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黎明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84024 阅读:5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该中药以鱼腥草、野菊花、苍耳子、甘草,皂角刺、白芷、当归、紫花地丁、连翘、王不留行、桑枝、玄参、菊花叶、鸭跖草、仙人掌、贯众和苦地丁为活性成分,按一定的重量份数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配制简单,吸收效果好,疗效显著,无副作用,安全性高,有利于病患及时减轻病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痈疽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奋战,周围呈浸润性水肿,局部淋巴结有肿大和疼痛,除有剧本剧痛外,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痈不紧局部病变比疖重,且易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唇痈容易引起颅内的海绵静脉窦炎,危险性更大。目前,针对痈疽多采用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手术进行,但是手术的风险较大,容易对患者的体形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破坏,不但身体痛苦,而且心理上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制备简单、疗效显著的治疗痈疽的中药。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分制成鱼腥草9 15份、野菊花6 12份、苍耳子3 9份、甘草6 10份,皂角刺3 9份、白芷3 9份、当归6 12份、紫花地丁 9 15份、连翘6 12份、王不留行6 10 份、桑枝9 15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痈疽的中药,其特征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活性成分制成:鱼腥草9~15份、野菊花6~12份、苍耳子3~9份、甘草6~10份,皂角刺3~9份、白芷3~9份、当归6~12份、紫花地丁9~15份、连翘6~12份、王不留行6~10份、桑枝9~15份、玄参6~12份、菊花叶6~12份、鸭跖草9~15份、仙人掌9~15份、贯众3~9份、苦地丁6~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陈黎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