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078094 阅读:8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还包括多个养殖池、配水池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每个养殖池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所述主管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所述支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的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有效利用地下热水热量的同时,不会造成地下热水的浪费,实现了循环利用,符合节约资源的要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有可利用的地下热水的地区,人们普遍采用地下热水来为养殖池加温保暖。但热水被使用后通常都被作为废水排放掉,或排入回水井中,不能得到有效的再次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其可实现对地下热水进行循环利用而不浪费。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还包括多个养殖池、 配水池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每个养殖池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所述主管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所述支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的进水口。所述配水池还设有用于添加新水的进水管。所述热水输送管采用铜或铝制成。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有效利用地下热水热量的同时,不会造成地下热水的浪费,实现了循环利用,符合节约资源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下。参见图1,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1,还包括多个养殖池2、配水池3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4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5 ;每个养殖池2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5 ;所述主管4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1,所述支管5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3的进水口。所述配水池还设有用于添加新水的进水管。配水池用于配制养殖用水,通过添加新水的进水管,可以添加需要量的淡水或海水,调节水的PH值等,在调节好后,再排放到所述的养殖池中作为养殖用水使用。所述热水输送管采用铜或铝制成。由于铜或铝的导热性能极好,可以很好将地下热水携带的热量传递到养殖池的水中,给水体加热、保温。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有效利用地下热水热量的同时,不会造成地下热水的浪费,实现了循环利用,符合节约资源的要求。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变形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养殖池、配水池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每个养殖池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所述主管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所述支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的进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水池还设有用于添加新水的进水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输送管采用铜或铝制成。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还包括多个养殖池、配水池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每个养殖池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所述主管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所述支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的进水口。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在有效利用地下热水热量的同时,不会造成地下热水的浪费,实现了循环利用,符合节约资源的要求。文档编号A01K63/06GK202122015SQ2011202219公开日2012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玉生 申请人:天津盛亿养殖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产养殖地热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地下热水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养殖池、配水池及热水输送管;所述热水输送管包括一主管及所述主管连通的若干组支管;每个养殖池中设有一组所述支管;所述主管进水口连接所述地下热水供应装置,所述支管的出水口均连接所述配水池的进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盛亿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