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蓄能的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9330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蓄能的空调机,包括相互匹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的室内机的壳体表面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装有风扇和热交换器,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能材料,从热交换器输出的空气流经蓄能材料所在的位置,与蓄能材料进行热交换后流出出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蓄能的空调机当室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这时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和室外侧电机都可以停止运转而只是室内机的风扇在运转,室内机壳体内的空气流经相变蓄冷材料时,与相变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减小出风温度的突变,也尽可能的减少了噪声,使人体感到舒适和安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调机,尤其涉及一种出风温度变化平缓的空调机。
技术介绍
在蓄能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简称PCM,相变材料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时,要经历物理状态的变化,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材料要从环境中吸热,反之,向环境放热。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热,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很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持不变, 大量相变热转移到环境中时,产生了一个宽的温度平台。现有技术中有关蓄能材料的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810204632. 4中公开了一种共晶盐蓄冷材料,包括十水合硫酸钠=NA2SO4 · IOH2O,氯化铵NH4CL,十水合硼酸钠 NA2B4O7 · IOH2O,硅胶=MSW2 · NH2O,其特点是该材料的具体组分及质量比例为十水合硫酸钠=NA2SO4 · IOH2O,质量分数72. 86% ;氯化铵NH4CL,质量分数12. 86% ;十水合硼酸钠 NA2B4O7 · IOH2O,质量分数2. 86% ;硅胶=MSIO2 · NH2O,质量分数11. 42%。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410014397. 6中公开了一种空调用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蓄冷材料由癸酸、月桂酸和十四烷按比例组成,将癸酸和月桂酸分别加热,待它们完全熔化后,按比例混合形成一种癸酸和月桂酸的共熔混合物;再将癸酸和月桂酸的共熔混合物加热至完全熔化状态,按比例与十四烷混合,形成空调用蓄冷材料。目前市售的蓄能材料中有不同相转变温度,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具有合适相转变温度的蓄能材料现有技术中当室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空调的压缩机就会停止工作,此时会使出风的温度产生突变,产生明显的不舒适,尽管采用变频技术的空调机会使压缩机转入低频进行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出风温度的突变,但通过实际测试表明仍然不能达到温度的平滑变化。不仅如此,当空调机在夜间使用或运行在睡眠模式时,使用者会希望尽可能减少噪声,那么即使是压缩机转入低频进行工作仍无法避免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工作模式转换时,室内机出风温度变化平缓,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压缩机工作时间和耗电的空调机。一种可蓄能的空调机,包括相互匹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的室内机的壳体表面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装有由风扇和热交换器构成的热交换系统,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能材料,从热交换系统输出的空气流经蓄能材料所在的位置,与蓄能材料进行热交换后流出出风口。所述的蓄能材料为相变蓄冷材料,相变蓄冷材料位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和壳体的出风口之间的位置。相互匹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电路和热交换介质管路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在室内机壳体内合适的位置放置蓄能材料,由于相变蓄冷材料具有在相变过程中将热量以潜热的形式储存于自身或释放给环境的性能,相变材料有很高的相变潜热,少量的材料可以储存(或吸收)大量的热量,因而将相变材料置入室内机壳体中空气流经的部位, 可以使温度和热流波动的影响被削弱,把室内温度控制在舒适的范围内。