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5948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力压板,能够实时的把压板状态提供给控制器:包括压板处于投状态还是退状态、何时操作、管理是否投到位等信息,同时设置有导向装置,降低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和判断不良等隐患。包括有压板主体,压板主体包括有:压板拉手部件、压板基座及固定在压板基座上的两组导电部件,压板拉手部件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压板拉手部件采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包括压板拉手和压板拉手杆,压板拉手为片状结构覆盖在压板基座的外表面,压板拉手杆为中心线垂直于压板拉手平面的杆状结构件,与压板拉手内表面的中部连接;所述压板基座的外表面侧部,设置有用来引导压板拉手部件进入退状态的导向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设备
,二次设备中控制继电保护装置投退的电力压板,压板的投退状态,除了可以通过前面拉手的位置判断外,还可以通过压板上电气元件的智能自动判断。
技术介绍
变电站倒闸操作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保护压板投、退是二次设备操作的主要项目。保护压板也叫保护连片,在传统的各种保护中,压板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某个回路的,是保护装置联系外部接线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到保护的功能和动作出口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因此非常重要。电力系统二次设备中的继电保护装置是保证电力一次设备安全运行的基本设施, 通过操作继电保护压板,可以控制保护装置的投、退或更改保护装置的运行方式。而压板的误操作,则可能使电力一次设备失去保护,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和保护技术的发展,继电保护压板的数量成倍增加,因而对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中二次设备的防误操作尚无有效控制设备,虽然在管理上均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但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二次设备防误问题。二次设备由于压板的误投、误退、漏投、漏退等原因引起的电力系统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对压板位置的检查仍采用人工方式,运行人员或检修人员在进行压板投退时对照压板卡进行坚持和记录,压板的投退规则只能凭运行人员的经验,这种管理方式耗时耗工,并且避免不了人为的误投、误退、漏投、 漏退等现象。现有的各类压板装置都不能实现压板状态检测与防误系统的结合,因为没有防误的手段,极易出现压板的误操作,危机电网的安全运行,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同时,在现有的微机防误装置中,只对电力一次设备进行防误控制,没有对二次设备压板的防误操作步骤。这样极易在二次设备压板误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一次设备的操作, 使得防误操作过程出现漏洞,造成同时误操作压板和一次设备,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巨大急 ^^ ο目前电力系统中的二次压板,普通压板,只有通过外观拉手位置判断其处于何种状态,其内部没有状态检测装置。这样的话,压板的状态、其投退时间等就需要人为的记录, 一是准确性低,二是工作量大,效率低。另外,现有压板没有设置“退”位导向装置,如图1, 在“退”时,压板拉手可能会定位在基座上,此时操作人员不小心碰到压板拉手时,有可能又回到“投”位,这样就会出现操作错误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压板,能够实时的把压板状态提供给控制器包括压板处于投状态还是退状态、何时操作、管理是否投到位等信息,同时设置有导向装置, 降低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和判断不良等隐患,其信息准确性大大提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电力压板,包括有压板主体,所述压板主体包括有压板拉手部件、压板基座及固定在压板基座上的两组导电部件,压板拉手部件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其中,所述压板拉手部件采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包括有压板拉手和压板拉手杆,所述压板拉手为片状结构覆盖在压板基座的外表面,压板拉手杆为中心线垂直于压板拉手平面的杆状结构件,与压板拉手内表面的中部连接;压板基座的中部,设置有圆管状的压板拉手杆通道,压板拉手杆穿过压板拉手杆通道并能够沿压板拉手杆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压板基座的外表面侧部,设置有用来引导压板拉手部件进入退状态的导向槽。所述压板基座上设置有投状态定位孔和退状态定位孔;所述电力压板还包括有位置检测部件;所述位置检测部件设置有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压板拉手部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压板拉手部件处于投状态工作位置时,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穿过投状态定位孔,两组导电部件与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导通,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获得并输出投状态信号;当压板拉手部件被导向槽导向处于退状态工作位置时,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穿过退状态定位孔定位,两组导电部件与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断开,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获得并输出退状态信号。