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处理系统及排水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89853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即使在从被处理水抽出上清液的情况下也不会减少膜过滤的被处理水的水量、且能够防止膜的孔眼堵塞的排水处理系统及排水处理方法。在所述排水处理系统中,驱动上清液抽出泵(150),从无氧槽(10)内的被处理水中抽出上清液。该上清液在配管(154)中流动,从配管(154)的注入口(156)添加凝集剂后,上清液与凝集剂在管路混合器(90)中混合,接着在配管(154)中流动,被送回到最初沉淀池(7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利用了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其中,所述膜分离活性污泥法通过膜过滤来获得处理水。
技术介绍
目前,在工业排水或污水等的处理系统中使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是如下所述的方法,即,在生物反应槽内通过利用了活性污泥的生物反应处理来处理被处理水,并利用浸渍在生物反应槽内的膜元件对被处理水进行过滤从而获得处理水(膜过滤水)。该方法采用了膜过滤作为固液分离的方法,因此能够防止浊质成分向处理水的流出,且能够完全地除去大肠杆菌,从而具有能够稳定地获得卫生且透明度高的处理水的特征。另外,由于能够保持活性污泥的高浓度,因此能够实现处理时间的缩短及处理设施的紧凑化。这样,膜分离活性污泥法是优点非常多的处理法,但存在膜的孔眼堵塞这样的大问题。尤其是不形成凝聚体的微细的污泥、生物的代谢物等高分子有机物成为引起孔眼堵塞的原因。该孔眼堵塞有损于维持膜的运转的稳定性,且成为限制每单位面积的过滤量 (Flux)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该问题,提出有如下方法,即,间歇性地或暂时地使活性污泥沉淀在生物反应槽内,将含有微细的污泥等的上清液抽出,由此实现过滤处理的提高,确保膜的运转的稳定性,维持或不降低膜的每单位面积的过滤流量(Flux)(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从生物反应槽抽出的上清液中含有沉淀速度慢的微细的污泥、不形成凝聚体的微生物及/或微生物群、以及没有进入到污泥中的微生物代谢物即有机性高分子。上述物质再次流入到生物反应槽中而到达膜会使过滤膜孔眼堵塞,因此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法中,将从生物反应槽抽出的上清液向排水处理系统外排出。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41874号公报然而,若将原水流量的一部分作为上清液抽出而向排水处理系统外排出,则膜过滤的水量减少作为上清液而被抽出的水量。从而,在适用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目的在于处理水的再利用的情况下,存在能够再利用的水量减少这样的问题。S卩,基于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膜过滤的目的仅在于排水的净化处理,若处理水除了放流到河川、海洋等环境中以外没有特别用途,则过滤后的水量的减少不会造成什么问题。另外,由于抽出的上清液是实施了生物处理后的上清液,因此放流到环境中也不会特别地在水质上产生问题。然而,在发挥与通常的活性污泥法相比处理水的水质非常好的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特征、而对过滤后的处理水进行再利用的情况下,尤其在利用NF膜 (Nanofiltration Membrane)或 RO 膜(Reverse Osmosis Membrane)进行膜过滤以实现再利用的情况下,膜过滤水量减少直接导致了再利用水量减少。若不将抽出的上清液放流到系统外的环境中而将其送回排水处理系统内,则能够防止膜过滤水量的减少。然而,由于含在上清液中而排出的、沉淀速度慢的微细的污泥、不形成凝聚体的微生物及/或微生物群、以及没有进入到污泥中的微生物代谢物即有机性高分子再次流入到生物反应槽中,因此会到达膜,从而产生使过滤膜孔眼堵塞等恶劣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被处理水抽出上清液的情况下也不会减少被膜过滤的被处理水的水量且能够防止膜的孔眼堵塞的。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具备生物反应槽,其利用活性污泥来处理被处理水并通过膜过滤来分离处理水;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设置在该生物反应槽的前段且将被处理水直接或间接地向所述生物反应槽供给,所述排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清液抽出机构,其抽出所述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凝集剂添加机构,其向利用所述上清液抽出机构抽出的上清液中添加凝集剂;混合机构,其将利用所述凝集剂添加机构添加进去的凝集剂与上清液混合;上清液送回机构,其将利用所述混合机构混合后的上清液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中的至少一个及/或原水供给槽送回,所述原水供给槽向所述最初沉淀池供给原水。根据本专利技术,排水处理系统抽出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向该抽出的上清液添加凝集剂并使它们混合,将混合后的上清液向设置在生物反应槽的前段的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中的一个及/或将原水向所述最初沉淀池供给的原水供给槽送回,因此即使在从原水抽出上清液的情况下也不会减少膜过滤的原水的水量,且能够防止膜的孔眼堵塞。另外,以所述排水处理系统为基础,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排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上清液送回机构包括连结所述生物反应槽与作为所述上清液的送回地点的最初沉淀池的配管,所述凝集剂添加机构及所述凝集剂混合机构设置在所述配管的中途。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配管内容易地向上清液添加凝集剂并使它们混合。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排水处理方法,其是污水处理系统所进行的污水处理方法,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具备生物反应槽,其利用活性污泥来处理被处理水并通过膜过滤来分离处理水;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设置在该生物反应槽的前段且将被处理水直接或间接地向所述生物反应槽供给,所述污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上清液抽出步骤,抽出所述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凝集剂添加步骤,向在所述上清液抽出步骤中抽出的上清液中添加凝集剂;混合步骤,将在所述凝集剂添加步骤中添加进去的凝集剂与上清液混合;上清液送回步骤,将在所述混合步骤中混合后的上清液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中的至少一个及/或原水供给槽送回,所述原水供给槽向所述最初沉淀池供给原水。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另一方面的排水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清液送回步骤中,所述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通过连结所述生物反应槽与作为所述上清液的返回地点的最初沉淀池的配管送回,在所述凝集剂添加步骤中,所述凝集剂从设置在所述配管的中途的注入口注入,在所述凝集剂混合步骤中,设置在所述配管的所述注入口下游的混合器将所述注入的凝集剂与上清液混合。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排水处理系统抽出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向该抽出的上清液添加凝集剂并使它们混合,将混合后的上清液向设置在所述生物反应槽的前段的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中的一个、及/或将原水向所述最初沉淀池供给的原水供给槽送回,因此即使在抽出被处理水的上清液的情况下也不会减少通过膜过滤处理而被再利用的处理水的量,且能够防止膜的孔眼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进行的基于膜分离活性污泥法的上清液抽出工序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图4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进行的上清液抽出工序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进行的上清液抽出工序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排水处理系统的装置系统图。如该图所示,排水处理系统具备流量调整槽80、最初沉淀池70和生物反应槽100,从工厂或家庭排出的工业排水或污水作为有机性的原水而按流量调整槽80、最初沉淀池70和生物反应槽100 这样的顺序通过排水处理系统。生物反应槽10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水处理系统,其具备:生物反应槽,其利用活性污泥来处理被处理水并通过膜过滤来分离处理水;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设置在该生物反应槽的前段且将被处理水直接或间接地向所述生物反应槽供给,所述排水处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上清液抽出机构,其抽出所述生物反应槽内的上清液;凝集剂添加机构,其向利用所述上清液抽出机构抽出的上清液中添加凝集剂;混合机构,其将利用所述凝集剂添加机构添加进去的凝集剂与上清液混合;上清液送回机构,其将利用所述混合机构混合后的上清液向所述一个或多个最初沉淀池中的至少一个及/或原水供给槽送回,所述原水供给槽向所述最初沉淀池供给原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川慎一武村清和大西真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工业设备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