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活化技术生产的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62100 阅读:5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活化技术生产的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原料组成为风化褐煤50~70份,尿素5~15份,磷酸一铵5~20份,氯化钾4~15份,微量元素2~5份;引发剂3~5份,生物活化剂1~5份,粘合剂5~15份;先将风化褐煤中加入稀释2~3倍的引发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生物活化剂拌匀、放置,再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微量元素、粘合剂,混合,造粒。活化风化褐煤提高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转化速度和转化率,各种微量元素以螯合形态存在,养分的吸收率、利用率、土壤理化性状都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用于粮食、蔬菜、瓜果等大田及经济作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利用活化技术生产的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属于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及新型肥料

技术介绍
煤化腐植酸是经过7千万年过程而形成的一种中断产品,风化褐煤作为煤化腐植酸的生产原料与其它腐植酸的生产原料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分子结构决定的生态活性。风化褐煤的生态活性相当于其他腐植酸物质的5倍,也就是说1公斤风化褐煤相当于 5公斤其他腐植酸的有机原料,相对腐植酸的含量而言,1公斤液体腐植酸相当于7-8吨有机化肥腐植酸含量,同样粉状的腐植酸物质1公斤相当于30吨化肥中的腐植酸含量由于其储量丰富(按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估计约6000万吨左右),且纯天然、无污染,是一种生产有机肥料的理想原料。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种植意识大大改善。二十一世纪的农业,食品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百姓的关注,倡导绿色无公害产品最需要关注的应该是绿色种植。随着中国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化学肥料的生产和施用数量不断增加,增施化肥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投肥成本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显现。目前,中国氮肥利率为30 40 %,磷肥利用率10 20 %,钾肥利用率为50 60 %, 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是当前肥料领域的技术难题。提高化肥利用率途径很多,目前有效方式之一是利用生物活性添加剂去活化腐植酸,增强其化合、吸附、螯合、微生物繁殖等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来有效提高化肥利用率。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是腐殖质, 约占总量的85% -90%。土壤腐殖质是改良土壤性质、供给作物营养的主要物质,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主要标志。因而增施腐殖酸类肥料(简称腐肥),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技术措施。当前由于有机原料来源有限,有机肥料的产量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因此利用风化褐煤生产符合农业生态发展要求的腐植酸有机肥料或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我国有机肥产业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现有技术中,腐植酸在肥料生产上的应用大多为直接加入造粒或经活化后加入造粒,CN1948235 (200610047478)提供一种高含量有机无机复混肥,由以下物质(按重量计) 腐殖酸30-35份、磷酸一铵20-25份、尿素13-15份、硫酸铵5_8份、氯化钾13-15份、红土 3-5份、膨润土 5-10份和硫酸或食用碱调节剂0. 5-1份混合组成。腐植酸活化一般主要采用酸法或碱法,CN1546554(200310111098. χ)公开了一种以风化煤、褐煤为原料制取腐植酸盐的方法,将粉碎成0. 1 2mm的风化煤或褐煤粉末100 份加入到带有高效固液混合搅拌器的反应釜中;将润湿活化剂0. 1 0. 3份、水200份加入上述反应釜,开动搅拌,升温至60 85°C ;将重量百分比浓度为25 45%的碱性溶液 30 60份加入到反应釜中,控制在5 IOmin内加完;继续在60 85°C下反应30min,出料得所需腐植酸盐料浆。还可进一步干燥、粉碎后制成腐植酸盐粉末。碱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CN1609073 (2004100906 88)提供一种采用生物工艺技术生产的腐植酸有机肥料,生物腐殖酸复合肥的组成(重量组分配比)尿素25-27,氯化钾25-27,磷酸一铵 30-32,添加剂5-0,腐殖酸15-16,碳铵5。制造过程采用普通无机复合肥的原料做载体, 同腐殖酸混合均勻,再经团粒、烘干、冷却,筛分后包装时再加入小包装的固体微生物制剂,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生物有机肥和无机肥混合的多功能复合肥料,它既有生物有机肥料的长效性,又兼有改良土壤的特效性。