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8647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以避免成型螺杆上端与旧式挡片在长时间磨擦后造成严重磨损的问题出现,其技术手段为螺杆组D包括:一对成型螺杆(11、11’),下半身被封闭在模枕(21)、枕盖(22)内,上半身被封闭在顶模(31)、挡盖(32)内;一下固定套(12),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上固定套(13),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对轴承套(14、14’),位在上固定套(13)之上,一端具有轴承(141、141’)可供二成型螺杆(11、11’)上端穿过后,再与轴承套(14、14’)锁固结合;及一对调整螺丝(15、15’),垂设在顶模(31)上的上盖(33)的左右两侧,下端螺入上述轴承套(14、14’)的另端螺孔(142、142’)内。(*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主要是来解决旧式挡片与成型螺杆在长时间接触及受力下造成磨损的问题。
技术介绍
旧式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其成型螺杆与挡片是保持接触状态的,此可参考以下专利文献,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39430号「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改良构造」,该案为申请人之前案创作,其主要是针对传统成型模座予以改良,改良的范围大致如下(1)将旧式模子、模子盖的组合,改良为模子、模枕及枕盖的组合;(2)将旧式模子座、文件片盖的组合,改良为模子座、顶模及挡片盖的组合;(3)将旧式藉由半圆培林块、矩形培林块固定二齿轮的传动机构,改以一个齿轮座将二齿轮固定的传动机构;(4)将旧式模子座上的平行凸枕与牛角块予以淘汰,不再设置;藉由上述的改良,能在改变拉链链齿规格时而易于更换模具等构件,并在齿轮、培林等零件损耗时也能便于快速更换与组装,且不需将整个成型座拆解即能独立更换,另在组装后能达到精密配合的需求。唯前案仍存在着下列问题,主要在于螺杆组方面,此可参上述专利文献的第6、7 图所示,分别系(1) 二成型螺杆52、52的上端会与单片或双片型的挡片55、55相互配合,该二挡片 55、55是以缺口衔着二成型螺杆52、52的颈部沟槽521、521,在作业时二成型螺杆会不停地转动,所以会与二挡片相互摩擦,造成成型螺杆的颈部沟槽、及挡片缺口严重磨损,进而造成尼龙链齿变形或规格走样,因此业者必须常加调整,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2)虽然业者可在二成型螺杆与二挡片之间添加油膏或润滑油来减少磨擦阻力, 但长期使用下仍旧会产生磨耗,故未必能根本解决问题,遂该问题至今乃困扰着使用业者。(3)旧式二成型螺杆只能上下位移调整,却不能前后位移调整,因此二成型螺杆有前后偏差问题发生时,是无法藉由调整手段来直接改变偏差的,故需业者自行拆解成型模座,才能调整二成型螺杆,遂造成业者不少困扰。(4)旧式二成型螺杆还须与上、下二固定套配合,二固定套是以穿孔供二成型螺杆穿入,由于二者间会产生磨擦阻力,所以须添加油膏或润滑油来降低阻力,唯无论如何,仍都会影响成型螺杆的旋转效果。有鉴于此,如何避免成型螺杆与挡片之间相互摩擦、不需时常添加油膏或润滑油来减少磨擦阻力、及使二成型螺杆具有前后位移调整功能、以及降低成型螺杆与上下二固定套的摩擦阻力,便成为本技术欲改进的主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成型螺杆上端不会受到磨损、不须时常添加润滑油剂、更可调整成型螺杆上下位移、及使成型螺杆具有前后位移调整功能的「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为解决上述问题及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为一种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所述螺杆组D包括一对成型螺杆11、11’,呈左右平行对应,并设置在模枕21的双沟211、及顶模31 的模槽311内,并以覆盖在模枕21上的枕盖22、及覆盖在顶模31上的挡盖32将一对成型螺杆11、11,封闭着;一下固定套12,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下方位置,且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上固定套13,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近中央位置,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对轴承套14、14’,呈左右对应,并位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上方位置,且在上固定套13之上,其一端具有一对轴承141、141’可供一对成型螺杆11、11’上端穿过后,再与一对轴承套14、14’锁固结合;及一对调整螺丝15、15’,垂设在顶模31上的上盖33左右两侧,下端则螺入上述一对轴承套14、14’另端的一对螺孔142、142’内。更进一步的,根据上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还包括一对旋转钮 16、16’,位在上盖33上,并分别与上述一对调整螺丝15、15’上端结合,在一对旋转钮16、 16’旋转后能调整一对螺丝15、15’,并带动一对轴承套14、14’上下升降。又,根据上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所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的上端是螺纹111、111’,能与一对螺帽17、17’螺合后,而与一对轴承套14、14’结合为一。