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52566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含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显示模块包含一面板模块及一框架且可与一盖体组合成一显示装置。盖体利用其侧壁上的第一卡扣部与框架上的第二卡扣部卡合以将盖体固定在显示模块上成为显示装置。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第一端包含一显示区域且该面板模块利用第二端胶合于框架上使框架成为面板模块唯一实质提供支撑力的结构。当显示模块为具有背光源的显示模块时,则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及背光模块。当显示模块为不具背光源的显示模块时,则面板模块仅包含玻璃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受惠于半导体组件与显示技术的进步,电子产品不断朝向小型化、多功能化且携带方便的方向发展,常见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包括笔记型计算机(notebook computer)、平板计算机(tablet computer)及移动电话(mobile phone)等。以笔记型计算机而言,其是由相互枢接的主机与显示装置所组成。使用者可将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与显示装置闭阖以方便携带,待欲使用笔记型计算机时再将显示装置相对于主机展开以进行操作并观看显示画面。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装置包括外壳及配置于外壳内的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一般来说,面板模块与背光模块多以螺丝锁附的方式被固定于外壳的盖体。为了提供螺丝锁附的空间,外壳须具有一定的厚度且面板模块的周缘部分须设置螺孔,因此显示装置的薄化及显示面积会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较薄的厚度及较大的显示区域。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模块,其中,包括框架及面板模块,其中框架形成一开口且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面板模块胶合于框架并覆盖此开口上以将面板模块固定于框架,其中面板模块的第一端包含显示区域且框架为面板模块提供支撑力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模块,其中,包括框架、面板模块、及盖体, 其中且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面板模块胶合于框架上以形成显示模块。盖体则固定于该框架并邻近面板模块的第二端以形成显示装置,其中框架与盖体提供面板模块一支撑力。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首先提供一框架且此框架形成一开口。接下来将面板模块的第二端胶合至框架并覆盖此开口以形成显示模块,其中面板模块的一第一端包含一显示区域且框架为该面板模块提供一支撑力的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首先提供一框架。接下来将面板模块的第二端胶合至框架以形成显示模块,其中面板模块的第一端包含一显示区域。最后将一盖体固定于该框架且此盖体邻近面板模块的第二端以形成该显示装置,其中框架与盖体均提供面板模块一支撑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模块采用一黏胶固定于框架且黏胶包含一环氧树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环设并胶合于面板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框架所形成的开口用来增加显示区域的亮度。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模块为一具背光源的显示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模块包含一玻璃模块及一背光模块且框架包含一第一支撑部及一第二支撑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玻璃模块以一方向胶合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背光模块以此方向胶合于该第二支撑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胶合方向为该显示区域的一法线向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支撑部较第二支撑部位于框架的外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面板模块的第一端及第二端为相互平行的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包含一灯源、一反射片、一导光板、及一光学膜片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灯源包含一灯管或是一 LED灯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玻璃模块包含一第一玻璃板及一第二玻璃板,其中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一液晶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模块为一不具背光源的显示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该面板模块包含一玻璃模块且框架包含一支撑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玻璃模块胶合于支撑部且玻璃模块包含一第一玻璃板及一第二玻璃板,其中第一玻璃板与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一有机发光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盖体包含一第一卡扣部且框架包含一第二卡扣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当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互卡合时,盖体固定至框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含一装饰框且装饰框位于该面板模块的四周用来保护面板模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装置更包含一装饰盖且装饰盖用来覆盖与面板模块连接的一驱动模块板。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前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图4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图4的盖体分离于框架的示意图。图6为图3的框架的前视图。图7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部分构件爆炸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模块的组装流程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流程图。符号说明100 ;显示装置110盖体112 ;底板114侧壁114a 第一財口部120框架122 ;第一支撑部122a 第一端122bΛ-Λ- ~·上山 弟一顺122c、.第一支撑 122d 第二卡扣部124第二支撑部124a.第二支撑面126止挡部130 ;玻璃模块132显示区域134 ;周缘部分136第一玻璃板137 ;显示面板138第二玻璃板140 ;背光模块142灯条144 ;反射片146导光板148 ;光学膜片组150镜头模块160 ;天线170驱动模块板180 ;装饰盖190装饰框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前视图。图2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后视图。图3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爆炸图。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用在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或是不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主动发光的显示装置),其中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显示 (Liquid Crystal Display,IXD)的显示装置。不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0LED)的显示装置。虽然以下的第一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使用在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但是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请参考图1至图3,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包括盖体110、框架120、及面板模块,其中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130及背光模块140。