此外,相变过程一般是等温或近似等温的过程,这种特性有利于把温度变化维持在较小的范围内,使人体感到舒适。为了限定蓄能材料的位置以及形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需要用载体将蓄能材料包裹起来,所述的载体包括金属薄膜或塑料薄膜构成的外壳,以及外壳内部用于容纳相变蓄冷材料的腔体。即通过金属薄膜或塑料薄膜将蓄能材料包裹起来。这样就可以根据需要将装在蓄能材料载体中的制成板状、立方体、或球形等。一般情况下,室内机壳体的出风口处都设有导流板或格栅,而无论热交换系统中热交换器、风扇如何布置,空气流出时都会流经导流板或格栅内侧,可以将所述的相变蓄冷材料放置在导流板或格栅的内侧。为了便于安放所述的相变蓄冷材料封装在板状或片状的载体中,连同载体安装在导流板或格栅的内侧。载体可以通过粘结或借助其他辅助固定部件的方式固定在导流板或格栅的内侧。空气流经导流板或格栅内侧时,就会与相变蓄冷材料发生热交换。更多的情况是壳体的出风口位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的下方或侧下方,此时无论在导流板或格栅的内侧是否有相变蓄冷材料,都可以在室内机的壳体内设置容纳槽,该容纳槽处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的下方的区域,而相变蓄冷材料位于该容纳槽中。作为优选,将相变蓄冷材料封装在与容纳槽形状相应的载体中后,连同载体安放在容纳槽中。也可以在所述的室内机的壳体内处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的下方的区域设有容纳腔,所述的相变蓄冷材料位于该容纳腔中。容纳腔是封闭的,相变蓄冷材料就可以不用载体来封装。当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以及壳体的出风口均为条形区域时,所述的容纳槽或容纳腔也是条形,位置与所述的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相应,也就是说热交换系统的整个出风部位下方均有相变蓄冷材料。本专利技术可蓄能的空调机当室内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这时室外机中的压缩机和室外侧电机都可以停止运转而只是室内机的风扇在运转,室内机壳体内的空气流经相变蓄冷材料时,与相变蓄冷材料进行热交换,减小出风温度的突变,也尽可能的减少了噪声,使人体感到舒适和安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可蓄能的空调机的室内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室内机去除外壳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室内机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放大图;图5为2中室内机去除热交换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5中室内机去风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可蓄能的空调机包括相互匹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电路以及冷却介质管路的连接都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重点改进在于室内机部分。参见图1,室内机带有壳体1,壳体1内装有由风扇5和热交换器4构成的热交换系统,壳体1表面带有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进风口 2和出风口 3可以根据需要在设置在壳体1的不同部位,而本实施例中进风口 2位于壳体1顶面,出风口 3位于壳体1底部的面板这一侧。参见图2 4,风扇5为滚筒状,其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壳体1的两侧,热交换器4 为列管式并带有散热片,热交换器4从风扇5顶部沿风扇5的前侧和后侧延伸,将风扇5半包围,因此由风扇5和热交换器4构成的热交换系统的出风部位就位于热交换系统的下方。在室内机的壳体1内设有容纳槽6,该容纳槽6处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的下方的区域,而相变蓄冷材料8位于容纳槽6中,相变蓄冷材料8仅在图4中显示,在其他附图中省略。对于容纳槽6的宽度以及截面形状并没有严格的限制,可以根据需要容纳的相变蓄冷材料8体积而确定,尽管相变蓄冷材料8体积大时可以明显提高蓄能效果,但体积过大会阻挡出风口 3,增加阻力的使气流不够通畅。参见图4,从热交换系统输出的空气沿箭头方向流经相变蓄冷材料8所在的位置即容纳槽6的顶面,与相变蓄冷材料8进行热交换后流出出风口 3。为了实现从热交换系统输出的空气流经相变蓄冷材料8所在的位置,相变蓄冷材料8位于热交换系统出风部位和壳体1的出风口 3之间即可,由于本实施例中热交换系统的出风部位就位于热交换系统的下方,因此将相变蓄冷材料8安置在了壳体内的底部区域,恰好是气流可以流经的部位。为了限定相变蓄冷材料8的位置以及形状,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本实施例中用塑料薄膜7将相变蓄冷材料8包裹起来,一同放入容纳槽6中。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蓄能的空调机,包括相互匹配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的室内机的壳体表面带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装有由风扇和热交换器构成的热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内设有蓄能材料,从热交换系统输出的空气流经蓄能材料所在的位置,与蓄能材料进行热交换后流出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