根据上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所述挡盖32具有对应上述一对轴承套14、14’的一对凹槽321、321’,在凹槽内设置能与一对轴承套14、14’接触的一对推掣压块35、35’,又凹槽内更设置用于一对推掣压块35、35’前后滑动的一对螺丝34、34’。根据上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所述下固定套12及上固定套13 在供一对成型螺杆11、11’穿入的孔内设置了轴承121、131。再者,根据上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所述成型模座包括模子座 40,固定在拉炼成型机台上;模块A,固定在模子座40正面的下方,其包含模子23、固定在模子23上的模枕21、 及覆盖在模枕21上的枕盖22;传动机构B,固定在模子座40的上端,其包含齿轮座50、枢设在齿轮座50下且呈相互啮合的齿轮组51 ;挡模块C ;固定在模子座40正面的下方,其包含顶模31、覆盖在顶模31上的挡盖 32、及固定在顶模31上端的上盖33 ;以及下半身被封闭在模枕21、枕盖22内,上半身被封闭在顶模31、挡盖32内的螺杆组 D0藉由本技术的实施可获致下列结果(1) 一对成型螺杆11、11’的上端与一对轴承套14、14’结合,因此淘汰了旧式的挡片,由于轴承套的一对轴承141、141’与一对成型螺杆11、11’之间不会产生磨擦,所以一对成型螺杆能自由转动,不会有磨损问题发生,彻底解决旧式问题,因此也就不虞有尼龙链齿变形或规格走样的问题产生。(2)再者,由于不再使用旧式二挡片,所以不需添加油膏或润滑油来减少与一对成型螺杆11、11’间的磨擦阻力,故能减轻对业者的困扰。(3)挡盖32设置一对螺丝34、34’后,可用于推掣压块35、35’前后滑移,进以微调改变一对成型螺杆11、11’的前后位移,解决旧式不能调整的问题点。(4)当下固定套12及上固定套13的穿孔内设置轴承121、131后,而使一对成型螺杆11、11’与下上二固定套12、13的磨擦阻力减小,使旋转效果更为顺畅。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成型螺杆上端在顶模内的配置图。图2本技术成型模座的立体分解图。图3本技术成型螺杆与轴承套的配合图。图4本技术前方螺丝调整轴承套的剖面示意图。图5本技术成型螺杆与上下二固定套配合的剖面示意图。组件符号的说明A模块 21模枕 211双沟22枕盖 23模子 B传动机构50齿轮座51齿轮组C挡模块31顶模 311模槽 32挡盖321,321'凹槽33 上盖34、34,一对螺丝35、35, 一对推掣块 D螺杆组 11、11,一对成型螺杆111、111,螺纹112,112' 一对上轴 113、113,一对下轴12下固定套121 轴承13 上固定套131轴承 14、14’一对轴承套141、141,一对轴承142、142’ 一对螺孔15,15'一对调整螺丝 16、16’ 一对旋转钮17、17, 一对螺帽40模子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成型螺杆上端在顶模内的配置图,图2所示为成型模座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D)包括:一对成型螺杆(11、11’),呈左右平行对应,并设置在模枕(21)的双沟(211)、及顶模(31)的模槽(311)内,并以覆盖在模枕(21)上的枕盖(22)、及覆盖在顶模(31)上的挡盖(32)将一对成型螺杆(11、11’)封闭着;一下固定套(12),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下方位置,且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上固定套(13),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近中央位置,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对轴承套(14、14’),呈左右对应,并位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上方位置,且在上固定套(13)之上,其一端具有一对轴承(141、141’)可供一对成型螺杆(11、11’)上端穿过后,再与一对轴承套(14、14’)锁固结合;及一对调整螺丝(15、15’),垂设在顶模(31)上的上盖(33)左右两侧,下端则螺入上述一对轴承套(14、14’)另端的一对螺孔(142、142’)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组(D)包括 一对成型螺杆(11、11’),呈左右平行对应,并设置在模枕(21)的双沟011)、及顶模(31)的模槽(311)内,并以覆盖在模枕上的枕盖(22)、及覆盖在顶模(31)上的挡盖(32)将一对成型螺杆(iiur)封闭着;一下固定套(12),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下方位置,且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上固定套(13),是固定在顶模(31)之模槽(311)近中央位置,具有二穿孔以供上述一对成型螺杆(11、11’)平行穿过;一对轴承套(14、14’),呈左右对应,并位在顶模(31)之模槽(311)上方位置,且在上固定套(1 之上,其一端具有一对轴承(141、141’ )可供一对成型螺杆(11、11’ )上端穿过后,再与一对轴承套(14、14’ )锁固结合;及一对调整螺丝(15、15’),垂设在顶模(31)上的上盖(3 左右两侧,下端则螺入上述一对轴承套(14、14’ )另端的一对螺孔(142、142’ )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杆组构造,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对旋转钮(16、16’),其位在上盖(3 上,并分别与上述一对调整螺丝(15、15’)上端结合,在一对旋转钮(16、16’ )旋转后能调整一对螺丝(15、15’),并带动一对轴承套(14、14’ )上下升降。3.如权利要求1所述拉链成型机之成型模座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肯勤丰企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