框架120可固定于盖体110,且面板模块可以一方向胶合于框架120成为显示模块,该方向为显示模块上的显示区域的法线方向。当显示装置为具有背光源的显示装置时,显示模块为具有背光源的显示模块。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例如是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将显示装置通过图3所绘示的铰炼IlOa枢接至笔记型计算机的主机(未绘示)后即可成为笔记型计算机。在其它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0亦可应用于平板计算机、移动电话、电视等电子装置。图4为图1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图。请参考图4,详细而言,第一实施例的盖体 110具有一底板112及一侧壁114,且框架120向内突出一支撑组件且支撑组件包含包括一第一支撑部122、及一第二支撑部124。第一支撑部122的第一端12 卡扣于盖体110的侧壁114,第二支撑部IM连接于第一支撑部122的第二端122b并视产品设计的需求承靠或不承靠于盖体110的底板112。玻璃模块130以一方向胶合于第一支撑部122,且背光模块140配置于玻璃模块130与底板112之间并以同方向胶合于第二支撑部124,其中玻璃模块与背光模块与框架的胶合方向为显示模块上的显示区域132的法线方向。随着产品设计的需求,第一支撑部122相对于第二的撑部IM而言较位于框架的外侧,因此光源的光线可以完全透过背光模块140传递至玻璃模块130上。框架可围绕成中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形成开口;以及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二端胶合于该框架并覆盖该开口,其中该第一端包含一显示区域且该框架为该面板模块提供支撑力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29 US 61/359,811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形成开口 ;以及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二端胶合于该框架并覆盖该开口,其中该第一端包含一显示区域且该框架为该面板模块提供支撑力的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仅采用黏胶固定于该框架且该黏胶包含环氧树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环设并胶合于该面板模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口用来增加该显示区域的亮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为具有背光源的显示模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及背光模块且该框架包含第一支撑部及一第二支撑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以一方向胶合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该背光模块以该方向胶合于该第二支撑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向为该显示区域的法线向量。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较该第二支撑部位于该框架的外侧。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为相互平行的平面。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灯源、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源包含灯管或是LED灯条。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包含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其中该第一玻璃板与该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一液晶层。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为不具有背光源的显示模块。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且该框架包含支撑部。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胶合于该支撑部且该玻璃模块包含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其中该第一玻璃板与该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有机发光层。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模块还通过通过该框架固定至盖体且该显示模块与该盖体组合成为显示装置。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包含第一卡扣部且该框架包含第二卡扣部。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互卡合时,该盖体固定至该框架。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装饰框且该装饰框位于该面板模块的四周以保护该面板模块。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装饰盖且该装饰盖用来覆盖与该面板模块连接的驱动模块板。22.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盖体固定在该框架上后,该盖体的一侧壁将会包覆对应的该框架的侧壁以避免该显示装置发生漏光的缺陷。23.—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面板模块,包含第一端及第二端且该第二端胶合于该框架,其中该第一端包含显示区域;盖体,固定于该框架并邻近该第二端以形成该显示装置,其中该框架与该盖体提供该面板模块支撑力。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采用黏胶固定于该框架且该黏胶包含环氧树脂。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为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及背光模块且该框架包含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27.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以一方向胶合于该第一支撑部且该背光模块以该方向胶合于该第二支撑部。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方向为该显示区域的法线向量。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支撑部较该第二支撑部位于该框架的外侧。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为相互平行的平面。31.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背光模块包含灯源、反射片、导光板、及光学膜片组。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灯源包含灯管或是LED灯条。33.如权利要求沈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包含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其中该第一玻璃板与该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一液晶层。3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为不具背光源的显示装置。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面板模块包含玻璃模块且该框架包含支撑部。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玻璃模块胶合于该支撑部且该玻璃模块包含第一玻璃板及第二玻璃板,其中该第一玻璃板与该第二玻璃板之间包含有机发光层。3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体包含第一卡扣部且该框架包含第二卡扣部。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相互卡合时,该盖体固定至该框架。39.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一装饰框且该装饰框位于该面板模块的四周以保护该面板模块。4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还包含装饰盖且该装饰盖用来覆盖与该面板模块连接的驱动模块板。41.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盖体固定在该框架上后,该盖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国南林伯安陈永蕙
申请(专利权)人: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