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 机多媒体信息传播、QoS服务质量测量,特别是涉及一种非介入式双端采集的音频端到端延迟测量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业务应用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音视频点播、网络音视频会议等系统迅速流行。用户对网络多媒体业务的QoS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快速、方便、精确地对候选产品的关键性QoS参数做出评估,是成功选择最佳产品的关键。同时,研发和生产网络多媒体业务和系统的厂商,也需要一种装置能够方便快捷地对自己生产的网络多媒体产品的关键参数进行测量,以便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测量关键参数,随时改进。端到端时延是多媒体业务的关键性能参数之一,它直接影响QoS和用户体验的评估。端到端时延通常包括采集时延、编码时延、网络传输时延、解码时延、播放时延等。现有的检测端到端时延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介入式,即通过在被测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的一端注入特征的测量信号,或者在被测系统原有信号数据上附加测量数据,然后在另一端提取测量数据并记录接收到的时间,比较两个时间的差值获取时延大小。这一类介入式方法的主要特点是需要介入到被测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 ...
【技术保护点】
1.非介入式双端采集的音频端到端时延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本地音频测试信号同时由给主测试装置和被测系统本地端音频采集设备所采集;被测系统将音频测试信号传递到远端;主测试装置记录采集到该音频测试信号的时间;(2)辅助测试装置接收经过被测系统到达远端的扬声器的音频测试信号,再传回给主测试装置,并由主测试装置记录该音频测试信号传回的时间;(3)根据步骤(1)、步骤(2)记录的两个时间确定时间差;(4)远端音频测试信号同时分别由辅助测试装置和被测系统远端音频采集设备所采集,并分别传回主测试设备和被测系统本地端;(5)主测试装置通过音频采集设备采集被测系统本地端的音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松,刘小熊,张凌,许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