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76745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沙棘叶单方中药,它是从高原植物沙棘叶中经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萃取、纯化、干燥获得的有效部位,作为药品、食品或保健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药物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有效部位经药理实验证明,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可用于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为防治慢性高原病患者提供了一种纯天然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慢性高原病的非合成药物,它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而成的。
技术介绍
我国高原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也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战场,蕴藏着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人员健康、生活质量和部队的战斗力。至今,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对长期驻扎人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始终存在。慢性高原病是指长期生活在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的世居者或移居者,对高原低氧环境逐渐失去习服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增高。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是慢性高原病四种亚型中的主要亚型,是一种严重影响高原久居人群健康的疾病,我国青藏高原人群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病率为2. 5%。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多发生在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多为移居者,少数世居者亦可罹患,多为慢性发病。随海拔高度增高患病率明显增加,移居汉族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世居藏族,男性患病率较女性显著为高。作为我国战略战备的需要,必须克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因此,寻找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药物是高原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与低氧时红细胞生成素的水平增高有密切的关系,低氧时机体血浆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增高,刺激骨髓红系增生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基础。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具有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增高,导致血液粘滞度显著增加,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并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影响到组织器官充血、血流淤滞及低氧性损害、微循环障碍及增加心脏后负荷等一系列病理改变。高原环境低氧引起机体低氧血症, 通气驱动不足、夜间睡眠周期型呼吸或呼吸暂停、肺泡换气功能障碍、肺动脉高压及血液流变学异常等因素均加重已出现的低氧血症,因此,改善低氧血症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关键。血液流变学异常是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发病的重要环节,主要解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浓粘聚凝的问题以改善微循环也有利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由于目前对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预防比较困难,迄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在药物治疗上,至今仍无重大突破。但是,通过长期的研究证明,下列药物仅能部分地缓解慢性高原病症状,如乙酰唑胺、抗凝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吸入型一氧化氮、前列环素、扩血管药物、钙拮抗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中草药如红景天、党参、人参、银杏叶和藏药等。仅有文献表明复方天棘胶囊、利舒康胶囊等中药复方制剂能部分地缓解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症状。 复方天棘胶囊由红景天、枸杞和沙棘组成,能明显改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红蛋白、红细胞和红细胞压积,升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调节和改善患者体内氧自由基代谢失衡,动物实验表明其有抗疲劳、抗缺氧和提高机体抗氧化应激能力。鉴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浓粘聚凝的特点,除改善缺氧环境外,抗凝治疗常作为主要手段之一。 但仅仅采用具有活血抗凝功效的西药,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是治标不治本的策略。一些能顽强生长的特高海拔植物,说明它具有在严酷的极度缺氧、寒冷、干燥和强辐射等因素构成的高原环境下生长、繁殖的物质基础。生长于高原的红景天属和沙棘属植物具备这类“物质基础”,对其深入研究就可能成为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药物。沙棘imppophaerhamnoides L.)为胡颓子科沙棘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广泛分布于海拔2500 米以上地区,抗旱和耐寒性极强。沙棘性温、味酸涩,入肝、胃、大肠经,有活血化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等功能。沙棘是我国古代藏医、蒙医和中医的常用药物,早在1300年前,我国唐代的《月王药珍》、《四部医典》及清代的《晶珠本草》等均记载了沙棘具有祛痰、利肺、养胃、活血、化瘀等医药用途,1977年卫生部首次将沙棘正式列入《中国药典》,此后均列入历版药典。沙棘叶富含黄酮类、单宁类和三萜类化合物,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异鼠李素、槲角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可提高血液循环能力。沙棘叶醇提取物对低氧诱导的氧化损害有强的抗氧化和细胞保护活性,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具有明显的抗应激功能,还提高小鼠的耐寒冷、耐常压缺氧和抗疲劳能力,并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沙棘叶提取物对淋巴细胞氧化损伤的细胞保护、抗氧化、免疫调节活性明显强于沙棘果提取物,且沙棘叶中总黄酮含量大于果实。沙棘总黄酮对活性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明显强于维生素E。为了进一步阐明沙棘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本专利技术对沙棘叶进行提取纯化,并对其防治慢性高原病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沙棘总黄酮具有明显的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在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药物中的应用。通过药理实验证明沙棘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抗疲劳、耐寒冷等新的医药用途,可特别用于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药物。其中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如下(1)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8-20倍量50%-95%乙醇浸泡Ih后,回流提取1_3次, 控制回流温度60°C -100°C,每次0. 5-2 h,合并滤液,过滤;(2)浓缩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3)萃取用石油醚萃取浓缩提取液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4)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 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利用沙棘总黄酮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病的药物,药物中包含有提取物沙棘总黄酮 1%-99. 5%,其余为制备胶囊、软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的辅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多项实验证明中药沙棘总黄酮具有提高耐缺氧能力、 抗疲劳、耐寒冷等功效。本专利技术为慢性高原病提供一种非合成防治药物,其功能明确、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拓宽了沙棘叶防治疾病的范围。药效实验例沙棘总黄酮抗缺氧、抗疲劳、耐寒冷的实验研究。本系列实验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药物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观察沙棘总黄酮的抗缺氧、抗疲劳、耐寒冷的功效。实验材料1.1动物清洁级KM小鼠,体重18-22 g,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体重180-220 g,由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自由饮水摄食,清洁级动物房适应性饲养1周,温度OO 士 2)°C,湿度(60 士 5)%,12 h光照周期。1. 2试剂沙棘叶,实验用沙棘叶采自青海省西宁市地区,经第二附属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张诗平副主任药师鉴定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药用部位为沙棘叶。 叶片采下后阴干储藏备用,使用前粉碎过40目筛备用。相关试剂盒均为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产品。其余试剂均为化学纯级试剂。实验方法2. 1沙棘总黄酮的制备(1)醇提将沙棘叶干燥后粉碎,10倍量95%乙醇浸泡Ih后,回流提取2次,控制回流温度80°C,每次1 h,合并滤液,过滤;(2)浓缩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提取液浓缩到原来体积四分之一;(3)萃取用石油醚萃取至石油醚相无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至盐酸-镁粉检测无色;(4)纯化浓缩萃取液得沙棘总黄酮粗提取物,将粗提物用适量水稀释,用 1500-2000dalton的膜进行过滤,其滤液再经200daltOn膜过滤,再经减压干燥得沙棘总黄酮粉末。2.2沙棘总黄酮的小鼠常压缺氧实验 2.2.1小鼠常压缺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沙棘叶提取物沙棘总黄酮在制备防治慢性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慢性高原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中包含有提取物沙棘总黄酮1%-99.5%,其余为制备胶囊、软胶囊、散剂、颗粒剂、片剂或丸剂的辅料。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吉银周世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