃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显示面板10包括液晶盒,所述液晶盒根据数据线和栅线的交叉结构以矩阵形式布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下玻璃基板上形成有像素阵列,所述像素阵列包括数据线、栅线、薄膜晶体管(TFT)、像素电极和存储电容器。液晶盒由与TFT连接的像素电极与公共电极之间的电场驱动。在显示面板10的上玻璃基板上形成有黑矩阵、滤色器和公共电极。上偏振膜16a粘附到显示面板10的上玻璃基板,下偏振膜16b粘附到显示面板10的下玻璃基板。 在显示面板10的上下玻璃基板上分别形成有用于设定液晶预倾角的取向层。在诸如扭曲向列(TN)模式和垂直取向(VA)模式这样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包含多个像素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配置成选择性地实现2D图像和3D图像;和图案化延迟器,配置成将来自实现3D图像的所述显示面板的光分为第一偏振分量和第二偏振分量,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到第四栅线,所述第一到第四栅线与数据线交叉并沿列方向按指定顺序垂直设置;第一和第二像素,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栅线连接,并当实现3D图像时共同显示3D图像的左图像;第三和第四像素,所述第三和第四像素设置在彼此垂直相邻的所述第三和第四栅线之间,分别与所述第三和第四栅线连接,并当实现3D图像时共同显示3D图像的右图像;以及黑矩阵,所述黑矩阵配置成将3D图像的所述左图像和右图像在空间上彼此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熙泳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