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664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具备:连接杆(300),其具有多个通孔(310);以及多个叶片(400),其具有凸起部(410),该凸起部(410)由圆柱部(401)和长条部(402)构成,所述通孔(310)在垂直于贯通方向的截面上,具有圆形区域(301)以及在所述圆形区域的某一直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区域(302),所述凸起部(410)穿过所述通孔(310)而结合连接杆(300)与叶片(400)。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解决了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安装后,出风口的连接杆受外力拖拽,脱落下来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
技术介绍
如图1 图6所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中,具备连接杆100与左右叶片 200。连接杆100上具有多个开口 101,叶片200上具有圆柱部201。在叶片200与连接杆 100安装时,将连接杆100的开口 101与叶片200的圆柱部201对齐,沿图1所示箭头方向用力按压,使得连接杆100的开口 101与叶片200的圆柱部201完全卡合。安装到位后,叶片200可相对于连接杆100旋转。连接杆100上的各个开口 101附近,还具有2个对称的限位筋102,其起到限位作用,保证了叶片200转动的范围与最大角度。但是,在这种叶片200与连接杆100的配合方式中,存在如下的问题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安装在顾客家中后,因顾客的误操作,使得出风口处的连接杆100被拖拽。当连接杆100受到的力超过某个临界值时,连接杆100的开口 101处变形,从叶片上松脱下来。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考虑到,如果将连接杆上的开口改为封闭的通孔,使左右叶片插入通孔后旋转至合适位置,从而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具备连接杆,其具有多个通孔;以及多个叶片,其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圆柱部和长条部构成,所述通孔在垂直于贯通方向的截面上,具有圆形区域以及在所述圆形区域的某一直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区域,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通孔而结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叶片。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通孔的所述长条形区域的长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叶片上的所述凸起部的所述长条部的长度,并且所述长条部能够穿过所述长条形区域。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通过以所述圆柱部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所述叶片来达到所述叶片与所述连接杆的最终的安装位置。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圆柱部的外径被设置为小于所述圆形区域的内径,并且所述圆柱部与所述圆形区域牢固嵌合。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长条部至所述圆柱部底面的距离与所述通孔的高度相等。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叶片和所述连接杆由树脂材料构成。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长条部的长边方向与叶片主体所处的平面平行,所述长条形区域的长边方向与所述连接杆的长边方向平行。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通过以所述圆柱部为旋转中心将所述叶片旋转90度来达到所述叶片与所述连接杆的最终的安装位置。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所述连接杆在与所述叶片的所述凸起部的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表面上,具有2处以上、互相对称的限位筋。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具有的优点及有意效果在于(1)连接杆与叶片采用封闭的配合结构,解决了空调器本体安装后,出风口的连接杆受外力拖拽,脱落下来的课题;(2)连接杆开口形状取消,避免因为拖拽而造成开口处白化、变形等。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连接杆100和叶片200的图。图2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连接杆100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叶片200的平面图。图4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连接杆100和叶片200卡合时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连接杆100和叶片200卡合时从图4的箭头A看到的截面图。图6为从图4箭头B方向看到的表示现有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连接杆100的限位筋102的平面图。图7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的立体图。图8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的连接杆300和叶片400 安装到位后的立体图。图9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的连接杆300和叶片400 安装到位后从图8的箭头D看到的截面图。图10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的叶片400的详细构造的平面图。图11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的连接杆300的通孔310 的详细构造的平面图。图12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中连接杆300和叶片400 转向前的示意图。图13为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中连接杆300和叶片400 转向后的示意图。图14为从图8箭头E方向看到的表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 1中连接杆300上的限位筋320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7为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立体图。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具备连接杆300与多个叶片400,例如,如图7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在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设置有2组连接杆300与叶片400的组合,每根连接杆300上连接有5片叶片400,由此,用户可通过调节两根连接杆300的位置,而调节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的出风角度。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根或多根连接杆300,每根连接杆300上也可连接不同数目的叶片400,由此可使用户更加随意地调节出风的角度。如上所述,在以往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中,由于连接杆100上具有开口,如果用户调节连接杆100时用力不当,有可能使连接杆100从叶片200上松脱下来。而本技术所涉及的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1中,连接杆300具有多个通孔310 ;叶片400具有凸起部410,其由圆柱部401和长条部402构成(如图10所示),通孔310在垂直于贯通方向的截面上,具有圆形区域301以及在所述圆形区域301的某一直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区域 302(如图11所示)。通过将多个叶片400的凸起部410插入连接杆300上的多个封闭的通孔310,并且以圆柱部401为旋转中心而旋转一定角度,如图8所示那样将连接杆300与叶片400安装到位,可避免用户因用力不当而将连接杆300拖拽下来。为了使叶片400上的凸起部410能够插入连接杆300上的通孔310,并且插入后不会脱落,优选为通孔310的长条形区域302的长度b (如图11所示)小于叶片400上的凸起部410的长条部402的长度a(如图10所示),并且长条部402能够穿过长条形区域 302。例如,通孔310的长条形区域302的长度b = 6. 9mm,凸起部410的长条部402的长度a = 7mm。并且,优选为叶片400和连接杆300由树脂材料构成,其具有一定的弹性。例如,叶片400采用PP材料,连接杆300采用ABS材料。这样,通过向叶片400的凸起部410 施加一定的力,可使叶片400插入连接杆300的通孔310。当凸起部410的长条部402完全穿过连接杆300的通孔310后,由于长条部402的长度a略大于长条形区域302的长度b, 所以在不刻意施加反向的力的情况下,此时连接杆300不会从叶片400上松脱下来。将叶片400插入连接杆300后,通过以圆柱部401为旋转中心而旋转所述叶片400 来达到叶片400和连接杆300的最终的安装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部402的长边方向与叶片400所处的平面平行,长条形区域302的长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调节器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连接杆,其具有多个通孔;以及多个叶片,其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由圆柱部和长条部构成,所述通孔在垂直于贯通方向的截面上,具有圆形区域以及在所述圆形区域的某一直径方向上延伸的长条形区域,所述凸起部穿过所述通孔而结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叶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本泰明沈卓君柯峰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