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8177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进水管、混合室、出料管,絮凝剂投料口设置在混合室上部,进水管与混合室为水平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与混合室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直径D为基准尺寸,进水管直径A为混合室直径的0.5-1倍,进水管高度B为混合室直径的1.25-2.5倍,出料管直径C为混合室直径的0.75-1.5倍,出料管高度E为混合室直径的0.75-1.5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造紊流增强了絮凝剂与浆料之间的混合作用,提高了混凝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属废水处理

技术介绍
现有废水处理工艺中,投加絮凝剂方式为脱气池单点投加,或者深沉池进料管多点投加,有的安装机械搅拌来增强混凝效果。这些方式的不足是絮凝剂与浆料混合不足,机械搅拌也可能造成搅拌过度,使絮团链断裂,影响混凝及沉淀池固液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加强絮凝剂与浆料之间的混合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进水管、混合室、出料管,絮凝剂投料口设置在混合室上部,进水管设置在混合室上方水平位置, 进水管与混合室由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与混合室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直径D为基准尺寸,进水管直径A为混合室直径的0. 5 — 1倍,进水管高度B为混合室直径的1. 25 - 2. 5倍,出料管直径C为混合室直径的0. 75-1.5倍,出料管高度E为混合室直径的0. 75 — 1.5倍。进料与液面形成高差,利用流体自身重力,使装置内部液体产生紊流, 模拟搅拌,避免搅拌过度对混合后絮团的破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与以往絮凝剂投加方式相比,此装置通过制造紊流增强了絮凝剂与浆料之间的混合作用,提高了混凝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可知,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 1、进水管2、混合室3、出料管4,絮凝剂投料口 1设置在混合室3上部,进水管2与混合室3为水平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4与混合室3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3直径D为基准尺寸, 进水管2直径A为混合室3直径的0. 8倍,进水管2高度B为混合室3直径的2倍,出料管 4直径C为混合室3直径的1倍,出料管4高度E为混合室3直径的1. 2倍。进水与液面形成高差,利用流体自身重力,使装置内部液体产生紊流,模拟搅拌,避免搅拌过度对混合后絮团的破坏。权利要求1. 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1)、进水管(2)、混合室(3)、出料管(4),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料口(1)设置在混合室(3)上部,进水管(2)设置在混合室 (3)上方水平位置,进水管(2)与混合室(3)由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4)与混合室(3)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3)直径(D)为基准尺寸,进料管直径(A)为混合室(3) 直径的0. 5 — 1倍,进料管高度(B)为混合室(3)直径的1. 25 - 2. 5倍,出料管直径(C)为混合室(3)直径的0. 75-1.5倍,出料管高度(E)为混合室(3)直径的0. 75-1.5倍。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进水管、混合室、出料管,絮凝剂投料口设置在混合室上部,进水管与混合室为水平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与混合室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直径D为基准尺寸,进水管直径A为混合室直径的0.5-1倍,进水管高度B为混合室直径的1.25-2.5倍,出料管直径C为混合室直径的0.75-1.5倍,出料管高度E为混合室直径的0.75-1.5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造紊流增强了絮凝剂与浆料之间的混合作用,提高了混凝效果。文档编号B01F5/04GK202113790SQ201120140039公开日2012年1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5日专利技术者罗良德 申请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絮凝剂与浆料混合装置,包括絮凝剂投料口(1)、进水管(2)、混合室(3)、出料管(4),其特征在于:絮凝剂投料口(1)设置在混合室(3)上部,进水管(2)设置在混合室(3)上方水平位置,进水管(2)与混合室(3)由焊接方式联接,出料管(4)与混合室(3)为向下倾斜45度焊接方式联接,混合室(3)直径(D)为基准尺寸,进料管直径(A)为混合室(3)直径的0.5-1倍,进料管高度(B)为混合室(3)直径的1.25-2.5倍,出料管直径(C)为混合室(3)直径的0.75-1.5倍,出料管高度(E)为混合室(3)直径的0.75-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良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