所述导电部件为两组分别固定在压板基座两端的导电柱、固定螺母和压线螺钉组口 O压板拉手杆通道的内腔中设置有可固定压板拉手杆的弹簧固定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电力压板,由于压板基座的外表面侧部,设置有用来引导压板拉手部件进入退状态的导向槽,通过该结构,压板拉手只要不在“投”位置放下,压板拉手(导电铜住)就会通过导向结构自动到达稳定的“退”位置,增加了退操作的可靠性,降低操作错误的隐患。同时由于位置检测部件设置有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压板投状态到位检测单元,当压板拉手部件处于投状态工作位置时,两组导电部件与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导通,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获得并输出投状态信号;当压板拉手部件处于退状态工作位置时,两组导电部件与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断开,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获得并输出退状态信号。能够实时的把压板状态提供给控制器包括压板处于投状态还是退状态、何时操作的等信息,降低了人为因素,其信息准确性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电力压板,能够防止继电保护二次压板的误投、误退、漏投、漏退等误操作,适用于变电站、集控中心,实现从一次设备到二次设备,从手动站、无人站到数字化变电站的全面防误系统解决方案的框架。利用压板投退检测、收集、通信技术,将二次压板操作融入到一次设备防误操作中。使用电脑钥匙操作票指示操作二次压板。在二次压板误投、误退、漏投、投退时将不能操作操作票中下面步骤的操作,起到提示性间接闭锁二次压板。从而避免人为疏忽造成二次压板的误投、误退、漏投、漏退等误操作的发生,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压板投退正确,且能够有效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电力压板的立体结 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电力压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电力压板退过程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技术电力压板退状态正面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电力压板退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电力压板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板基座;11、导向槽;12、投状态定位孔;13、退状态定位孔;2、压板拉手;21、导电铜柱。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电力压板,如图2、3,包括有压板主体,所述压板主体包括有 压板拉手部件、压板基座1及固定在压板基座1上的两组导电部件,压板拉手部件固定在压板基座1上;其中,所述压板拉手部件采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包括有压板拉手2和压板拉手杆,所述压板拉手2为片状结构覆盖在压板基座1的外表面,压板拉手杆为中心线垂直于压板拉手2平面的杆状结构件,与压板拉手2内表面的中部连接;压板基座 1的中部,设置有圆管状的压板拉手杆通道,压板拉手杆穿过压板拉手杆通道并能够沿压板拉手杆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压板基座1的外表面侧部,设置有用来引导压板拉手部件进入退状态的导向槽11。所述压板基座上设置有投状态定位孔12和退状态定位孔13 ;所述电力压板还包括有位置检测部件;所述位置检测部件设置有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所述压板拉手部件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当压板拉手部件处于投状态工作位置时,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穿过投状态定位孔,两组导电部件与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件导通,压板投、退状态检测单元获得并输出投状态信号;当压板拉手部件被导向槽导向处于退状态工作位置时,压板拉手部件中的导电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电力压板,包括有压板主体,所述压板主体包括有:压板拉手部件、压板基座(1)及固定在压板基座(1)上的两组导电部件,压板拉手部件固定在压板基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拉手部件采用可转动的方式固定在压板基座上,包括有:压板拉手(2)和压板拉手杆,所述压板拉手(2)为片状结构覆盖在压板基座(1)的外表面,压板拉手杆为中心线垂直于压板拉手(2)平面的杆状结构件,与压板拉手(2)内表面的中部连接;压板基座(1)的中部,设置有圆管状的压板拉手杆通道,压板拉手杆穿过压板拉手杆通道并能够沿压板拉手杆通道的中心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压板基座(1)的外表面侧部,设置有用来引导压板拉手部件进入退状态的导向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永昊张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