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044088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嵌入式空调装置,抑制嵌入式空调装置的高度,并且使热交换效率良好。该嵌入式空调装置具有收容室内热交换器(60)及风扇(55)而构成的单元主体(35),其中,室内热交换器(60)包含平板状的上侧热交换器(71)及下侧热交换器(72),这些热交换器被连接成侧面看时呈く形状,与く形状的顶点即连接部(73)相对而设置有风扇(55)的吹出口(6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于房屋的顶棚部的嵌入式空调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有设置于房屋的顶棚部且在收容热交换器及风扇而构成的单元主体上延伸而设置有吹出管道的嵌入式空调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嵌入式空调装置中,热交换器以平板状形成,并且以与风扇的吹出方向正交的方式大致垂直地纵向配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0-274724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由于平板状的热交换器被纵向配置,因此在想要增大热交换器的容量的情况下,空调装置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增大。特别是,在设置于顶棚部的嵌入式空调装置中,由于设置空间有限,因此希望抑制嵌入式空调装置的高度。另外,通过将平板状的热交换器倾斜地配置,能够抑制嵌入式空调装置的高度,但是仅使热交换器倾斜地配置,导致使风扇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不均一,存在影响热交换效率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设置于房屋的顶棚部的嵌入式空调装置中,抑制嵌入式空调装置的高度,并且使热交换效率良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具有收容热交换器及送风风扇而构成的单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含平板状的上侧热交换部及下侧热交换部,这些热交换部被连接成在侧面看时呈 < 形状,与 < 形状的顶点相对而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在上述构成中,也能够使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的中间点与从所述热交换器的< 形状的顶点的延长线向上方偏离的位置相对,使来自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的风全面地吹送到所述上侧热交换部及所述下侧热交换部。另外,也能够使所述热交换器的 < 形状的开放侧与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相对。另外,也能够使所述热交换器的 < 形状的开放侧朝向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此外,也能够在将所述送风风扇和所述热交换器分开配置而设置的空间内设置有排水泵,使该排水泵配置于所述单元主体内的一侧,并且,使所述热交换器靠近所述单元主体内的另一侧配置,使与所述热交换器连接的制冷剂配管延伸到所述单元主体内的一侧。另外,所述送风风扇也能够为离心送风机。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抑制嵌入式空调装置的高度,并且能够使热交换效率良好。 附图说明图1(A)、(B)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嵌入式空调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2是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单元主体内的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单元主体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单元主体内的结构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单元主体内的结构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30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嵌入式空调装置)35、135单元主体35A 一侧35B 另一侧40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嵌入式空调装置)44制冷剂配管55风扇(送风风扇)60室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68 吹出口71上侧热交换器(上侧热交换部) 72下侧热交换器(下侧热交换部)73连接部( < 形状的顶点)75开放侧M中间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进行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空调装置的嵌入式空调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图I(A)是表示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的侧视图,(B)是表示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的侧视图。图I(A)所示的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 (嵌入式空调装置)及图I(B)所示的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30 (嵌入式空调装置)均悬吊配置于房屋31的顶棚32和天花板33 之间的顶棚空间34内,其结构包括收容室内热交换器60(热交换器)及向室内热交换器 60送风的风扇55 (送风风扇)的单元主体35和从单元主体35向天花板33延伸的吹出管道36。图2是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的立体图。图3是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30的立体图。上述单元主体35的主体壳讨在彼此相对配置成四边框形状的四个侧板38A、38B、 38C、38D的上缘部固定顶板39、在下缘部固定底板46而构成。在单元主体35的主体壳讨的宽度方向的侧板38C、38D上固定有多个吊件41,吊件41被紧固于从房屋31的顶棚32垂下的起吊螺栓42上,将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及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30悬吊于房屋31的顶棚32上。4收容于主体壳M内的室内热交换器60通过制冷剂配管44(参照图幻与未图示的室外机连接。室内热交换器60通过从上述室外机导入的制冷剂的蒸发或凝缩,将被吸入单元主体35内的空气制冷或制热。通常,多条图1所示的上述吹出管道36从单元主体35延伸而设置。各吹出管道 36的一端嵌装于一体设置在主体壳M中与风扇55的送风方向相对的侧板38A上的吹出口 47 (参照图2、图3),在另一端上安装吹出格栅48。该吹出格栅48设置于天花板33的适当位置并在室内侧露出。单元主体35的风扇55将室内空气吸入单元主体35内,并且将该空气向室内热交换器60送风,由室内热交换器6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吹出管道36从吹出格栅48吹出到室内。但是,在图I(B)及图3所示的面板型嵌入式空调装置30中,顶棚面板49嵌装在单元主体35的下部开口。该顶棚面板49在中央位置具有吸入板50,从该吸入板50的吸入口吸入的室内空气被导入单元主体35内。另外,在图KA)及图2所示的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中,在与设置有吹出口 47 的侧板38A相对的侧板(即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的背面侧的侧板38B)上形成有吸入开口 56(参照图4),且在侧板38B上经由例如过滤箱51通常连接有一根吸入管道52。在吸入管道52的天花板33侧的端部嵌装有吸入格栅53,吸入格栅53被设置于天花板33的适当位置。室内空气从吸入格栅53吸入,经吸入管道52被导入单元主体35内。另外,管道型嵌入式空调装置40的单元主体35的上述下部开口由挡风板57封闭。图4是表示单元主体35内的结构的透视图。图5是单元主体35的俯视图,表示拆下了顶板39的状态。图6是表示单元主体35内的结构的侧视图。如图4 图6所示,主体壳64内通过与侧板38B大致平行的隔板61被隔成收容风扇阳的风扇室65和收容室内热交换器60的热交换器室66。另外,如图4所示,在室内热交换器60的一端59A及另一端59B和侧板38A的内面之间,分别设置有将热交换器室66分隔成室内热交换器60的上游侧和下游侧的隔壁20。 热交换器室66的室内热交换器60的下游侧的空间成为由室内热交换器60进行热交换的空气通过的调和空气室21。在分隔形成调和空气室21的各隔壁20及调和空气室21的上表面2IA上粘贴有隔热材料28。在风扇室65内配置有用于收容控制风扇55及本空调装置的控制部等电气安装件的电气装配箱67 (参照图5)。在热交换器室66内设置有接受室内热交换器60的排水的排水盘62 (参照图6) 及将贮存于排水盘62的排水排出到单元主体35的外部的排水泵63。在图4及图5中省略了排水盘62的图示。风扇55由具有多个叶片的筒状的风扇主体55A、收容风扇主体55A的风扇壳55B、 通过向风扇主体55A的轴方向延伸的电动机轴55C使风扇主体55A旋转的风扇电动机55D 构成。在此,风扇55使用作为离心送风机的多叶片式风扇。在隔板61上设置有矩形开口 61A,风扇55的矩形吹出口 68与开口 61A连接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具有收容热交换器及送风风扇而构成的单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含平板状的上侧热交换部及下侧热交换部,这些热交换部被连接成在侧面看时呈く形状,与く形状的顶点相对而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2010.06.30 JP 149401/101.一种嵌入式空调装置,其具有收容热交换器及送风风扇而构成的单元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包含平板状的上侧热交换部及下侧热交换部,这些热交换部被连接成在侧面看时呈 < 形状,与 < 形状的顶点相对而设置有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的中间点与从所述热交换器的 < 形状的顶点的延长线向上方偏离的位置相对,来自所述送风风扇的吹出口的风全面地吹送到所述上侧热交换部及所述下侧热交换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茂木康弘山内淳鎌田重光斋藤真由美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