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世俊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膏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471340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膏的制备方法,由苦荞,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三棱,莪术,夏枯草,水蛭,虻虫,冰片,硼砂,明矾组成,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使用本中药药膏对治疗痈疽、无名肿毒、疮科初起、乳腺炎、乳腺增生、牛皮癣、苔癣等效果十分显著,副作用小,治愈率高,且使用便捷,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痈疸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药膏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上述中药组合物药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痈疽,是发生于体表、四肢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痈疽的病灶区通常呈 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质地坚韧,界限不清,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 状,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疽易向四周和深部扩散,导致病灶周围呈浸润性水 肿,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除有剧痛外,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 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痈疽被现代医学解释为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受细菌感染所 致的化脓性炎症,病原菌为葡萄球菌,痈疽患者的患处常伴随灼烧感剧痛,给患者带来极大 的痛苦。 目前,痈疽的西医治疗方法常为口服抗生素或者涂抹消炎药膏,病重情况下需手 术治疗。但上述治疗方法存在明显的不足:口服抗生素副作用大,对内脏有损伤,且长期服 用易产生耐药性;消炎药膏通常含有刺激性物质,在治疗时对患者刺激强烈;而手术切除 虽能较好治疗痈疽,但患者需承受较大痛苦,并且创口恢复时间长。 我国传统中医对痈疽早有研究,《黄帝内经?灵枢》中就专门论述了痈疽。岐伯 在分析其病因、病机时说:寒邪客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 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脓不泻则烂筋,筋烂则伤骨,骨伤则髓消, 不当骨空,不得泄泻,血枯空虚,则筋骨肌肉不相荣,经脉败漏,薰于五藏,藏伤故死矣。我 国的中医在治疗痈疽类疾病方面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相比较西医而言,中医 治疗素来注重整体的施治,坚持遵循治病必求于本的治疗理念。近几年来,中医在治疗 痈疽肿毒方面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克服了现行西医在治疗痈疽肿毒等疾病方面存在的 副作用大、容易复发、治愈率低的缺点。但是由于大多数的中药类药物在配方上不尽合理, 导致治疗周期长、治疗效果上不尽人意,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解决了现有痈疽治疗手 段副作用大、治愈率低、治疗周期长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药膏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 由以下材料组成: 苦荞 27% -32%,金银花 15% -17.4%,黄连 8.5% -9.4%,黄芩 5% -6.7%,黄 柏 5 % -6. 7 %,大黄 5 % -6. 7 %,三棱 5 % -6. 7 %,莪术 5 % -6. 7 %,夏枯草 5 % -6. 7 %, 水蛭 1. 3 % -1. 6 %,虻虫 1. 3 % -1. 6 %,冰片 2. 7 % -3. 2 %,硼砂 1. 3 % -1. 6 %,明矾 2. 7% -3. 2%,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上述中药组合物药膏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 骤进行: 步骤1,称量药品, 按质量百分比分别称取:苦荞27 % -32 %,金银花15 % -17. 4 %,黄连 8. 5% -9. 4%,黄芩 5% -6. 7%,黄柏 5% -6. 7%,大黄 5% -6. 7%,三棱 5% -6. 7%,莪术 5% -6. 7%,夏枯草 5% -6. 7%,水蛭 1. 3% -1. 6%,虻虫 1. 3% -1. 6%,冰片 2. 7% -3. 2%, 硼砂1. 3% -1. 6%,明矾2. 7% -3. 