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59216 阅读:5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具体为:将待测输电线路停电,将其线路末端三相开路并不接地;直接利用待测输电线路首端加压点所在变电站的三相电源,对待测输电线路进行加压;同步采集待测输电线路首、末两端的三相电压和首端的三相电流;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利用谐波分量计算出待测输电线路的正序谐波电容;再将正序谐波电容换算为工频下输电线路的正序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消除了工频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测量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参数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发展,发电厂(变电站)出线增多,互感线路越来越多。确定输电线路正序电容参数的方法有公式计算法和停电测量法。由于输电线路的正序电容的测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理论计算值的精度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当一条新建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前,需要测量新建线路的正序电容等参数,此线路可能与其它已建线路之间存在互感;用传统的停电测量法测量互感线路的正序电容时要求与被测线路有互感耦合的线路全部停电,否则在互感(干扰)很大时,其测量误差很大,而要对互感线路完全停电进行测量经常是不可能的。因此,寻求一种新的互感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是电力系统运行部门所急需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停电测量法测量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零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实现了在有干扰的情况下对输电线路正序电容的准确测量。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种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待测输电线路上的三相电压数据和三相电流数据1)将待测输电线路停电,并将其末端三相开路并不接地;2)在待测输电线路首端施加输电线路加压点所在变电站的三相交流电压,加压源的频率为工频;3)同步采集待测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的三相电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采集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计算待测输电线路的正序谐波电容1)对步骤一采集的首端三相电压数据Usa(k)、usb(k)和Use(k)、三相电流数据 isa (k)、isb (k)和isc (k)、以及末端三相电压数据Uffla (k) ,Ufflb (k)和Ufflc (k),利用傅里叶算法计算得到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三相电压η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a、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η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为权利要求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待测输电线路上的三相电压数据和三相电流数据1)将待测输电线路停电,并将其末端三相开路并不接地;2)在待测输电线路首端施加输电线路加压点所在变电站的三相交流电压,加压源的频率为工频;3)同步采集待测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的三相电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采集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计算待测输电线路的正序谐波电容1)对步骤一采集的首端三相电压数据Usa(k)、Usb(k)和us。(k)、三相电流数据isa(k)、 isb (k)和is。(k)、以及末端三相电压数据Uma (k)、Ufflb (k)和um。(k),利用傅里叶算法计算得到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三相电压η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 a、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η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当输电线路长度小于100公里时,待测输电线路η次谐波对应的正序谐波电容Cln为 其中,Cln的单位为法;为待测输电线路首端η次谐波电流的正序分量,单位为安培; 为待测输电线路首端η次谐波电压的正序分量,单位为伏特;imag(·)表示取相量的虚部分量;f为电力系统工频频率,单位为赫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n取3或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具体为将待测输电线路停电,将其线路末端三相开路并不接地;直接利用待测输电线路首端加压点所在变电站的三相电源,对待测输电线路进行加压;同步采集待测输电线路首、末两端的三相电压和首端的三相电流;根据测量得到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利用谐波分量计算出待测输电线路的正序谐波电容;再将正序谐波电容换算为工频下输电线路的正序电容。本专利技术方法消除了工频干扰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测量结果的精度。文档编号G01R27/26GK102323488SQ201110142659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0日专利技术者胡志坚 申请人:武汉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谐波分量的输电线路正序电容抗干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待测输电线路上的三相电压数据和三相电流数据:1)将待测输电线路停电,并将其末端三相开路并不接地;2)在待测输电线路首端施加输电线路加压点所在变电站的三相交流电压,加压源的频率为工频;3)同步采集待测输电线路首端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的三相电压;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采集的电压数据和电流数据计算待测输电线路的正序谐波电容:1)对步骤一采集的首端三相电压数据usa(k)、usb(k)和usc(k)、三相电流数据isa(k)、isb(k)和isc(k)、以及末端三相电压数据uma(k)、umb(k)和umc(k),利用傅里叶算法计算得到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和末端三相电压n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a、待测输电线路首端三相电压n次谐波的实部分量和虚部分量为:(math)??(mfencedopen='{'close='')?(mtable)?(mtr)?(mtd)?(msub)?(mi)U(/mi)?(mi)sanr(/mi)?(/msub)?(mo)=(/mo)?(mfrac)?(mn)2(/mn)?(mi)N(/mi)?(/mfrac)?(munderover)?(mi)Σ(/mi)?(mrow)?(mi)k(/mi)?(mo)=(/mo)?(mn)0(/mn)?(/mrow)?(mrow)?(mi)N(/mi)?(mo)-(/mo)?(mn)1(/mn)?(/mrow)?(/munderover)?(msub)?(mi)u(/mi)?(mi)sa(/mi)?(/msub)?(mrow)?(mo)((/mo)?(mi)k(/mi)?(mo))(/mo)?(/mrow)?(mi)cos(/mi)?(mrow)?(mo)((/mo)?(mi)n(/mi)?(mfrac)?(mrow)?(mn)2(/mn)?(mi)π(/mi)?(/mrow)?(mi)N(/mi)?(/mfrac)?(mi)k(/mi)?(mo))(/mo)?(/mrow)?(/mtd)?(/mtr)?(mtr)?(mtd)?(msub)?(mi)U(/mi)?(mi)sani(/mi)?(/msub)?(mo)=(/mo)?(mfrac)?(mn)2(/mn)?(mi)N(/mi)?(/mfrac)?(munderover)?(mi)Σ(/mi)?(mrow)?(mi)k(/mi)?(mo)=(/mo)?(mn)0(/mn)?(/mrow)?(mrow)?(mi)N(/mi)?(mo)-(/mo)?(mn)1(/mn)?(/mrow)?(/munderover)?(msub)?(mi)u(/mi)?(mi)sa(/mi)?(/msub)?(mrow)?(mo)((/mo)?(mi)k(/mi)?(mo))(/mo)?(/mrow)?(mi)sin(/mi)?(mrow)?(mo)((/mo)?(mi)n(/mi)?(mfrac)?(mrow)?(mn)2(/mn)?(mi)π(/mi)?(/mrow)?(mi)N(/mi)?(/mfrac)?(mi)k(/mi)?(mo))(/mo)?(/mrow)?(/mtd)?(/mtr)?(/mtable)?(/mfenced)?(/math)(1)(math)??(mfencedopen='{'close='')?(mtable)?(mtr)?(mtd)?(msub)?(mi)U(/mi)?(mi)sbnr(/mi)?(/msub)?(mo)=(/mo)?(mfrac)?(mn)2(/mn)?(mi)N(/mi)?(/mfrac)?(munderover)?(mi)Σ(/mi)?(mrow)?(mi)k(/mi)?(mo)=(/mo)?(mn)0(/mn)?(/mrow)?(mrow)?(mi)N(/mi)?(mo)-(/mo)?(mn)1(/mn)?(/mrow)?(/munderover)?(msub)?(mi)u(/mi)?(mi)sb(/mi)?(/msub)?(mrow)?(mo)((/mo)?(mi)k(/mi)?(mo))(/mo)?(/mrow)?(mi)cos(/mi)?(mrow)?(mo)((/mo)?(mi)n(/mi)?(mfrac)?(mrow)?(mn)2(/mn)?(mi)π(/mi)?(/mrow)?(mi)N(/mi)?(/mfrac)?(mi)k(/mi)?(mo))(/mo)?(/mrow)?(/mtd)?(/mtr)?(mtr)?(mtd)?(msub)?(mi)U(/mi)?(mi)sbni(/mi)?(/msu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