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手机及内置重力感应器的云台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048458 阅读:5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手机及内置重力感应器的云台控制方法:一,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建立三维坐标系;二,记录手机当前位置及远端云台位置,建立两者对应关系;三,设定采样间隔,定时对内置重力感应器的参数值进行采样;四,依据采样值计算手机当前位置与前一采样时刻位置变化(含水平、垂直角度偏移);五,将水平、垂直角度偏移值,输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六,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对输入的各时刻手机位置参数进行整合运算,依据远端云台控制协议,生成远端云台控制命令;七,将远端云台控制命令放入控制命令输出队列,依据命令发送策略,将控制命令经网络发往远端云台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手机模拟为远端云台,操控手机即可操控远端云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数字视频监控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的用手机操控远程云台转动,实施视频监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的数字视频监控一般采取摄像机安装在云台上,监控中心控制云台进行水平、垂直运动,带动摄像机水平转动、调整机身倾斜角度等,摄像机对镜头范围内的景象进行拍摄传回视频流。对云台的控制有按键、摇杆、直接输控制命令等方式。随着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以及3G、WiFi等无线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远程监控多了一条新的途径,即智能手机通过网络远程操控监控设备而实施监控。这使得手机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监控远端情况。但由于手机的随身携带及触摸屏大小有限等特性,使得现有的各种操控远端云台方法在手机上使用显得很不方便。若为手机配置专门的摇杆设备,则其携带不方便,这与手机的随身携带特性不符。 若在手机触摸屏上安排滑动条或罗盘、按键等操作符号,模拟云台操作面板对云台实施操作,则会占用触摸屏很大的一部分显示空间,使得本就大小有限的触摸屏难以获得充分的屏幕空间播放实时传回的监控画面(由于在触摸屏上安排操作符号需要考虑到人手触摸的方便程度,操作符号不能设计得过小,若干操作符号的组合占用的屏幕空间比较大)。另外,滑动条、罗盘和按键的控制方式是在二维平面操控三维空间的移动,操作过程不直观。 以上因素会影响到操控者对云台运行情况的判断,增加用户来回移动云台的次数,降低操控效率以及用户的操控体验。综上,现有的手机云台控制方法需要占用大量的屏幕空间,并且只支持平面操控, 难以克服手机屏幕空间有限、操控过程不直观等问题,使得操控效率不高、用户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在操控效率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按如下步骤第一步,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建立三维坐标系;第二步,记录手机当前位置及远端云台位置,建立两者对应关系;第三步,设定采样间隔,定时对内置重力感应器的参数值进行采样;第四步,依据采样值计算手机当前位置与前一采样时刻位置的变化(含水平、垂直角度偏移);第五步,将取得的水平、垂直角度偏移值,输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第六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对输入的各时刻手机位置参数进行整合运算,依据远端云台控制协议,生成远端云台控制命令;第七步,将远端云台控制命令放入控制命令输出队列,依据命令发送策略,将控制命令经网络发往远端云台控制单元,实现对云台的控制。本专利技术云台控制方法利用智能手机内置的重力感应器感知用户的肢体动作,将手机机身模拟为远端的云台,操控手机机身做水平、上下转动即操控远端云台做同样的运动。 该方法操作过程中,操控者可以通过观察手机感知云台的相对位移,有良好的位置感、直观。同时,该方法无需在手机屏幕上显示用户操控用的滑动条、罗盘等操作符号,只需显示按键操作符号,使得手机可以留出更多的屏幕空间播放实时传回的监控画面,提高了操控的效率,有良好的用户体验。附图说明图1为手机控制远端云台示意图。图2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三维坐标系示意图。图3为重力感应器Z轴参数值变动反映手机机身上下转动示意图。图4为重力感应器X轴参数值变动反映手机机身左右转动示意图。图5为依据内置重力感应器参数值计算手机上下转动角度原理图。图6为依据内置重力感应器参数值计算手机左右转动角度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的基本原理是目前的智能手机均内置重力感应器,可以感知手机在三维空间运动时,空间各分量(x、Y、z轴)上的投影值。