2%,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 步骤2,水洗、浸泡药品, 将步骤1称量好的苦荞,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三棱,莪术,夏枯草清除 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药材充分吸水舒展; 步骤3,打粉, 将步骤1称量好的水蛭,虻虫,冰片,硼砂,明矾打成粉末; 步骤4,炮制, 将经步骤2处理后的苦荞,金银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三棱,莪术,夏枯草混 合在一起放入煎锅,加水至没过药材,煎熬50-80分钟,滤除药渣留取中药药液,中药药液 静置16-24小时后,再将药液放入锅内加热至沸腾,加入中药药液体积3% -6%的医药凡士 林,使凡士林充分溶化,待中药药液冷却至30-40°C时,向中药药液中加入步骤3已打粉的 水蛭,虻虫,冰片,硼砂,明矾,搅拌均匀,最后将药物在干净的白布摊涂成膏药,即得。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得的治疗痈疽的中药药膏对治疗痈疽、 无名肿毒、疮科初起、乳腺炎、乳腺增生、牛皮癣、苔癣效果十分显著,并且使用便捷,原料成 本低廉。克服了现行中、西医在治疗痈疽等皮肤疾病方面存在的副作用大、治愈率低、治疗 费用高的缺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的有效组分 组成: 苦荞 27% -32%,金银花 15% -17.4%,黄连 8.5% -9.4%,黄芩 5% -6.7%,黄 柏 5 % -6. 7 %,大黄 5 % -6. 7 %,三棱 5 % -6. 7 %,莪术 5 % -6. 7 %,夏枯草 5 % -6. 7 %, 水蛭 1. 3 % -1. 6 %,虻虫 1. 3 % -1. 6 %,冰片 2. 7 % -3. 2 %,硼砂 1. 3 % -1. 6 %,明矾 2. 7% -3. 2%,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各原料在本药物中的功效及功能主治: 苦荞:味苦,性平寒,有实肠胃,益气力,续精神,炼五脏渣秽的功效。用于热肿风 痛。 金银花:味甘,性寒,气芳香,有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的功效。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 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 黄连:味大苦,性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痈肿疔疮等 症。 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用于温热病,痈肿疔疮。 黄柏: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 生疮,疮瘍肿毒。 大黄:味苦,性寒,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的功效。用于跌打损 伤,热毒痈疡。 三棱:味辛、苦,性平,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症瘕痞块,瘀血经闭。 莪术:味辛、苦,性温,有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血瘀积聚,跌打损伤。 夏枯草:味甘、辛、微苦,性寒,有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用于治疗筋骨疼痛,瘰疬。 水蛭:味咸苦,性平,有破血逐瘀,通经消症瘕的功效。用于瘀血作痛、痈肿丹毒,跌 打肿痛。 虻虫:味苦、微咸,性凉,有逐瘀,破积,通经的功效。用于积聚,少腹蓄血,血滞经 闭,扑损瘀血。 冰片:味辛、苦,性微寒,有消肿止痛,清热散毒,散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乳腺结 块,口疮,痈肿。 硼砂:味甘、咸,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防腐的功效。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 疮,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明矾:味酸潘,性寒,有爆湿止痒,止血止泻的功效。用于收敛伤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的有效组分组成:苦荞27%‑32%,金银花15%‑17.4%,黄连8.5%‑9.4%,黄芩5%‑6.7%,黄柏5%‑6.7%,大黄5%‑6.7%,三棱5%‑6.7%,莪术5%‑6.7%,夏枯草5%‑6.7%,水蛭1.3%‑1.6%,虻虫1.3%‑1.6%,冰片2.7%‑3.2%,硼砂1.3%‑1.6%,明矾2.7%‑3.2%,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治疗痈疽类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原料的有效 组分组成: 苦荞 27 % -32%,金银花 15% -17. 4%,黄连 8. 5 % -9. 4%,黄芩 5 % -6. 7%,黄 柏 5 % -6. 7 %,大黄 5 % -6. 7 %,三棱 5 % -6. 7 %,莪术 5 % -6. 7 %,夏枯草 5 % -6. 7 %, 水蛭 1. 3 % -1. 6 %,虻虫 1. 3 % -1. 6 %,冰片 2. 7 % -3. 2 %,硼砂 1. 3 % -1. 6 %,明矾 2. 7% -3. 2%,以上组分的含量总和为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组合物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以下步骤进 行: 步骤1,称量药品, 按质量百分比称取:苦荞27% -32%,金银花15% -17.4%,黄连8.5% -9.4%,黄芩 5% -6. 7%,黄柏 5% -6. 7%,大黄 5% -6. 7%,三棱 5% -6. 7%,莪术 5% -6. 7%,夏枯草 5% -6. 7%,水蛭 1. 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世俊
申请(专利权)人:曹世俊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