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7130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该用于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栅极线、第一数据线、像素晶体管及驱动电路。像素晶体管分别电连接第一数据线与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及第一电容。第一晶体管及第二晶体管均包括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第一晶体管的栅极及第一电极端与第一栅极线电连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三栅极线,且其所述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分别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端及第二栅极线电连接。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分别与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端及第二栅极线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特别是用于场序色彩 (field sequential color)技术的液晶。
技术介绍
传统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Thin-Film-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TFT-LCD)都需要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来产生红(R)、绿(G)、 蓝(B)三原色。当白光背光源的光穿过彩色滤光片后,整个光强度被滤掉或吸收掉约70% 的光,所以光通过彩色滤光片的光利用率仅约30%,造成大量的电能损耗。同时,由于彩色滤光片较低的色彩纯度,造成较窄的色域(color gamma domain) 0目前新兴的场序色彩(field sequential color,简称FSC)技术由于不需要彩色滤光片,所以可以消耗非常低的电能。另一方面,传统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每个像素必须包含3个子像素,其分别需RGB三种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但如果采用FSC技术,则每个像素不必再包含3个子像素,因此在制作TFT时,像素可以轻易地达到3倍的精细度,可应用于便携式的显示产品或其它高密度像素(high Pixel Per Inch,简称高PPI)的显示产品。FSC技术通常使用RGB三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 做为背光源,RGB三种颜色的LED轮流闪亮,利用视觉暂留来混光,以显示出各种颜色。举例来说,如果以往为60Hz的显示方式,即每1/60秒显示一画面,采用FSC技术则必须使用 180Hz的显示方式,即每1/180秒就必须显示一画面。因此,这时往往会发生液晶反应速度不够快的情况,而严重影响到画面质量。因此,目前亟需新的技术或方法来解决液晶反应速度不够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团队经深入研究分析,及无数次实验及改良,终于开发出崭新的电路结构及其驱动方法,并经多次验证,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满足FSC快速显示画面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具有缩短扫描时间,以加快液晶反应速度,并减少电力损耗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像素结构,其包括第一栅极线、第二栅极线和第三栅极线;第一数据线;像素晶体管,分别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与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含第一晶体管,包括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其中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及其所述第一电极端共同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栅极线;第二晶体管,包括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其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栅极线,且其所述第一电极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及所述第二栅极线电连接;以及第一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及所述第二栅极线电连接。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像素晶体管包括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其中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栅极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电连接,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液晶电容。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的像素结构还包括储存电容,其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所述储存电容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电连接。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储存电容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连接。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液晶电容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液晶电容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和所述储存电容的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的像素结构还包括公共电极,其与所述液晶电容的所述第二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栅极线、第二栅极线、第三栅极线及像素晶体管,所述像素晶体管具有栅极、电连接数据线的第一电极端和电连接像素电极的第二电极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三栅极线及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内,当所述第一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储存单元,预充泵电压,在第二时间内,当所述第一栅极线被去能,而所述第二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储存单元将第二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再提升所述泵电压大小,并利用所述提升后的电压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三时间内,当所述第二栅极线被去能,而所述第三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栅极线的电压拉回至去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三时间内,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对所述储存单元的泵电压进行放电。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同时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以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的电压大致等于所述第一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内,所述数据线上的第一像素数据信号经由所述像素晶体管写入所述像素电极。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二时间内,所述数据线上的第二像素数据信号经由所述像素晶体管写入所述像素电极。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含第一晶体管,其具有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且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栅极和其所述第一电极端电连接于所述第一栅极线,而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电连接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栅极。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储存单元为电容,其具有第一端与第二端,且其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所述第二电极端和所述第二栅极线。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含第二晶体管,其具有栅极、第一电极端及第二电极端,且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栅极线,而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所述第一电极端和所述第二电极端分别电连接所述电容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三时间内,所述第二晶体管将导通,并对所述电容进行放电。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栅极线、第二栅极线、第三栅极线、数据线、像素晶体管及储存单元,所述像素晶体管具有栅极,其具有栅极电压,以及具有分别电连接所述数据线和像素电极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时间内,致能所述第一栅极线,将所述像素晶体管导通,并对所述储存单元预充泵电压;在第二时间内,去能所述第一栅极线,致能所述第二栅极线,将所述第二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再提升所述泵电压的大小,并利用所述提升后的电压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以及在第三时间内,去能所述第二栅极线,致能所述第三栅极线,将所述第二栅极线的电压拉回至去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的方法还包含在所述第一时间内,经由所述数据线,对所述像素电极写入第一像素数据。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的方法还包含在所述第二时间内,经由所述数据线,对所述像素电极写入第二像素数据。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的方法还包含在所述第三时间内对所述储存单元进行放电,以将所述第二栅极线的电压拉回至去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储存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栅极线,并经由所述储存单元以提升所述第二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在所述第一时间内,用以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的电压大致等于所述第一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根据上述构想,其中所述第一栅极线相邻于所述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相邻于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栅极线、第二栅极线、第三栅极线及像素晶体管,所述像素晶体管具有栅极、电连接数据线的第一电极端和电连接像素电极的第二电极端,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栅极线、所述第二栅极线、所述第三栅极线及所述像素晶体管的所述栅极电连接,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在第一时间内,当所述第一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对储存单元,预充泵电压,在第二时间内,当所述第一栅极线被去能,而所述第二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储存单元将第二栅极线上的致能电压再提升所述泵电压大小,并利用所述提升后的电压导通所述像素晶体管;以及第二控制单元,在第三时间内,当所述第二栅极线被去能,而所述第三栅极线被致能时,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将所述第二栅极线的电压拉回至去能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柏仰施博盛
申请(专利权)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