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852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4米深的冷却水池,在冷却水池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进入冷却设备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中,冷却水池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沉淀池四。化工用水通过间隔板上的过滤口流动,三个过滤口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分别为d1、d2、d3。采用此结构,冷却后的化工用水通过层次性高度的过滤口,使在被回收利用前获得的水更为清澈,也增加了化工用水中药液的积淀效果,达到水循环利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工药液反应后冷却水的回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层次性过滤口设计达到回收效果的冷却水回收沉淀池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化工行业,化工药液的生产反应需要放出大量的热量,通常采用冷却管进行冷却处理,在冷却管内加入冷却水,冷却水经过冷却反应炉,对反应炉降温的过程中使进入的水的自身温度升高。冷却水经过化工反应炉后,会使自身起冷却作用的水中带有一定量的化学药液,降温后的水进行回收利用前需要进行特定的沉淀处理。目前,基本上回收利用水中药液的沉淀处理采用特定的冷却沉淀装置,需要耗费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省资源,采用层次性过滤的冷却水回收沉淀池。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 4米深的冷却水池,在冷却水池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进入冷却设备内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中,所述冷却水池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沉淀池四。为了保证水流按一定方向流入、流出,所述沉淀池一与沉淀池二中间的间隔板上开设有过滤口一 ;所述沉淀池二与沉淀池三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二 ;所述沉淀池三与沉淀池四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三。为了起到水在流动中的药液沉淀效果,所述过滤口一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 dl,dl的范围为1. 6 1. 8米;所述过滤口二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2,d2的范围为 1. 8 2. 0米,所述过滤口三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3,d3的范围为2. 0 2. 2米。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有益效果是冷却后的化工用水通过层次性高度的过滤口,使在被回收利用前获得的水更为清澈,也增加了化工用水中药液的积淀效果,达到水循环利用效果。经济实惠,节约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水池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口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冷却水池 1-1、沉淀池一 1-2、沉淀池二1-3、沉淀池三1-4、沉淀池四 2、水泵机组 3、送水管 4、冷却设备 5-1、过滤口一5-2、过滤口二5-3、过滤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图2所示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4米深的冷却水池1,在冷却水池1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2,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3进入冷却设备4内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1中,最后经由水泵机组2的作用,将冷却沉淀好的水抽回,进行再次的利用。冷却水池1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 1-1、沉淀池二 1-2、沉淀池三1-3、沉淀池四1-4。所述沉淀池一 1-1与沉淀池二 1-2中间的间隔板上开设有过滤口一 5-1 ;所述沉淀池二 1-2与沉淀池三1-3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二 5-2 ; 所述沉淀池三1-3与沉淀池四1-4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三5-3。开设成的三个过滤口,控制水流的流向。图3所示过滤口一 5-1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l,dl的范围为1.6 1.8米; 所述过滤口二 5-2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2,d2的范围为1. 8 2. 0米,所述过滤口三5-3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3,d3的范围为2. 0 2. 2米。三个过滤口从冷却水流进后,按层次性的进行高度递减,保证每一次冷却水中的药液沉淀能达到一定的量,最有流入到沉淀池四1-4中,经过水泵机组2将冷却水抽回进行再利用。如此循环,冷却后的化工用水通过层次性高度的过滤口,使在被回收利用前获得的水更为清澈,也增加了化工用水中药液的积淀效果,达到水循环利用效果。经济实惠,节约能源。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4米深的冷却水池(1),在冷却水池(1)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O),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C3)进入冷却设备(4)内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⑴中,所述冷却水池⑴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1-1)、沉淀池二(1-2)、沉淀池三(1-3)、沉淀池四(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一(1-1)与沉淀池二(1-2)中间的间隔板上开设有过滤口一(5-1);所述沉淀池二(1-2)与沉淀池三 (1-3)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二(5-2);所述沉淀池三(1-3)与沉淀池四(1-4)中间的间隔板开设有过滤口三(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口一(5-1)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l,dl的范围为1. 6 1. 8米;所述过滤口二(5-2)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2,d2的范围为1. 8 2. 0米,所述过滤口三(5-3)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为d3,d3的范围为2. 0 2. 2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4米深的冷却水池,在冷却水池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进入冷却设备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中,冷却水池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沉淀池二、沉淀池三、沉淀池四。化工用水通过间隔板上的过滤口流动,三个过滤口离间隔板上部的垂直距离分别为d1、d2、d3。采用此结构,冷却后的化工用水通过层次性高度的过滤口,使在被回收利用前获得的水更为清澈,也增加了化工用水中药液的积淀效果,达到水循环利用效果。文档编号B01D36/04GK102309891SQ20111009614公开日2012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专利技术者施方浩 申请人: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化工药品反应中水参与反应后的循环利用的化工用水冷却装置之冷却水回收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主体为设置在自然环境中的4米深的冷却水池(1),在冷却水池(1)的一侧设有水泵机组(2),化工用水通过送水管(3)进入冷却设备(4)内冷却后进入到冷却水池(1)中,所述冷却水池(1)被间隔成四个沉淀池,按化工用水从流入到流出的方向分别为:沉淀池一(1-1)、沉淀池二(1-2)、沉淀池三(1-3)、沉淀池四(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方浩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吴赣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