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德华专利>正文

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6650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外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负压源、与创面外形相配的多孔敷料(1),在多孔敷料(1)上可移动的封闭腔所需的半透膜(4)和插入在多孔敷料(1)中的负压引流管(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半透膜(4)上设置有可揭开的窗口(2),所述的可揭开的窗口(2)为无胶区,且在未揭开时为密封状态。本装置可进行伤口的愈合程度的观察,方便医生的诊断,节约成本。(*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尤其是一种外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简称VSD技术)的概念最早由德国ULM大学Fleischmarm博士于1992年首创,并形成六轮雏形,用于四肢创面的引流。 1997年,Morykways等研究发现该装置可以促进伤口创面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岗位芽组织生成,减少组织细菌含量,提高皮瓣或游离植皮存活率。后来Moues等证实,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与传统的湿润敷料包扎相比,显著缩短伤口愈合时间。i^baian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负压引流与高压氧治疗相比更能促进肉芽组织增生;Couttefangeas发现伤口充填的辅料上浸润的细胞主要为粒细胞成分,CD4(+)功能T细胞可以促进创面内的清洁,提供良好的微环境。Labanaris等2009年研究发现VSD可以促进创面周围组织淋巴管网的增生。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实了 VSD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将其理论研究不断改进,2003年德国、奥地利等国将该技术纳入创口治疗指南。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指用内含有负压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 (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负压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在我国VSD技术已广泛适用于创伤科、骨科、普外科、烧伤科等领域。现有的VSD技术基本配置包括负压源(包括医用吸引机、医院使用的中心负压装置或负压引流瓶),负压引流管,聚乙烯醇泡沫或其它医用多孔泡沫、海绵或纱布(简称多孔敷料)、可粘帖密封用的透气薄膜、接头(包括二通接头、三通接头或多通接头)、引流容器寸。VSD技术是将传统的负压引流方法与封闭性敷料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在创面形成负压,产生机械和生物学效应,促进创面愈合。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创面填充敷料,现有的创面填充敷料多孔敷料,它要求内部要保持通畅,以确保负压吸引出的组织能被正常吸出,常用材料为聚乙烯醇,且要求泡沫微孔直径在0. 2-1. Omm,而聚乙烯醇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目前主要依赖于进口,同时每个患者治疗所需的数量较多,造成此类治疗方法成本很高,给患者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的替代产品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本技术人技术了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创面填充敷料及制备方法,其创面填充敷料用丝瓜筋替代聚乙烯醇,降低了成本,但是,这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的创面填充敷料为固定的,一次性的,将其填充敷料敷在伤口上,如果想观察皮肤的愈合情况,撕开创面的填充敷料,观察完后,需更换填充敷料,填充敷料不可以反复使用;其次,采用的是有源机械式的负压,携带不方便;再次,丝瓜筋填充敷料在使用过程中,易被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皮肤切口创面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技术一种在伤口封闭治疗过程中,能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负压源、与创面外形相配的多孔敷料, 在多孔敷料上可移动的封闭腔所需的半透膜和插入在多孔敷料中的负压引流管,在所述的半透膜上设置有可揭开的窗口,所述的可揭开的窗口为无胶区,且在未揭开时为密封状态。所述可揭开的窗口在半透膜的中央区,可揭开的窗口通过可装可卸的密封贴密封,半透膜的四周边缘区为透气不透水的有胶粘性区。所述的装置还包括在多孔敷料上依次设置有微孔面料层、无菌透明耐磨膜贴、半透膜,无菌透明耐磨贴和半透膜紧密贴附形成透明区。所述的微孔面料层为蚕丝纱布、棉丝纱布、化纤纱布或带孔橡胶、塑料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所述的装置使用面罩代替负压引流管,面罩与半透膜可揭开的窗口连接。所述的半透膜可揭开的窗口面积为多孔敷料面积的1. 5 2倍。所述的装置还包括插入多孔敷料中的补液管。所述的负压引流管外接便携式机械负压装置。所述的多孔敷料为聚乙烯醇泡沫、多孔泡沫、海绵、或者表面覆盖微孔面料的丝瓜筋敷料。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针对的伤口为皮肤切口,采用皮肤切口创面使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使用这种装置时,可进行伤口的愈合程度的观察,方便医生的诊断;2、观察皮肤切口的时候不需要整个更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敷料、面料层,节约成本。3、本技术的负压采用可携带的负压机械装置,可随时进行操作。4、本技术也可采用原本无用或仅作为家庭洗碗、洗澡用的植物材料丝瓜筋(或称丝瓜瓤)作为医用材料,充分利用其内部结构通畅的特点,是一种全天然生物材料,无毒无公害。5、丝瓜筋大孔径,较聚乙烯醇泡沫材料,能提供更为持续强力的负压,不会堵塞负压引流管,能持续保持伤口清洁。6、利用蚕丝蛋白与人体皮肤角质朊结构极为相似特性,作为丝瓜筋表面覆盖或包裹材料,增加丝瓜筋表面的光洁度及对丝瓜筋表面微孔化(蚕丝纱布微孔直径在 0. 2-1. 0mm),使创面肉芽生长均勻一致,并且蚕丝蛋白能促进炎症伤口缩小、促进胶原蛋白分泌。7、丝瓜筋基体可以进行甲壳素涂层、银离子浸泡抗菌处理,在使用时不会被腐蚀。8、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保护农业耕地,保护自然环境。9、本技术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原材料及制造成本仅为同类产品的百分之一左右,可大大降低医疗成本,因此有利于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封闭式创面填充敷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1-多孔敷料;2-可揭开的窗口 ;3-无菌透明耐磨膜贴;4-半透膜;5-负压引流管; 6-补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装置,它主要由多孔敷料1、半透膜4和插入在多孔敷料1的负压引流管5组成,多孔敷料1的厚度可控制在4厘米以内, 它覆盖皮肤切口,然后在多孔敷料1的上面设置有形成多孔敷料1可移动的封闭腔所需半透膜4,半透膜4上设置有可观察皮肤切口的可揭开的窗口 2,可供负压引流管5通过,当需要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时,揭开半透膜4上可揭开的窗口 2,移动多孔敷料1由于在揭开的窗口 2下方是无胶区域,所以可以进行多孔敷料1的移动,在半透膜4的四周边缘区也可以部分设置有无胶区域,当观察完伤口,关闭半透膜4,把半透膜4上可揭开的窗口 2密封。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用装置,它主要由多孔敷料1、 半透膜4和插入在多孔敷料1的负压引流管5组成,多孔敷料1采用多孔泡沫,厚度控制在 4厘米以内,它覆盖皮肤切口,然后在多孔敷料1的上面设置有形成多孔敷料1可移动的封闭腔所需半透膜4,半透膜4的中央区为可揭开的窗口 2,可揭开的窗口 2为无胶透明区,可揭开的窗口 2有三边为开口,一边为封闭状态,开口处通过可装可卸的密封贴密封,半透膜 4的四周边缘区为透气不透水的有胶粘性区。可揭开的窗口 2可供负压引流管5通过,当需要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时,揭开半透膜4上可揭开的窗口 2,移动多孔敷料1 ;当观察完伤口,关闭半透膜4,把半透膜4上的可揭开的窗口 2的三边开口处通过密封贴进行密封。实施例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它包括负压源、与创面外形相配的多孔敷料(1),在多孔敷料(1)上可移动的封闭腔所需的半透膜(4)和插入在多孔敷料(1)中的负压引流管(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半透膜(4)上设置有可揭开的窗口(2),所述的可揭开的窗口(2)为无胶区,且在未揭开时为密封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德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