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751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包括:地坑,其上端地面的开口处设置一地坑盖,变压器置于地坑内部;配电柜,其设置于地面之上,并通过电缆同位于地坑内的变压器连接;广告灯箱,设置于配电柜的一侧,其上设有用于支撑广告灯箱的液压支撑杆,液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同广告灯箱和配电柜的外壳连接;地坑盖设有防水散热基座,配电柜的下端固定于防水散热基座的上部,并通过一电缆穿过防水座底部的电缆线进出孔同变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配电柜柜体底部的散热部件,利用设置于地坑盖上的防水散热基座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配电柜高度,便于安装以及远距离的运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预装式变电站,更具体的说是灯箱型预装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将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体内,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合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由于传统的变电站设在地面上会占据较大的空间,影响周围环境的美观, 且其电磁辐射也不容忽视,因此,半埋式变电站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半埋式变电站,配电开关设备的下端面直接设置在地坑盖的上端面上,二者之间形成水平面接触,雨天、漫过地坑盖上端面的雨水容易通过水平接触面渗透到配电开关设备和地坑内,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现有中国专利文献CN 201656306 U公开了一种灯箱式组合地下箱式变压器,包括高低压配电柜,所述高低压配电柜设于地坑上的地面上;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置在所述地坑内;地坑盖,所述地坑盖上成型有一座体,所述座体上成型有适于电缆进出的电缆穿过孔;所述座体的上端面高出地面设置,且所述座体适合插入所述高低压配电柜的下端内; 所述座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密封条;所述高低压配电柜的至少一个侧面上设置有广告灯箱。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坑盖与高低压配电柜通过地坑盖上的座体插入高低压配电柜的下端面内,并在座体的侧壁上设置密封条,能够很好的防止地面水渗透到地坑盖以及高低压配电柜内,提高了安全性能,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高低压配电柜的箱体结构下部要一体成型有金属散热槽,不但使高低压配电柜的整体高度过高,在运输过程中非常不方便。另外,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灯箱箱体用一根液压支撑杆对灯箱进行支撑,由于这一根液压支撑杆要长期负担广告灯箱的重量,因此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失灵,影响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技术中配电开关设备底部设置有一体成型结构的散热部位,导致配电开关设备柜体高度过高而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并且在安装以及吊离的过程中给施工带来极大的不方便。(2)现有技术中的预装式变电站中,广告灯箱单靠一根液压支撑杆支撑,长期使用后,液压支撑杆容易失灵,不但使用寿命短而且容易带来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包括地坑,其上端地面的开口处设置一地坑盖,变压器置于所述地坑内部;配电柜,其设置于地面之上,并通过电缆同位于地坑内的变压器连接;广告灯箱,设置于所述配电柜的一侧,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广告灯箱的液压支撑杆,所述液压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和所述配电柜的外壳连接;所述地坑盖设有防水散热基座,所述防水散热基座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 其底部设有电缆线进出孔;所述配电柜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的上部,并通过一电缆穿过所述防水座底部的电缆线进出孔同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防水散热基座与所述地坑盖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水散热基座设置于所述地坑盖的一侧。所述防水散热基座为混凝土式基座。所述防水散热基座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广告灯箱上还设有机械辅助支撑杆,所述机械辅助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液压支撑杆的外侧,其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和所述配电柜的外壳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所述预装式变电站中,在所述地坑盖上设置有防水散热基座,不但具有防水作用还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从而可以将本来与配电柜柜体一体成型的散热部件去掉,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降低了柜体的整体高度,便于远距离的运输和安装。(2)本技术中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在地坑盖上设置混凝土结构的防水散热基座,相较于之前设置于柜体上的金属结构的散热部件,混凝土结构成本较低,降低了整套设备的成本。(3)本技术中的广告灯箱与配电柜壳体之间附加了机械辅助支撑杆,可有效分担液压支撑杆的机械力,延长使用寿命,有效预防液压支撑杆失灵导致的灯箱翼下压误伤。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的左视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配电柜2-地坑3-变压器4-地坑盖5-防水散热基座 51-电缆线进出孔6-电缆7-液压支撑杆8-机械辅助支撑杆9-广告灯箱。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包括地坑2,其上端地面的开口处设置一地坑盖4,变压器3置于所述地坑2内部;配电柜1,其设置于地面之上,并通过电缆6同位于地坑2内的变压器连接;广告灯箱9,设置于所述配电柜的一侧,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广告灯箱9的液压支撑杆7,所述液压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9 和所述配电柜1的外壳连接;所述地坑盖4设有防水散热基座5,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设有电缆线进出孔51 ;所述配电柜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的上部,并通过一电缆6穿过所述防水座底部的电缆线进出孔51同所述变压器3 连接;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与所述地坑盖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设置于所述地坑盖4的一侧。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不但具有防水的作用,而且由于其上部为中空结构,使它也具有很好的散热效果,因此可以将配电柜1柜体底部与柜体一体成型的散热部件去掉,有效地降低柜体的高度,便于配电柜的远距离运输。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为混凝土式基座,相较于之前设置于柜体上的金属结构的散热部件,混凝土结构成本较低,降低了整套设备的成本。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内侧壁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广告灯箱9上还设有机械辅助支撑杆8,所述机械辅助支撑杆8设置于所述液压支撑杆7的外侧,其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9和所述配电柜1的外壳连接。虽然本技术已经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但是,本专业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未超出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任何形式和细节的变化,均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包括地坑(2),其上端地面的开口处设置一地坑盖(4),变压器(3)置于所述地坑(2)内部;配电柜(1),其设置于地面之上,并通过电缆(6 )同位于所述地坑(2 )内的变压器连接;广告灯箱(9),设置于所述配电柜(1)的一侧,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广告灯箱(9)的液压支撑杆(7),所述液压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9)和所述配电柜(1)的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盖(4)设有防水散热基座(5),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设有电缆线进出孔(51);所述配电柜(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 )的上部,并通过一电缆(6 )穿过所述防水座底部的电缆线进出孔(51)同所述变压器(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与所述地坑盖(4)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设置于所述地坑盖(4)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为混凝土式基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装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装式变电站,其包括:地坑(2),其上端地面的开口处设置一地坑盖(4),变压器(3)置于所述地坑(2)内部;配电柜(1),其设置于地面之上,并通过电缆(6)同位于所述地坑(2)内的变压器连接;广告灯箱(9),设置于所述配电柜(1)的一侧,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广告灯箱(9)的液压支撑杆(7),所述液压支撑杆(7)的两端分别同所述广告灯箱(9)和所述配电柜(1)的外壳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坑盖(4)设有防水散热基座(5),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结构,其底部设有电缆线进出孔(51);所述配电柜(1)的下端固定于所述防水散热基座(5)的上部,并通过一电缆(6)穿过所述防水座底部的电缆线进出孔(51)同所述变压器(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钅监文李义敏麦卓文陈景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牛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