而用户以自然姿态手握手机(自然姿态指手机屏幕面向用户,机身与地面水平面有一个15° 75°的倾角),对手机进行左右、上下转动时,重力加速度在空间各分量上的投影值可以反映出这样的转动运动。据此,可以将手机机身模拟为远端云台,通过记录手机机身在水平、 垂直方向上的转动情况,感知用户对远端云台的操控要求,并将操控要求转化为云台控制指令,发送到远端云台控制单元,实现手机对远端云台的控制。如图1所示,手机控制远端云台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建立三维坐标系。以手机屏幕为水平面,建立Χ、Υ轴。一般手机屏幕为矩形,以屏幕的横、竖轴为X、 Y轴,以与手机屏幕垂直的法线方向为ζ轴,完成三维坐标系的建立。图2是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三维坐标系建立示意图。第二步,记录手机当前位置及远端云台位置,建立两者对应关系。采用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PI函数获取重力感应器当前数值。如谷歌Android系统有如下函数可以取得重力感应器数值。getDefaultSensor();getSystemService(SENSOR—SERVICE);onSensorChanged(SensorEvent e) {X0 = e. values [SensorManager. DATA_X]; y0 = e. values [SensorManager. DATA—Y]; Z0 = e. values [SensorManager. DATA_Z];} 取得的重力感应器数值记录为三元组[Xtl, y0, z0]。向远端云台发送控制命令取得远端云台的当前位置参数,记录为三元组[Ixtl,Iytl,IzJ。不同云台技术参数有差异,某些云台不支持回传当前位置参数。如出现此类情况,则将[Ixtl, Iytl, IzJ置为W,0,0]。后续计算均计算相对偏移。 第三步,设定采样间隔,定时对内置重力感应器的参数值进行采样。根据操作者手部运动习惯的差异,以不遗漏操作者手部停留动作为标准,设定采样间隔。一般可取IOOms的整数倍。用第二步中相同的方法获取重力感应器数值,记录为 [x1jliz1], [x2,Y2jZ2] , [x3,y3,z3], ..., [xijyijzi], i 为采样次数。第四步,依据采样值计算手机当前位置与前一采样时刻位置的变化。重力感应器能感应到重力加速度在第一步中所建立的三维坐标系各分量(X、Y、Z 轴)上的投影值。当用户以自然姿态手握手机(自然姿态指手机屏幕面向用户,机身与地面水平面有一个15° 75°的倾角),对手机进行左右、上下转动时,投影值可以与手机的转动建立对应关系。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可以从重力加速度在三维坐标系各分量上投影值的变化推算出手机左右、上下的转动情况。图3显示了重力感应器Z轴参数值的变动与手机机身上下转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图4显示了重力感应器X轴参数值的变动与手机机身左右转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图5为依据Z轴参数值变化计算手机机身上下转动角度原理图。图中手机平面i 与Zi轴成90°夹角,手机平面η与Zp1轴成90°夹角;则手机平面i与手机平面Η间夹角与Zi轴和Zh轴间夹角相等式轴和Zp1轴间夹角可由Z轴上的重力加速度采样值(即投影值)的变化得出。具体计算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手机及内置重力感应器的云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第一步,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建立三维坐标系;第二步,记录手机当前位置及远端云台位置,建立两者对应关系;第三步,设定采样间隔,定时对内置重力感应器的参数值进行采样;第四步,依据采样值计算手机当前位置与前一采样时刻位置的变化,包括水平、垂直角度偏移;第五步,将取得的水平、垂直角度偏移值,输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第六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对输入的各时刻手机位置参数进行整合运算,依据远端云台控制协议,生成远端云台控制命令;第七步,将远端云台控制命令放入控制命令输出队列,依据命令发送策略,将控制命令经网络发往远端云台控制单元,实现对云台的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手机及内置重力感应器的云台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 第一步,为手机内置重力感应器建立三维坐标系;第二步,记录手机当前位置及远端云台位置,建立两者对应关系; 第三步,设定采样间隔,定时对内置重力感应器的参数值进行采样; 第四步,依据采样值计算手机当前位置与前一采样时刻位置的变化,包括水平、垂直角度偏移;第五步,将取得的水平、垂直角度偏移值,输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 第六步,云台控制命令生成模块对输入的各时刻手机位置参数进行整合运算,依据远端云台控制协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震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