CN1535938 (03116246)利用含有生物菌剂的其他有机物料加入腐植酸原料,再添加其他辅料和部分化学肥料生产农用肥料。该专利技术公开的生化活性腐值酸有机肥料由下述组份组成A)含菌剂的有机物和风化煤,B)含NH4HCO3的风化煤,C)含KOH的风化煤,D)含 (NH2)2CO的风化煤,E)含(NH2)2CCK添加剂和催化剂的风化煤,F)含有益菌的无机物。该有机肥料解决了现有生态有机肥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富含活性腐植酸、生化黄腐酸,高活性, 肥效可调(长短)的生化性腐植酸有机肥料。以上几种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化学反应工艺,生产过程强酸或强碱的的用量较大(硝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危险性、污染性较强,生产和设备成本也相对较高。生物活化方面主要是外携或外添加,并没有提高腐植酸本身的生物活性,所以,腐植酸化合、吸附、螯合、微生物繁殖等化学活性和生物活性的优势和特点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失去了添加腐植酸原料的意义。同时还减缓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转化速率,降低肥效和肥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利用腐植酸生产肥料工艺上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活化技术生产的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提供所述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主要是利用生物酶系的多种过氧化物酶对腐殖质、有机酸及其多种高分子有机物质等独特的降解和活化机理,,采用不同于现有技术的生产工艺,实现对腐植酸的无特异性的氧化分解,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和吸收、络合、交换等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风化褐煤50 70份,其中腐植酸含量40_50wt%、有机质70_85wt %、含水率 20-25wt% ;尿素5 15份,磷酸一铵5 20份,氯化钾4 15份,微量元素2 5份;引发剂3 5份,生物活化剂1 5份,粘合剂5 15份;所述引发剂为氨水与硫酸钾1 0.1-0. 5质量比的组合;所述生物活化剂为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铜/锌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其中之一或组合;所述生物活化剂中的酶活为300-1200U/L。所述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铜/锌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均为现有技术,市购产品。先在风化褐煤中加入稀释2 3倍的引发剂,混合均勻,再加入生物活化剂搅拌均勻、放置6 24小时,再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微量元素、粘合剂,混合、造粒。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粘合剂为凹凸棒粉、膨润土、氧化镁、轻质碳酸钙中的之一或组合。进一步,所述粘合剂为凹凸棒粉、膨润土、氧化镁、轻质碳酸钙中的2种或3种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中,氨水含N 15_17wt%,硫酸钾的K2O含量 48-52wt%。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所述微量元素是铁、锌、钼、硼按质量比1 (0.4 1) (0. 2 1) (0. 2 0. 5)的组合。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降解活化按配比,在80-120目的风化褐煤中加入稀释2 3倍体积的引发剂,混合5 10 分钟,然后在混合好的物料中喷入生物活化剂1%。(ν/ν)的稀释液,物料此时为潮湿松散状,含水量为25-30wt%,搅拌均勻后放置6 24小时,降解活化;然后按重量份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钾、微量元素、粘合剂,混合均勻,得含水量18-20wt%的物料;(2)制粒整形将步骤(2)制得的活化混合好的物料挤压制粒,模板孔径3毫米,然后再进行抛光整形至2 2. 5毫米圆形颗粒,即可。该步骤中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腐植酸生物活性肥料,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原料制成:风化褐煤50~70份,其中腐植酸含量40-50wt%、有机质70-85wt%、含水率15-25wt%;尿素5~15份,磷酸一铵5~20份,氯化钾4~15份,微量元素2~5份;引发剂3~5份,生物活化剂1~5份,粘合剂5~15份;所述引发剂为氨水与硫酸钾1∶0.1-0.5质量比的组合;所述生物活化剂为纤维素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铜/锌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之一或组合;所述生物活化剂中的酶活为300-1200U/L;先在风化褐煤加入稀释2~3倍的引发剂,混合均匀,再加入生物活化剂搅拌均匀、放置6~24小时,再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微量元素、粘合剂,混合,造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东风杨果魏建林崔荣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粮源生物有机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