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兴元专利>正文

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5440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涉及医疗器械耗材技术领域;是由下固定支撑脚1、支架2、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泪小管支架管6、上固定支撑脚7、牵引线8和突出块9构成;具有既可用于鼻泪管阻塞、也可用于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还可用于泪小管和泪总管以及鼻泪管同时阻塞时使用、且操作简便、安装稳靠等特点,可避免因内置支架从瘘口脱落而引起并发症,适合具备鼻内窥镜医疗器械条件的医院开展泪道微创手术时使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耗材
,特别是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
技术介绍
人眼离不开泪液,泪液不间断地经泪道排出,即经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 鼻泪管排至鼻腔,以上任何部位发生阻塞,即会出现溢泪现象,常见的为鼻泪管阻塞。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路手术,即鼻腔泪囊粘膜吻合术,此手术是在内眦部皮肤上进行的,可能导致疤痕形成。近些年来,随着鼻内镜的兴起,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得以迅速发展。该手术克服了外路手术的缺点,其手术创口小,达到了微创的手术效果;为了避免造瘘口随时愈合而导致手术失败,还采用了钛铗固定法和造瘘口植入支架法等辅助措施。现有用于造瘘口植入的各种支架,由于存在稳定问题,植入后有可能松脱,导致瘘口愈合、手术失败,严重者会出现支架掉入气管或食管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产品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可用于鼻泪管阻塞、也可用于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还可用于泪小管和泪总管以及鼻泪管同时阻塞、且操作简便、安装稳靠的泪道手术支架。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包括支架2 ;所述的支架2是一长形板,在其下部两边分别装置有下固定支撑脚1。所述支架2可以是长方形板,也可以是上大下小的梯形板,或其它形状板。在支架2的上部两边也分别装置有上固定支撑脚7。在所述支架2的长形板的中部两侧还设置有突出块9。在所述支架2的上部或中上部或中部还装置有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 ;在该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的上部装置一根或二根泪小管支架管6,下部开有出泪孔4 ;在泪小管支架管6的上端还装置有牵引线8。在所述支架2的长形板上还开有一个以上的渗液孔3。本技术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在支架的上、下部两边设置有固定支撑脚,并在该支架的上部或中上部装置带有泪小管支架管的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使用时,借助鼻内镜于鼻腔内行泪囊造瘘,再将泪小管支架管经瘘口逆行置于泪小管内;接着,将支架的上、下部两边的固定支撑脚以及支架的上、下部分别置入该瘘口的上、下部位,剪除多余的泪小管支架管即可,其操作甚为简便。此时,泪液即可通过泪小管支架管进入到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并由出泪孔流出瘘口,进入鼻内腔,因而,既可用于鼻泪管阻塞、也可用于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还可用于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以及鼻泪管同时阻塞时的手术内置。由于支架上、下部边缘的固定支撑脚和支架的上、下部分别置入该瘘口的上、下部位,借助于骨性管道固定,因此,安装后稳定、可靠,可避免因内置支架从瘘口脱落而引起并发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特例一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特例二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特例三的主视示意图。图中1是下固定支撑脚,2是支架,3是渗液孔,4是出泪孔,5是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6 是泪小管支架管,7是上固定支撑脚,8是牵引线,9是突出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说明是采用例举的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应局限于此。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由支架2和下固定支撑脚1构成,支架2为长方形板。二根下固定支撑脚1装置在支架2下部两边,在支架2的长方形板上可开一些渗液孔3,也可不开。使用时,借助鼻内镜于鼻腔内行泪囊造瘘,将支架2下部两边的下固定支撑脚1和支架2的下部以及上部分别置入该瘘口的下部和上部位即可;支架2是由带有一定柔性的材料制成,安装时,可以将其折叠装入,并让其自行恢复原状。由于支架2下部边缘的下固定支撑脚1和支架2的下部置入在该瘘口的下部位、支架2的上部置入该瘘口的上部位,借助于骨性管道固定,因此,安装后稳定、可靠。安装后,泪液通过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进而到达泪囊,再从泪囊下部的瘘口处,进入鼻内腔。本实施例适用于鼻泪管阻塞的患者做泪道微创手术时安置。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在支架2的上部两边,同样装置有上固定支撑脚7。其使用方法和适用症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支架2为上大下小的梯形板。其使用方法和适用症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在支架2 的中部两侧,还加装有突出块9。该突出块9的加装,可有效地防止瘘口修复愈合(即防止瘘口形成封闭性修复愈合)。其使用方法和适用症状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实施例五本实施例是在或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或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改进的技术方案,其与上述四个实施例的不同点在于在支架2的上部(也可设置在中上部,本例为设置在上部)还装置一个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 ;同时,将一根或二根泪小管支架管6(本例采用两根)装置在该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的上部,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的内腔为空心的,下部开有出泪孔4 ;牵引线8装置在泪小管支架管6的上端。使用时,先借助鼻内镜于鼻腔内行泪囊造瘘,再将泪小管支架管6经瘘口逆行置于泪小管内(牵引线8可以帮助泪小管支架管6的引入);接着,将支架2上部边缘的上固定支撑脚7和支架2的上部置入该瘘口的上部位,待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紧贴泪总管时, 整个支架即固定于此。然后,将支架2下部边缘的下固定支撑脚1和支架2的下部置入该瘘口的下部位;再于泪小点处剪除多余的泪小管支架管6,让泪小管支架管6的端面略缩回泪小点的端面即可。安装后,泪液通过置于泪小管中的泪小管支架管6的内孔直接流至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的空心内腔,并由其下部开有的出泪孔4流向泪囊的瘘口,进入鼻腔内。本实施例适用于泪小管和泪总管以及鼻泪管同时阻塞的患者做泪道微创手术时安置。本技术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所用的材料为符合医疗卫生标准的材料,适合具备鼻内窥镜医疗器械条件的医院开展泪道微创手术时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包括支架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是一长形板,在其下部两边分别装置有下固定支撑脚(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架O)的上部两边也分别装置有上固定支撑脚(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架O)的长形板的中部两侧还设置有突出块(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O)的上部或中上部或中部还装置有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在该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的上部装置一根或二根泪小管支架管(6),下部开有出泪孔;在泪小管支架管(6)的上端还装置有牵引线(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固定支撑脚的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架O)的长形板上还开有一个以上的渗液孔(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涉及医疗器械耗材
;是由下固定支撑脚1、支架2、泪小管支架管汇总座5、泪小管支架管6、上固定支撑脚7、牵引线8和突出块9构成;具有既可用于鼻泪管阻塞、也可用于泪小管阻塞或泪总管阻塞、还可用于泪小管和泪总管以及鼻泪管同时阻塞时使用、且操作简便、安装稳靠等特点,可避免因内置支架从瘘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固定支撑脚的泪道微创手术专用支架,包括支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是一长形板,在其下部两边分别装置有下固定支撑脚(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元
申请(专利权)人:刘兴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