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75677 阅读:5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创面负压引流疗法中用的负压引流吸盘。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包括基盘和设置在基盘上的引流管,所述基盘包括基板,所述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包围在第一通孔周围的环形边和从环形边上开始的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延伸的若干条筋,所述筋之间形成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地使敷料贴合到患者的创面上的、导流通畅的医用负压引流吸盘,解决了现有的医用负压引流吸盘不能很好地将敷料贴合到创面上及引流不畅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创面负压引流疗法中用的负压引流吸O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简称VSD ( vaccum sealing drainage)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PVA医用PVA绵敷料(VSD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的关键是;在创面形成负压真空区装置。传统的方法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材料中,利用海绵的微孔和优良的吸血、吸液特性,在负压源作用下形成。传统的方法存在吸引效率低、海绵利用率低,连接固定困难等不足。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018^391A,名称为“医用引流吸盘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创面负压引流疗法中用的负压引流吸盘,该专利中的负压引流吸盘包括过滤层、基盘和引流嘴,引流嘴设置在基盘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盘中设有相互连通的纵横交错的与引流嘴相连通的引流通道,基盘的另一侧表面上设置有与引流通道相连通的引流孔,过滤层覆盖在引流孔所在的基盘的表面上。该专利中的引流吸盘能克服传统方法中采用带孔皮管插在海绵中进行负压引流中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吸盘的结构为内开通道形式的双层结构,故不易歪曲变形将过滤层贴合到创面上形成负压空间,过滤层容易将引流孔堵塞,导致引流不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地使敷料贴合到患者的创面上的、导流通畅的医用负压引流吸盘,解决了现有的医用负压引流吸盘不能很好地将敷料贴合到创面上及引流不畅的问题。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包括基盘和设置在基盘上的引流管,所述基盘包括基板,所述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包围在第一通孔周围的环形边和从环形边上开始的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延伸的若干条筋,所述筋之间形成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头。将基盘设计为单层结构,使用时通过导管将引流嘴与负压机相连通,敷料附在创面上,基盘设置有引流槽的一面贴合在敷料上,抽负压时基板歪曲变形将敷料贴合在创面上,以环形边为界形成一个负压空间,负压空间内的空气经引流槽、 第一通孔和引流嘴被抽出,由于引流槽内设有第一凸头,第一凸头起到防止引流槽受到负压影响而塌陷堵塞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为透明板。可清晰观察到创面的出液、出血的分布和大小及管路畅通情况,可根据伤面血、液排出量及时针对性改变治疗方案。作为优选,所述基板的设有所述筋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引流区,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引流区内,所述引流区内设有若干个第二凸头,所述第二凸头的自由端超出所述第一凸头的自由端。“引流区”是指基板上的由筋的朝向第一通孔的端部所围成的区域,由于靠近第一通孔附件的负压会较低,且是空气排出的必经之道,设置第二凸头且使第二凸头的自由端高于第一凸头的自由端,故引流区不易闭塞,保证引流的通畅性。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设有通道区,所述引流区内凹于所述通道区。“通道区”是指基板上的引流槽所在的区域,进一步提高引流时的通畅性,引流区更加不易堵塞。作为优选,所述引流区位于所述基板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引流区的中间部位,所述筋的朝向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的端部距离所述第一通孔的距离相等。吸盘压在敷料上时,对敷料各处的压力均勻,使病人治疗过程更舒适。作为优选,所述基板上设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和所述引流管位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基板的设置有所述筋的一侧设有与所述辅助管相连通的第二通孔。护士、医生可直接通过辅助管向敷料上注液,方便创面的冲洗、加药,减少通道的堵塞和治疗。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引流区内。辅助管与整个负压区域的连通通畅, 辅助管不易堵塞。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为具有弹性的管子,所述辅助管上插接有盖管,所述盖管上设有盖子,所述盖子和所述盖管之间设有挂索,所述挂索一端固接在所述盖管上,所述挂索的另一端固接在所述盖子上。使用中盖子盖在盖管上,要经辅助管向负压区注入物体时则将盖子取下,辅助管自带盖管,封闭辅助管时方便,盖子连接在盖管上,不易丢失,盖管以插接的方式与辅助管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不用时可单独存放,存放方便。作为优选,本技术包括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位于基盘的远离所述引流管所在的一侧上。自带敷料层,使用时方便。作为优选,所述负压引流敷料层为医用聚乙烯绵层。医用聚乙烯绵层可独立干态真空保存(专统的为湿态易生细菌和发硬),生物安会性能好、保质期长,增加无菌屏障。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吸盘设计为单层结构,抽负压时易于歪曲变形并将敷料层贴合在创面上,采取引流槽的结构形式引流,引流时通畅,基盘能全部复盖在海绵上, 吸力均勻分布,吸附更加有效,可减少负压力,降低了负压过大引发的出血危险,治疗安全性更有保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将敷料层作透明处理的从前侧进行正视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 A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基盘1,基板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环形边14,筋15,引流槽16,第一凸头17,引流区18,第二凸头19,引流管2,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辅助管4,盖管41,盖子42,挂索43,创面5,创口 5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包括基盘1、引流管2、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和辅助管4,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位于基盘1的前侧,基盘1包括基板11,引流管2和辅助管4都连接在基板11的后侧表面上,基板11的前侧表面上设有与引流管2相连通的第一通孔12、与辅助管4连通的第二通孔13、环形边14和若干条筋15,筋15从环形边14上开始朝向第一通孔12延伸,筋15之间形成引流槽16,引流槽16上设有第一凸头 17,在基板11的前侧表面上设有引流区18,引流区18为圆形,引流区18位于基板11的中间,第一通孔12位于引流区18的圆心处,筋15的朝向第一通孔12的一端的端部距离第一通孔12的距离相等,第二通孔13位于引流区18内,在引流区18内设有第二凸头19,基板 11、筋15、第一凸头17和第二凸头19都为透明的,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为医用聚乙烯绵层。参见图2,第二凸头19的自由端即前端超出第一凸头17的自由端即前端,引流区 18内凹于基板11的前表面上的引流槽16所在的区域即通道区,引流区18的表面为球冠状,辅助管4为具有弹性的管子,辅助管4上插接有盖管41。参见图3,盖管41上设有盖子42,盖子42和盖管41之间设有挂索43,挂索43 — 端固接在盖管41上,挂索43的另一端固接在盖子41上。参见图4,使用时,使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贴在创面5上,并使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将创面5上创口 51全部覆盖住,基盘1压在负压封闭引流敷料层3上,在基盘1外再包裹半透明生物透膜,引流管2通过导管与负压设备连接在一起即可。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包括基盘和设置在基盘上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包括基板,所述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引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医用负压引流吸盘,包括基盘和设置在基盘上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盘包括基板,所述引流管连接在所述基板的一侧表面上,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表面上设有与所述引流管相连通的第一通孔、包围在第一通孔周围的环形边和从环形边上开始的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延伸的若干条筋,所述筋之间形成引流槽,所述引流槽内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泽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康华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